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林 发表于 2013-7-3 16:22:01

提醒本家,达公支系的堂号多到无所适从,很早就是某一代分居三堂,立堂号的依据在传略里很难找哦,不过在后期,大概明末清初比较好找了,希望有“燕诒堂”的本家可以交流(尚田或富堨)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3-7-3 17:01:19

回 20楼(汪志林) 的帖子

谢谢总版主!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3-7-21 22:37:00

回 20楼(汪志林) 的帖子

志林本家您好?
      听说您也出自达公派,为此特请您继续为我们提供帮助,此礼!

123456789wdq 发表于 2013-8-28 10:45:54

Re:Re:回 楼主(固始汪德进) 的帖子

引用第4楼汪永启于2013-07-02 13:29发表的 Re:回 楼主(固始汪德进) 的帖子 :
精神可嘉!
继续努力!
 德进本家好样的!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德进本家以上几条分析推理很仔细,合情合理,我认为应该可以衔接。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3-8-28 12:14:22

龙潭集当时可能是属于凤阳府霍丘邑西乡 。

巧家汪金华 发表于 2013-9-25 08:36:00

精神可嘉!
继续努力!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3-9-25 20:16:22

回 25楼(巧家汪金华) 的帖子

为了本族寻根尽力,那是应该的呀,谢谢金华本家的关注。

子苇 发表于 2018-2-23 19:54:22

或许正尚公未婚外迁,北迁后婚生,其后终身未归尚田,这就能解释谱无溟公之说。
那时的外迁,多为青年,中年后拖家带口者少。溟公的第四子朔,传迁永城,谱未载妻子儿女,而前前三子勋公咯公和韬公皆有所载。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9-2-25 10:03:02

子苇 发表于 2018-2-23 19:54
或许正尚公未婚外迁,北迁后婚生,其后终身未归尚田,这就能解释谱无溟公之说。
那时的外迁,多为青年,中 ...

对照我们支系的老谱.会长此番解释很合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寻根问祖見端倪,从严考证尚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