贵州安顺屯堡民俗摄影展于黟县秀里展出,汪华后裔来徽州寻亲了
本帖最后由 休宁汪军 于 2015-10-29 10:03 编辑徽州您好!穿越600年时空酿造的乡愁,我从明朝来!我从贵州安顺来!我为寻亲而来!
安顺屯堡民俗摄影亮相2015中国安徽黄山国际乡村摄影节“我从明朝来”专题摄影展
徽州老乡,我从明朝来,我为寻亲而来!
亲,“我从明朝来”专题摄影展,落地2015中国安徽黄山黟县国际乡村摄影节。安顺展区在“秀里”影视城(武林外传拍摄地)。
内容:屯堡村庄徽派建筑屯堡孃孃大明风情屯堡民俗江淮记忆屯堡乡村农耕乡愁
时间:2015年11月1日至5日
主办:安顺市文联
承办:安顺市摄影家协会安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安顺屯堡民俗摄影展四大亮点
一、作品展示的画面全为实景拍摄,以全面展示安顺屯堡乡村——明代民俗实景博物馆的风采;
二、穿越600年的问候。屯堡小孃孃寄语古徽州老乡!隋唐的汪华后人汪家姑妈要到徽州参加国际乡村摄影展了,图片纪录屯堡离开徽州后在高原生活画镜,在学校的小孃孃用自己的心语传递跨越600多年的问候……
三、参展人员组合本身展示的是一次行为艺术活动。来自安徽的隋唐英雄汪华后人在明代随南征大军进入贵州,现在居住于安顺屯堡,他的后人作为图片故事注解到摄影现场,来自明代服装、语言和图片徽派建筑真实述说——我从明朝来,我为寻亲而来的穿越故事;
四、徽州的老乡,我们没有见面但我们依然是牵挂徽州的老乡,马上要吃新米糍粑了,欢迎您来品尝!据策展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说:屯堡人的祖籍主要来自明代直隶府,家谱记载的家乡是屯堡20几代人的生命记忆,屯堡民俗传达了中国农耕风景在屯堡村庄的固守,对来自明代汉文化保留至今的风景,敬畏的同时传播,保护的同时利用是现实选择,文化在化中,文化在传承与坚守中,屯堡文化今天要守住的不是底线,而是中线。这也是安顺摄影人、安顺民俗专家、来自明代的江淮移民后人跨越600年、跨越千里回归徽州、向故土报告:我从明代来,我为寻亲而来的理由。
我从明朝来 我为寻亲而来——安顺屯堡民俗摄影展絮语
姚晓英凤阳汉装此刻在宏村的摄影图片中向您走来,徽派建筑在云贵高原的大山里真实再现,中元节的河灯在蓝色的河面中徐徐向前……
这是哪里?这是什么时代?这是什么民族的风景?
站在图片前的您,请用微笑向大明时代走进大山的移民图景问好,然后,带着惊喜接受这份固守记忆而圆满回归故乡的礼物——这份礼物酿造的时间是600多年。跟随朱元璋皇帝征战的士兵们听从命令离开江淮远赴他乡。硝烟散去,士兵们在石头世界里种植自己的家园梦想。在大明朝史料中,贵州、屯军记录了一项国策;在今天安顺的旅游风景中,保留了一份名为屯堡文化的奇葩,让来自江淮的民俗在村庄淡定上演!
屯田者居住的地方是屯堡,住在这里的来自江淮的移民从此被称为屯堡人,水边繁华落尽,江淮风情在石头安家。来自安徽歙县的汪华故事从人升华为神,抬汪公的仪式中,家园似乎从未走远;丝头系腰在绿色的田野摇曳,凤阳鞋的花温柔着开放在石头之上,家乡的基因跟随老祖说古如同种子生长在屯堡村庄。
家谱记载的徽州,是安顺屯堡人家永远的心灵故乡。
徽州的门楼和雕花,是安顺屯堡人家移植到贵州的真实乡土——山路上,土地菩萨住的地方可以听见呼唤幸福的声声祈祷,禾苗的生长就是祈祷的证明,更是徽州记忆指引屯堡人家生活的证明。
以祖籍和家谱为纽带,以生命不凡的创造力为支点——屯堡,成就了世界最大民俗实景博物馆,走到贵州、走到安顺,您看见的不仅仅是地球演变中沧海变桑田的奇观,更有来自明代移民凭借记忆保留的汉文化奇葩。
当祭灶糖制作技艺在中原消失;当凤阳鞋在大山中真实呼吸泥土气息;当汪华英雄被屯堡男人们顶礼膜拜于心灵深处;当身着老汉装的婆婆在云山寺庙中唱起佛歌;这真实而奇异的屯堡风景,被摄影记录呈现于您的面前,当您与这样的人文风景相遇,其实您已经实现视觉穿越,因为您看见的是明代乡情与风情,它在明白无误对您说:我从明朝来,我为寻亲而来……
2015年11月于安徽秀里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安顺市文联主席)
{:soso_e179:} 欢迎游子回徽州!欢迎游子回到梦中的老家!:) 欢迎游子回徽州!欢迎游子回到梦中的老家 欢迎游子回徽州!欢迎游子回到梦中的老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