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 发表于 2014-7-3 14:53:38

汪由敦介绍

汪由敦,原名汪良金,字师茗,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汪品佳(字改亭)之子,汪恒然之孙。康熙二十一年(1692)生在常州一位亦贾亦儒的徽商之家,卒于乾隆二十三年 (1758),年六十七岁。史料介绍,明代中期,汪由敦的先祖从徽州婺源迁休宁,以上溪口(也叫双溪,即现在的休宁县溪口镇。这里居住的汪姓,多为开国公汪铁佛的后裔)为居里。因其父客游常州,续娶龚氏,生长子良金(即由敦)、次子贡金、三子鼎金,四子元芝及一女而逗留常州。汪由敦从小颖异绝伦,5岁便拜师读书,8岁时,其父每诵以前代世系年号,他就能复述。十岁时(1702年),汪由敦回到原籍安徽休宁溪口生活并参加乡试。第一次参考没通过,因祖父托梦给其父亲,说“良金”的名字不妥,逐改名为“由敦”。改名后的汪由敦,参加了第二次考试,果然名列前茅。19岁那年,又因父亲客游钱塘而循例以商籍就试,受知于督学吴垣甫(河南人),补博士弟子。后入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每次都要去召试浙江诸生,拔擢人才的敷文书院当老师。24岁那年,由该院张寻欢院长推荐,得到了浙江巡抚徐元梦赏识。徐元梦晋升为工部尚书时,被以国子监生偕入京都,于是开始了他既无文凭、又无职称但已经在仕途上初露锋芒的生活。雍正二年即1724年,32岁的汪由敦在京城连试高中,以殿试二甲第一名(即传胪)被钦赐进士出身。因汪由敦才华横溢,又擅长文学经史论,被召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称庶吉士)。后因遭父丧,以纂修明史,命在馆守制;丧终,三迁内阁学士,成绩优良,任职京官,继续充当明史馆纂修官。文章典重有体,以才学著称,直上书房。乾隆二年左授侍读学士,累迁工部尚书,调刑部,兼署左都御史。乾隆十一年,命在军机处行走。十四年,金川平,加封太子少师,同年被授予协办大学士,共在朝廷为官36年,深的皇帝器重。其实,汪由敦在官场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复任工部尚书时,因用人不当,“吏议夺职”,降为侍郎。后因治水有功,乾隆十七年复授工部尚书。乾隆十九年加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二十年,准噶尔平,军机大臣得议叙。二十一年,调工部尚书。二十二年授吏部尚书。二十三年卒时,皇帝亲临祭奠,赠太子太师,谥文端。汪由敦原配查氏、继配邵氏,生三子一女,长子汪承沆、次子汪承霈(官至兵部尚书)、三子汪承均。女儿嫁与在京城任职的歙人吴恩诏。

汪中岗 发表于 2014-7-3 15:18:33

汪由敦从小颖异绝伦,共在朝廷为官36年,深的皇帝器重。
收藏了,谢谢!

白桦 发表于 2014-7-3 16:56:20

      汪氏名人汪由敦大人虽然官海沉浮一生,对皇帝可谓是一片忠心,也有人说是其父汪青城,不知族谱上究竟是不是?{:soso_e112:}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4-7-3 20:12:22

学习了。

xajc99 发表于 2014-7-3 22:56:21

本帖最后由 xajc99 于 2014-7-4 06:59 编辑

史料介绍,明代中期,汪由敦的先祖从徽州婺源迁休宁,      XXXX这是哪里抄来的?

休宁旌城汪氏起祖是唐开成间从婺源凤亭里迁居休宁旌城村的。宋末七十世槱、薰始迁溪口村。

汪佐庭之后 发表于 2014-8-1 01:26:54

白桦 发表于 2014-7-3 16:56
汪氏名人汪由敦大人虽然官海沉浮一生,对皇帝可谓是一片忠心,也有人说是其父汪青城,不知族谱上究竟 ...

我要是找到族谱我就能告诉你汪由敦的父亲是谁。

xajc99 发表于 2014-8-1 10:51:25

汪品佳(1660—1728),字清臣,号青城,生于顺治十七年庚子五月十八日未时,终雍正六年戊申八月初九日申时,享年六十有九。前妣同邑朱嘉祚公女。先妣毗陵龚云杨公女,生子四,由敦、贡金(出嗣伯父)、鼎金、元芝,女二。以子由敦累赠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工部尚书。汪氏八十四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由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