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龙诗再打油
本帖最后由 汪友国江苏 于 2014-9-12 17:36 编辑原诗下贴,接龙一首:
踏上长城是好汉,
行途难免有险滩。
若遇小劫便推诿,
他日聚义怎舒展?
数典本自出一脉,
何必为些鸡毛烦
把酒切忌煮豆诗
相亲友爱笑声谈。
再打油:踏上长城是好汉,擦擦头上都是汗,
转身向着城下看,四个小伙在掼蛋,
为逮一个王八蛋,个个皆穿薄衣衫,
脸红脖粗在征战,头破血流不欢散,
公安被他引出关,一团乌烟罩祭坛。
人生短短几个秋,也许要经几多坎,
些许小事便开战,何能看到前面山,
推心置腹想得开,给点阳光就灿烂。
本帖最后由 汪友国江苏 于 2014-9-12 16:57 编辑
呵呵,皆为掼蛋,蛋疼所致。 本帖最后由 固始汪德进 于 2014-9-12 20:03 编辑
此诗可用固始方言‘俏巴’,就是‘好’的意思来概括。也请到‘固始汪氏文化研究会’版块一下。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4-9-12 16:58
此诗可用固始方言‘俏巴’,就是‘好’的意思来概括。
:):handshake 找出原诗,粘贴留记,以备下次查找。
wangwei33 再和德进宗家
事在经过不言难
谁家都有柴米烦
你我相亲更相爱
宗族一脉连河山
有刊有网我汪家
无忌无争和发展
一手携得众家亲
踏上长城是好汉 本帖最后由 汪中岗 于 2014-9-13 10:58 编辑
我是突然想起了父辈们告诉我的一个故事:两邻居因修墙发生口角,其中有一家写信告诉在京为官的儿子。儿子回信是:一封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本帖最后由 固始汪德进 于 2014-9-13 11:25 编辑
汪中岗 发表于 2014-9-13 10:56
我是突然想起了父辈们告诉我的一个故事:两邻居因修墙发生口角,其中有一家写信告诉在京为官的儿子。儿子回 ...
此诗第一句好象是;千里修书为一墙,此故亊发生在河南新蔡县。当时两家互不相让,最后收到京中回信便把界墙往内移了三尺,对方在此感召下也往内移了三尺。原本二尺多宽的单人小巷,因此加宽许多,方便了路人,于是此巷便被冠名为 仁义巷。 本帖最后由 汪中岗 于 2014-9-13 12:38 编辑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4-9-13 11:21
此诗第一句好象是;千里修书为一墙,此故亊发生在河南新蔡县。当时两家互不相让,最后收到京中回 ...
谢谢本家指点!记忆中是“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有何妨”,由于后面有句“万里长城今犹在”,有位长者告诉我:绝句最好不要重字。我觉得这四句好像是绝句。刚查了一下:一纸修书只为墙。此故亊发生在河南新蔡县,我真的不知道!再次谢谢本家指点! 本帖最后由 机器人 于 2014-9-13 17:36 编辑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4-9-13 11:21
此诗第一句好象是;千里修书为一墙,此故亊发生在河南新蔡县。当时两家互不相让,最后收到京中回 ...
此故事发生在安徽省桐城市,已经改编成了黄梅戏《六尺巷》。 机器人 发表于 2014-9-13 17:08
此故事发生在安徽省桐城市,已经改变成黄梅戏《六尺巷》。
谢谢本家回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