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兔
发表于 2015-10-23 20:15:33
凡是清末、民国时期从湖北应山下江南(江西、安徽较多),派联为:“应学文章华国,永以忠厚传家”的汪氏宗亲及其后裔,请与本支联系。联系电话(汪东章:13886893668,汪永富:13972980210)。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5-11-2 20:48:40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11-9 10:25 编辑
红安族谱诸支祖脉综合考证 http://www.iwangs.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70
汪育龙
发表于 2015-11-3 13:26:45
我支现住宿松,也是源公次子惠公的后裔.tel:17755630123
阳新汪祖华
发表于 2015-11-3 14:28:07
我在乐平圭湖谱上所见的惠公生子二:资公 科公,资公生三子挺秀,挺摸,挺操
汪福文
发表于 2015-11-3 20:58:33
阳新汪祖华 发表于 2015-11-3 14:28
我在乐平圭湖谱上所见的惠公生子二:资公 科公,资公生三子挺秀,挺摸,挺操
看了乐平圭湖谱你没有被颠覆的感觉吗:)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5-11-3 21:00:18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11-4 09:34 编辑
56世57世58世59世60世 生 平 考 略
道安 师全公长子,字元振,亦字成泰。约唐会昌元年丁卯(841)生,咸通四年癸未(863)由刺史于德海奏,补充衙前兵马指挥使,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874)差充婺源镇都虞侯,总戍镇婺源。自歙县慈菰迁居婺源,为婺源始祖。历驻清华、武口、弦高等婺源重镇。续修宗谱。妣吴氏,葬山松前溪下坞。生子三 ── 源、濆、淦。约乾符四年丁酉(877)疾卒,享年三十七岁,葬婺源之北武口山之麓。婺民怀其保镇之恩,立庙于武口思溪,世称彭王庙,誉武口大王,永享年祭,有求即应。宋追封八字平阳王,后又追封威忠德仁圣英烈王。
源 道安公长子,字深叟,生于唐咸通二年辛巳(861),随父总戎婺源,始居还珠里乌水源,因隐不仕,后人誉为愿公。生子四 ── 敏、惠、勤、强,公葬五镇大田寺畔。 其后裔散徙于浮溪、宣城、弋阳、潜山、池州、庐江、凤阳、宁国、太平、休宁、绩溪等地。宋有翰林学士汪藻,元有礼部尚书汪泽民,明有丞相汪广洋、参政汪凤、翰林学士汪俊、国子祭酒汪伟、编修汪佃等,簪缨世济皆其后裔。
敏 源公长子,娶王氏。生子二 ── 程、模。他项不详。 红安老谱载:惠公生子二 ── 程、模。通宗世谱等诸多老谱俱载:惠公立子一 ── 世杰,系强公次子承祧;又载:依世度行八推算,敏公应有两子,但老谱无记。本次考证将程、模二公接于敏公之下,似为甚妥,亦为徽谱弥补了缺憾。
程 敏公长子,字光坦。宋授云阳令。娶叶氏,生子三 ── 志远、志宏、志高。 此始十余世大多为官、且无详记,似有蓄意美化之嫌。虽不尽可信,但也并非必列考证之要义,故只能按旧谱抄录为宜。
志远 程公长子,字宽元。宋宦江右之德安。娶夏氏,生子一 ── 泽大。后裔散居黄州诸县,今有衍居湖北红安、河南新县、河南光山、江西崇仁、江西武宁等地
惠 源公次子,立子一 ── 世杰,系强公次子承祧。他项不详。 红安老谱有关此支记载错误最多,如57世源错成濆、58世惠错成中元、59世世杰错成韶、61世河错成澧、62世承沾错成承治、67世维错成廷筠,本次考证必将一一予以归正。
世杰 惠公立子,生子三 ── 玑、璧、瑾。他项不详。
玑 世杰公长子,字廷光。初补太学士,由婺源大畈迁休宁资村,为资村始祖。娶赵氏,生子三 ── 沣、河、汉。后有分居资村、岩镇、长丰等地。公葬里仁乡狐鼻岭,妣葬交塘。
以上是《红安族谱诸支祖脉综合考证世系谱表》节录,其中一支就是“程 —— 隆五、云宜、明理” 支系,希望此支的所有再分支系都能以此为准,纠正老谱的明显错误。
汪小海
发表于 2015-11-4 20:52:08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11-5 12:16 编辑
各位宗亲:你们好!湖北广水陈巷镇有一支汪姓,目前还不知道是哪个支系。
我知道辈分是:德思汝从,天佑耳宗,本家发达,万事兴隆。
若有相关此支的来龙去脉,或有老谱,请告知一下。谢谢!
汪土亨
发表于 2015-11-8 07:23:10
长富的资料很对我谱.现今很多外迁支难对接上.多有原因.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只有原祖地没外迁的老谱记载才有份量,
腊月兔
发表于 2015-11-8 22:15:33
请长富宗亲把71世泗、泮至80世资料发上来,以供我们学习、采用。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5-11-9 10:43:43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11-9 11:36 编辑
腊月兔 发表于 2015-11-8 22:15
请长富宗亲把71世泗、泮至80世资料发上来,以供我们学习、采用。
有关“隆五、云宜、明理”祖脉的考证,主要是对58世祖资料的更正,后面的部分仍以红安谱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