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笃辉 发表于 2013-7-27 21:32:28

湖南汪氏名人

汪立诚
字修辞,明衡阳人。嘉靖间以学行冠其乡。晚号还初道人。
《菜根谈》

汪汝川
明澧州人。
《桑榆稿》
《竹城留律》

汪楫
明桂阳州人。
《是坡草》

汪广
清桂阳州人。
《桂阳州志》,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董之辅修,徐佐、汪广、刘大铉、陈玉前纂。

汪大宗
字远湄,清益阳人。
《过庭录》,金德嘉序:汪孝廉远湄偕予庚子乡举,言呐呐然,不能出口。予知其君子人也。予八上公车始举于礼部,而汪子竟以公车老矣。汪子内行醇笃,学有所本,及身没而言传,又岂以生平之显晦论哉。

汪公诠
字审言,清益阳人。
《九山诗集》

汪尚友
字希三,号益斋,清靖州人。举人,领截取知县衔。
《浮桥碑记》
《道光续修靖州志》十二卷,清道光十七年(1837)觉罗隆恩修,汪尚友纂。

汪忠廉
又名汪大彬。字得中。清衡阳人。
《德卿诗钞》一卷,清咸丰五年(1855)衡州馀庆堂刻本。

汪秉乾
清东安人。
《东安县志》,清康熙七年(1668)李逢时修,汪秉乾纂。

汪炳璈(?—1879)
原名咏霓,字仙谱,宁乡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补安顺府,调遵义,又署大定、镇远、铜仁。
《筍香楼集》

汪浩
字二至,武陵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人,任江山知县,迁户部主事,转工部,晋陕西监察御史,终工部屯田郎中。
《东澜文稿》
《江山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汪浩修,宋俊、柴目挺纂,清康熙五十二年(1787)刻本。

汪晋勋
清宁乡人,进士,任沅州府教授。
《如登堂稿引之集》四卷,清光绪宁乡汪氏家祠刻本。

汪恕
号敬庵,清祁阳人。嘉庆十八年(1817)拔贡,咸丰元年(1851)任安仁县教谕。
《敬庵诗草》

汪鉴
号莹轩,醴陵人,清布衣。
《驱饥小草》

汪漱玉
女,字碧泉,清衡山人,罗乔年室。
《绣馀诗草》

汪德植
字诚之,临澧人,曾官靖县、安乡、沅陵知事。
《莱园诗集》二卷,1924年澧县富湘石印局石印本。
《莱园文集》二卷,1924年铅印本。
《花林小志》一卷,1924年铅印本。

汪濂
字昆山,长沙县学生。
《乐陶书屋诗草》,未刊。

汪龙文
慈利人。
《读春秋随笔》八卷

汪先弼
字计人,临澧人。
《善志堂文集》二卷,1914年长沙铅印本。

汪诒书(1867—1940)
字颂年,晚号闲止老人,长沙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翰林。历官广西学政,江西、山西提学使,兼署山西布政使。
《风雨庐稿》
《闲止老人遗著》,民国汪孟莱抄本,藏湖南图书馆。
《汪诒书乡试卷》,清光绪十四年(1888)刻本。

汪孟莱(1875—1956)
名恩至,以字行,号藏一老人,长沙人。汪诒书侄。善书法,尤工小楷。
《汪孟莱手书前人诗句》,抄本,藏湖南图书馆。

汪浩
澧县人。
《一年来之长沙市政》(编),1947年长沙市政府铅印本。
《收复匪区之土地问题》,1935年南京正中书局出版。
《湖南省第四次扩大行政会议地政工作报告》,1942年印本。

汪莉秋
衡山人。
《伤寒家秘》,有抄本传世。


原名蔚,字啸霞,长沙人,善摹印,工刻碑板。
《寿石山房印集》,钤印本。

转载过来的。。。。。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3-7-28 09:33:56

摘录下来不易.本家辛苦了?

汪洪能 发表于 2013-8-10 00:40:06

汪波1906-1966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 湖南安乡 国民党 整编第八军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少将师长
汪祥吉1904-            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 湖南衡阳 国民党 少将
汪毅夫1903-1932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湖南临泮 共产党 湘鄂西红军第三军组织部长

汪洪能 发表于 2013-8-10 00:49:26

Re:湖南汪氏名人——纺织专家汪孚礼

汪孚礼,纺织技术专家。毕生从事纺织技术管理革新,善于革新,推翻封建工头制,建立技术人员责任制。他深入一大批纺织企业调查研究,促成纺织业与金融业的相互合作。他曾参与设计制造新农式小型纺纱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一定作用。
汪孚礼,名康,又名树磬,湖南沅江新塘口人。1907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堂,后任小学教师3年。当时他目睹洋布大量进口,充斥市场,戚然忧之,决心为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而奋斗。1912年他自费东渡日本,次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攻读纺织专业,被补为留日官费生,并入福田明治纺绩会社实习。
1919年汪孚礼学成回国,任上海恒丰纺织新局技师,两年后被新建的大中华纱厂聘为总工程师。在职期间,他积极推行科学管理制度,实施标准工作法,产质量不断提高,16英支纱每锭日产量由362.9克(0.8磅)增加到557.9克(1.23磅),大中华被誉为纺织业模范厂,汪孚礼的技术造诣与敬业精神也为纺织界所赞赏。
1923年汪孚礼因母丧返回湖南,省教育厅坚留他主持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教务。在他的亲自授业与严格要求下,带出不少后来颇有名望的纺织技术骨干。
1925年他受申新纺织公司总经理荣宗敬之聘,出任无锡申新第三纺织厂总工程师。该厂的生产技术原由外籍人任顾问,厂内大小工头把持管理,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管理混乱,广大工人饱受欺凌压榨。汪孚礼进厂后,坚持启用学校出身的技术人员,因此受到封建工头势力的诽谤与暴力排挤。后经厂方调停,几经商谈,终于将技术人员责任制坚持下来,逐步走上正轨。从此,这一管理制度被许多纱厂陆续采用实行。
汪孚礼随后调任上海申新第二纺织厂厂长,并任恒大纱厂协理。此后,汪又为许多纱厂延聘,任鼎新、大通、永安、大生、豫丰、豫康、中一、广益、仁丰、雍裕、晋华等多家厂商顾问,充分反映出当时纺织界对汪孚礼的信赖与推崇。
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在技术管理中努力实践的基础上,汪孚礼在20年代与30年代发表大量文章,探讨技术理论,总结技术心得,揭露管理弊端,提出革新倡议,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重视与热烈欢迎。
1934年,汪孚礼受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之聘,任技术专员。次年,又由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聘为业务稽核,并任中国棉业公司副总经理兼纺织部经理。汪以银行业务稽核及纺织技术专家身份,先后深入各地许多纺织厂考察,写出调查报告,以克服纺织业的不景气状况。
汪孚礼在从事纺织工商事业的同时,还热心参加纺织学术活动。他是1930年创建的中国纺织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学会第一至第六届执行委员及第八届理事,多次在学会作学术报告,积极在学会刊物上发表文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汪孚礼工作过及有过工作关系的许多纺织厂,或是受到严重毁损,或是沦入日本侵略军手中,如无锡申新三厂遭轰炸与抢掠,损失惨重。汪孚礼由此抑郁成疾,体力日渐衰弱。当时,他与一些知名的纺织技术人士创办新友铁工厂,由他任董事长。为了支援抗日战争,克服生产困难,他与有关技术专家反复研究设计,由新友铁工厂制造出新农式小型纺纱机,以适应大后方及沦陷区农村发展纺织生产,缓解纱布供应。
由于积劳与忧抑,汪孚礼罹病不起,于1940年12月2日在上海逝世。

汪洪能 发表于 2013-8-10 01:05:34

章士钊撰文、沈尹默行书的《汪孚礼别传》

汪大雷 发表于 2013-10-11 23:30:55

汪泽楷湖南醴陵人世系曾留法勤工儉学,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曾任浙江省组织部长,湖北省组
织部长.中共江西省委书記.是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入团介绍人.[后转为共产党,]
在革命纪念地三湾纪念馆有他的介绍.

汪仕选 发表于 2014-4-12 21:23:29

汪广
清桂阳州人。
《桂阳州志》,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董之辅修,徐佐、汪广、刘大铉、陈玉前纂。

本家此汪广是哪里人,可有其生平世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汪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