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三百七十九,孝友五
于岐汪太翁为休宁西城人,生子八,长日众,次日旦,次灏,四日晟,五日旻,六晨,七日昂,八日昇。康熙丙辰(1676年)父年六十有六,患血证,医无效,危笃,时两长君远服贾,诸弟幼,灏十六,中夜祷於天,刲股和药进,血止己,霍然加健。越四年,足患疮多年矣,发之痛,晨以兄能疗父为割左股,炼末敷之,愈。又四载,灏食饩授徒於乡,父血证又作,晨侍疾再割右臂进,又愈。甲子(1684年)春,诸兄、四、七弟皆糊口他方,晨亦负米在外,父疾大作,灏再割右臂以进,弗瘳,欲割肝,母觉,夺刀泣守之,父遂卒。......................赵士麟撰 “汪元度,字涵之,汪灏之父。先徽人,父大成徙临清,因家焉”,元度子汪灏入临清州学,在康熙年间考中进士;
山东运河流域的徽商亦不例外,他们中有不少人加入当地商籍或民籍,临清的徽商子弟汪灏就是在其加入临清籍后入州学为庠生,然后在顺治至康熙年间,“丁未食饩,戊午乡试,乙丑登陆肯堂榜,成进士”⑧,累官至河南巡抚兼河道总督、都察院右都御史,晚年返临清居住。他在为临清文庙尊经阁撰写《重建尊经阁记》时,自署“州人”,早已以临清人自居⑨。
⑧民国《临清县志》艺文·传记《汪畏庵遗命碑记》。
⑨民国《临清县志》艺文·传记《重建尊经阁记》。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徽商》王云,载《安徽史学》2004/03 汪元度妻程氏
按临清州志程氏汪元度妻年十五适汪事姑
尽孝度早亡茄蘖守贞勤织抚二孤成立年
七十余州守旌之 《汪畏庵遗命碑记》记载汪元度生子二,长汪溥,次汪灏。汪灏生于顺治乙酉五月望后一日(1645年五月十六日),妻任氏,子一,育藩。汪育潘妻项氏,子二,桓、抡。 汪锡修,“其先歙人,迁家于临清,六传而至锡修。”⑤明清之际兵祸连年,汪锡修尚在冲龄,父母双亡,被舅氏收养,而胞叔及从兄谋窃卖锡修家的房宅,未果而反目,控告于官,孤幼的汪锡修被迫逃到济南,拮据成人,后入国学,得官职,家渐饶。这个载入临清州志的真实故事说明汪姓徽州人已六世居临清,支脉繁延,产生了各房间乘人之危争夺遗产的现象。
由此可以断定,历城汪长龄(汪锡修是其曾祖)、汪镛(探花,长龄弟弟)家族与临清汪灏(汪元度是其父)家族是迁临清共祖。
从休宁汪晋征的诗中基本断定汪灏是汪氏八十三世。待深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