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福钢 发表于 2015-4-1 22:08:32

寻祖请求

寻祖请求
宗亲:此次信心满怀赴黄山参会,想在老祖宗的出生地,有地址、有堂名,可就是无人知晓。好无奈好失望,
完全构不起去购买整套宗普的欲望。但我心不死,当今网络时代,有那么多高智商的网(汪)友人肉搜也要将他搜到:亲们,原记载地址为:徽州歙县孝悌乡和睦里崇福大社管。堂名,汪氏平阳郡森秀堂现今何处?谢谢拜托了,望知晓者发我邮箱:13901713867@126.com,或短信告知,不胜感激!汪福钢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5-4-1 22:34:03

    唐代,歙县设:明德、平辽、游山、合阳、长乐上、布政、宁泰、长乐下、登龙、仁礼、永昌、长寿、敬爱、宁仁、同德、孝悌16乡,每乡辖5里,共80里。唐大历十四年(779),因章氏二女虎口救母孝行,改合阳乡为孝女乡。南唐保大年间(943—957),舒雅举进士第一,改游山乡为中鹄乡。

    以上是网搜资料,来源于歙县志第一节“历史区划”,唐代以前,歙县行政区划,仅有武疆乡、叶乡(又作华乡)、东阳乡、丰浦乡、安定里等区划名称散见于文献。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5-4-1 22:39:14

    宋代,县西南,永丰乡5里:安业、长清、永杨(后改永扬)、清泰、寒山(后改环山);长寿乡5里:卒城(后改率城)、龙宿、龙还、龙巷、怀德;仁爱乡5里:金山、长沙、富资、宁固、涌泉;宁仁乡5里:修集、神山、临江(后改临溪)、章溪、仁福。县西北,通德乡5里:长春、隐儒、敦孝(后改开黄)、灵泉、丰乐;孝弟(悌)乡5里:永安、玉泉、信行、和睦、万安。元代,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5-4-1 23:03:03

与福钢本家同感!

秋德 发表于 2015-4-1 23:13:50

清 勞逢源《(道光)歙縣志》歙縣志卷一之五    清道光八年刻本歙縣志卷一之五   輿地志   都鄙    隣里鄉黨之名見於周官,相友相助所以敎民睦也。今之都鄙即其遺制,自唐宋以迄於今,舊志已詳其沿革名目,行保甲者可以核户籍之登耗而知所從事矣。唐立十六鄉,每鄉之里五,凡八十里,五代及宋因之。縣東曰明德鄉,厥里五,曰良干、明化、承風、懷金、還城;   東北曰仁禮鄉,厥里五,曰萬安、石干、寕仁、溪頭、永福;      又東北曰登瀛鄉(舊名登龍),厥里五,曰折桂、淸平、化成、宣化、永泰;縣北曰德政鄉(舊名布政),厥里五,曰安化、歸化、成果、連沙、連山;又北曰寕泰鄉,厥里五,曰仁祐、仁愛、寕信、猶風、儒宗;   西北曰通德鄉(舊名同德),厥里五,曰長春、隱儒、開黄(舊名敦孝)、靈泉、豐樂;又西北曰孝悌鄉,厥里五,曰永安、玉泉、信行、和睦、萬安;縣西曰中鵠鄉(舊名遊山,南唐以舒雅進士第一改名)

秋德 发表于 2015-4-1 23:41:55

本帖最后由 秋德 于 2015-4-1 23:46 编辑

秋德 发表于 2015-4-1 23:13
清 勞逢源《(道光)歙縣志》歙縣志卷一之五    清道光八年刻本歙縣志卷一之五   輿地志   都鄙    隣 ...
福钢本家3月29号黄山见面印象深刻,非常敬佩你们一家寻祖的决心和苦衷。特别你父亲86岁高寿老人专程到黄山祭拜越国公,和寻祖。晚辈我十分感动和敬佩。百度里面能找孝悌乡和睦里即是目前管理区,文革时期叫生产大队,祟福大社是现在自然村,相信你如果抽时间到孝悌去找汪姓本家一定能找到。

秋德 发表于 2015-4-3 00:51:38

秋德 发表于 2015-4-1 23:41
福钢本家3月29号黄山见面印象深刻,非常敬佩你们一家寻祖的决心和苦衷。特别你父亲86岁高寿老人专程到黄 ...

徽州古村落:澄塘


  澄塘,古称澄溪、澄潭、承唐,今人书写为澄塘,方言叫“忠”塘、“井”塘。明代属歙县孝悌乡和睦里,清代属歙县十五都,村内有重升、合力两个社。解放初,曾设澄塘乡,辖葛山、水界山、陈村、古塘、盛塘、?塘、山后、吴家塘、宋村、上礼庄等村。合作化以后归属潜口乡,现为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的一个行政村。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澄塘村东南西北分别有石板路通往包塘、?田、宋村、坤沙、潜口等地。村内祠堂、众厅、宫观、寺庙、尼庵、关帝庙、土地庙、私塾等设施应有尽有。当时最兴旺的街道属东三街,店肆栉比。太平军烧杀抢掠后,东三街不存。现在的主要街道原为偏街。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即为澄溪。溪水把村子分成东、西两边,人们习惯地称为东边、西边。小溪南流汇入一口大水塘,称澄塘,村名缘此而起。小溪上有便于两岸往来的小桥,有“一河两岸十三桥”之称。其中三座为石拱券桥,余皆由平直石板搭置而成的便桥。
  
  澄塘原有吴、潘、余三姓,清末又有绩溪胡氏和陈村张姓迁入。吴氏为澄塘大族,集中居住在西边;其他姓氏集中居住在东边。公共建筑有余家厅、潘家厅、花厅、胡家厅、汪家厅及初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吴氏宗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祖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