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3-11-21 20:12:07

石台县来田汪氏宗祠

          石台县来田村村民自发捐资15万元维修文物安徽省文物局 时间:2011-04-28
      
汪氏宗祠位于石台县小河镇来田村中村组,坐南朝北,始建于明代,太平天国时期被焚,直到清末民初时期得以修复。宗祠分前、中、后进三部分,呈“凸”字形,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将其登记,列为文物保护对象。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受损严重,若不修缮,后果不堪设想。来田村发动当地村民捐资15万元,抢修风雨飘摇中的祠堂,5月份可完成整修任务,全面恢复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这次来田汪氏村民集资15余万元对宗祠进行重修,十分注重选料,木料选用价格较高、木质坚硬、耐腐抗蚁的栗树,砖瓦使用古时通用的青砖老瓦。这次重修按照族谱上对祠堂的描述,力图恢复汪氏宗祠的历史原貌,本着“修旧如旧的”的原则,实行恢复性重修。汪氏族人还成立了“汪氏宗祠保护组织”,以加强文物的保护。
    来田汪氏族人能够如此大规模的重修宗祠,反映了近年来当地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明显的提高;反映出近年来该县文化文物工作的深入细致,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文物普查开始后,经过文物管理所上山下乡的调查活动和宣传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该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有了显著增强,保护文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政府指导、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开创文物保护的新局面。所以汪氏宗祠保护组织的负责人认为,宗祠已经不单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更是有着悠久历史和高超技艺的古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矗立着,它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华丽瑰宝。村民们也认为祠堂虽是他们祖先修建的,但它更是属于国家的资产,自己有义务保护好文物,要让这幢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谐价值的宗祠发挥作用。   (石台县文物管理所 舒仁德)

汪双杰 发表于 2013-11-22 10:06:26

值得学习!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3-11-23 08:03:11

引用第1楼汪双杰于2013-11-22 10:06发表的 :
值得学习!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19630716 发表于 2013-11-23 10:50:05

请问来田汪是否为73代必华公后代。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3-11-23 14:49:12

回 3楼(19630716) 的帖子

本家好,文章来自网络。希望各位本家提供祥情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4-2-26 22:43:10

石台来田  其实是石台 赉        田 字辈   自之必以正,其然世大昌,文渊思懋德,奕叶绍龙光。

http://www.iwangs.com/bbs/p_w_upload/thumb/Mon_0908/25_4_14b2acb02d0c84a.jpg
http://www.iwangs.com/bbs/p_w_upload/thumb/Mon_0908/25_4_7c00e5359569208.jpg
http://www.iwangs.com/bbs/p_w_upload/thumb/Mon_0908/25_4_0169548b9e3ca48.jpg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4-2-26 23:31:48

http://www.iwangs.com/bbs/p_w_upload/thumb/Mon_0906/25_4_294f87a23fa9f18.jpg
http://www.iwangs.com/bbs/p_w_upload/thumb/Mon_0906/25_4_7f097ee9702e69c.jpg

19630716 发表于 2014-3-4 13:03:27

回 6楼(汪乐志祥) 的帖子

本家好!
   请问可有英十五公的相关资料,谢谢!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4-3-4 19:02:49

回 7楼(19630716) 的帖子

本家好  石台 赉        田就 是英十五公的后裔     这就汪氏通宗世谱关于石台 赉        田汪家人的记载。   英十五公的相关资料在石台 赉        田现在的宗谱有记载

19630716 发表于 2014-3-24 19:15:42

本家好!我于3.22日在石台县来田汪家,有幸见到长富本家。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石台县来田汪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