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44中汪洁获全国历史课堂教学“状元”(图)
<table cellspacing="6"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title_24px"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span class="title_20px">在课改中探索 在探索中成长</span><br />合肥44中汪洁获全国历史课堂教学“状元”(图)<br /><span class="title_20px"></span></td></tr><tr><td class="title_14px" align="center"><hr width="98%" noshade="true" size="1" />http://www.hf365.com 2006年9月14日 00:18 <font color="#336600">江淮晨报</font></td></tr><tr><td class="font18" valign="top"><p class="wtext">引子:2006年7月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举行的“全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中,代表安徽省参赛的合肥市第44中学的汪洁老师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p><p class="wtext">步入合肥44中校园,你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教科研氛围。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中,该校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成为了庐阳区乃至合肥市教育系统的一颗新星。在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中,历史老师汪洁就是其中平凡而又杰出的一位。</p><p class="wtext">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汪洁老师吧:2003年,她撰写的《课堂问题设置浅议》一文在省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同年在庐阳区首届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2005年,录像课《美国南北战争》入选省典型课例,作为新课程改革培训教材在全省发行;同年撰写的《反思是教师成长的生命力》在市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2006年,经过市级选拔,参加了全省初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获一等奖,并代表安徽省参加了7月下旬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举行的全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p><p class="wtext">一连串的成绩,让我们看到的是庐阳区第二届骨干教师汪洁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并成长的脚印。</p><p class="wtext">走进新课程,感受新课改</p><p class="wtext">2002年,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启动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行为、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在老师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汪洁和其他老师一道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吮吸着营养,积极投身到了这一场课改浪潮中。</p><p class="wtext">汪洁老师开始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她的成长始于一次失败的经历。那是一次校级公开课,上的是《秦王扫六合》。尽管事前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准备工作,但最后的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课后政史教研组就她的这节课展开了研讨,一位老师的点评醍醐灌顶:“你最大的问题在于你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如展示学生制作的货币模型时,刚一出示,你便说:‘他(她)做得太小了,请看我做的是不是更好一些?’”原来是这样!新课改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的构建与实现。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情感,不细致地注意和体会学生的情感和变化的老师,又怎么能营造自由而又宽松的讨论氛围呢?又怎么能让学生的手敢于也愿意举起来呢?</p><p class="wtext">针对同组老师们的意见,汪老师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全班的学生都动起来,展示其自信的魅力呢?有的老师拿来了《新课标解读》,有的老师主动邀请汪洁老师去听听她的课……汪老师认真地研习新课改的书籍、理论,开阔视野,寻求解决办法;在观摩同行的研讨课时积极思考,汲取营养,尝试着将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引入课堂,并着重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下功夫,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其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wtext">经过两年的实践,她把自己的体会以具体案例的形式整理成《课堂问题设置浅议》一文,该篇文章在安徽省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同年她参加了庐阳区首届课堂教学评比,并荣获一等奖。</p><p class="wtext">从汪洁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可看出如今的44中的教师已从被动教研向主动教研转变,从过去怕领导听、评课到如今主动邀请领导听、评课,从孤单奋战的个人钻研到主动寻找同伴互助,从盲目接受式到如今学术争论式,老师更具反思力。教师的讲课水平与教学基本功有了迅速提高。</p><p class="wtext">专家引领,专业成长</p><p class="wtext">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44中的老师们也在逐渐地成长。汪老师作为其中一员,她真正地脱胎换骨要从一次很难得的参加省典型课例评比的经历说起。当时汪老师选择的课题是《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如何跳出传统教学的窠臼?如何生动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的是产生对较为久远的历史的认同感?这一直是她在新课程改革中所探求解决的问题。</p><p class="wtext">正在她苦苦思索之时,学校请来了市教研室周瑞霞老师和庐阳区各兄弟学校的骨干教师们。他们把汪老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周老师和其他老师的一席话点拨了汪洁:“能否采取战地报道的形式?”对,没有什么比“亲历”历史更容易走近(进)历史的了?她想起了很喜欢看的央视《国际观察》栏目,专家评析、战地记者报道、现场连线等……使观众既有现场感,又可以通过专家点评了解局势的变幻,以及在战争背后对战争胜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于是,汪老师茅塞顿开,设计了“直击美国南北战争”——央视《国际观察》特别节目,把“美国南北战争”作为节目资源,指导学生自己做主持人、专家、战地记者,自己查阅资料,根据战况的演变撰写解说词,自己作为战争的“亲历者”来走近战争,更深入地了解在风云变幻的战争局势后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对历史产生最大程度的认同感。非常新颖的教学设计打动了评委,她顺利地通过第一关,进入课堂实录。</p><p class="wtext">课堂实录是对一个教师全面素养的检验,她三改其课,力求每一环节的设置时间分配合理,教学各环节之间自然衔接,不露痕迹地突破教学难点,尤其注意语言的精练,尽量做到“加之一句则多,少之一句则少”。拍摄时一气呵成,课堂始终呈现一种比较饱满的气氛。最终课例顺利通过,作为新课程改革培训教材在全省发行。</p><p class="wtext">孜孜以求,不懈探索</p><p class="wtext">汪洁老师家住得远,孩子小,本身体质就弱,这几年又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但在教学上她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2006年4月下旬,市里组织选拔赛,从知道课题到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只有短短两天,经过无生上课和说课两个环节,她击败十几位对手,代表合肥市参加全省初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p><p class="wtext">省级比赛5月份在芜湖进行,参赛者来自全省17个地市,共有36名选手,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写好讲课稿,制作精良课件,她几乎是通宵未眠,结果顶住了压力,发挥较好,闯入了第二关。第二关是有生上课。下午抽课题,第二天上午第二节上课。时间非常紧。在同去的汪晓军、夏峰老师的一番鼓励下,她调整了心态,放松了心情,灵感也似乎迸现了。</p><p class="wtext">该节课课堂效果真的不错,汪老师也因此作为安徽省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比赛。</p><p class="wtext">参加全国比赛,多么令人激动,又多么令人畏惧。44中校领导的理念:学校给的就是舞台——不让演员上舞台能培养出好演员吗?面对校领导的支持,此时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汪老师自己,怎么样摆脱在原先教学设计上的窠臼?44中政史组的老师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讨,大家形成了共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基于学生的就是最好的。</p><p class="wtext">同组老师的话语使汪老师斗志昂扬。7月16日至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举行的全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中,面对来自全国的精英,她终于不负众望,荣获全国一等奖。</p><p class="wtext">当一名教师最大的幸事就是付出后总有回报。汪洁老师付出的是时间、是汗水,她也因此换来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在四十四中的网站上,学生留言道:“汪老师,最令我尊敬的、令我佩服的老师”。</p><p class="wtext">看看汪洁老师成长过程,我们悟到:正是教学教研使44中大量的老师从一个个经验型的教书匠,向学者型、专家型的研究者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并从中提炼出他们自己的个人风格。展望未来,相信在44中这块沃土上,像汪洁老师一样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实践与探索的老师们必将能得到他们所渴望的硕果累累,44中像汪洁这样的专家型教师必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p><p class="wtext">足音是最美的声音,行动是最美的状态! </p><table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span style="FLOAT: none"><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