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应当讲究质量
今天家网上发了回帖少的文字,不少人跟帖参加讨论。从跟帖讨论内容看,主要说两点,一是在线人员少,二是看后回复少。余以为除因忙碌外,有些帖子可读性差,没有深度,应当是原因之一。作为家网可否设定若干栏目,特邀一些通讯员,有针对性的约一些稿件或者视频,定期推出;还可以指定某宗亲会或者文化研究会供一些稿件,经审查后发表。现在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是续修“通谱”。建议以此为中心,请亮翁、兴吾、长富等本家撰写一些关于谱牒知识的文章,例如名词解释、谱海史话、名人轶事、先祖功绩、修谱精英、护谱事迹、家规家训、家谱知识和各地续修情况通报等等内容,对本家们进行有关宗谱教育;再如本人看了汪氏字辈,但光有字辈没有世,如果能把某字辈属多少世注上,应当有利有些宗亲寻根认祖。简言之,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可读性。以上是今日看帖的感想,亦算回帖。 说得很好,很有建设性。把网站管理参照期刊管理方法上来考虑,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说得很好. 引用楼主汪固文于2013-10-17 20:20发表的 发帖应当讲究质量 :
今天家网上发了回帖少的文字,不少人跟帖参加讨论。从跟帖讨论内容看,主要说两点,一是在线人员少,二是看后回复少。余以为除因忙碌外,有些帖子可读性差,没有深度,应当是原因之一。作为家网可否设定若干栏目,特邀一些通讯员,有针对性的约一些稿件或者视频,定期推出;还可以指定某宗亲会或者文化研究会供一些稿件,经审查后发表。现在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是续修“通谱”。建议以此为中心,请亮翁、兴吾、长富等本家撰写一些关于谱牒知识的文章,例如名词解释、谱海史话、名人轶事、先祖功绩、修谱精英、护谱事迹、家规家训、家谱知识和各地续修情况通报等等内容,对本家们进行有关宗谱教育;再如本人看了汪氏字辈,但光有字辈没有世,如果能把某字辈属多少世注上,应当有利有些宗亲寻根认祖。简言之,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可读性。
以上是今日看帖的感想,亦算回帖。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仔细阅读了固文本家的帖子,同意标题和结尾的观点:发帖应当讲究质量;简言之,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可读性。1、汪氏人才辈出,精英荟萃,有大部分根本不知道家网的存在,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非常必要的(我成功地引荐612人进入网站,就是一个例子;如果网站的每个本家都能荐人进入家网,那么家网的人气将是非常可观的)。2、一篇好的帖子,除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外,还要具有时效性(就是具有新闻价值),这样才能吸人眼球,增加点击率和回帖率,增加网站的人气。3、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家网才能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 期待家网多出现一些好的帖子和精华帖,为一些还不是很懂汪华文化的宗亲能指引迷津,为寻宗问组提供帮助。 首先是支持楼主的观点!另外再联想一下,当别人发主题帖,尤其是中长篇的帖子,那可都是辛苦劳动的结晶哬!所以,在看了别人的主题帖后给予回帖,也是一种礼尚往来的风格体現。
为此,建议宗亲们多发内容丰富,有一定价值的主题帖,让咱们的家网,更进一步的红火起来! 楼主我们小学没毕业斗大字不识一升,只能看你们发贴多找一些专家教授发帖就是那?
回 6楼(汪氏越开展馆) 的帖子
道生本家谦虚识字不足一升,其实您为汪氏家族作了很多的贡献,那都是有目共睹地。试想;那些已上家网的人,若都能像 洪能 版主那样,一人引来数百人,大家又能多发些髙质量的主题帖,而每逢看罢他人的帖子后,又能主动热情的跟帖回复,该多好哇。在如此;相互激励的良性循环下,我们的家网一定会进一步火起来!家网,是天下汪姓人的网站,我们每个汪姓人都应有责仼和义务来维护她。请大家快点行动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