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不易,存谱更难。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0 编辑淮南洛河支系代表汪长墀在首届《中华汪氏通宗世谱》修编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宗亲;
你们好!我能参加今天的首届《中华汪氏通宗世谱》修编研讨会,感到非常荣幸,我和传海是带着我淮南洛河汪氏一千多名汪氏父老、兄弟和姑娘媳妇的希望和嘱托而来,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编修是一项伟大的“民心工程,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新中国建国之前连年战乱,很多家谱因战乱而遭毁,人民生活民不聊生,无人能顾上修谱之事,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家谱被赋予了封建色彩,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不要说修家谱,就连家谱收藏也成了一件不应该不允许的事情,也有人为收藏家谱而受到无情的打击和磨难,像汪振耀老先生,为保存一部家谱,冒着危险,日夜抄写,笔被写损几十只,耗了难以计数的不眠之夜,费了难以估计的心血,才保存下一部家谱。【文革期间】我的父辈也曾为保护家谱,日夜抄写了一部被搜走,真本吊藏在小鸡圈内上方几年,而获得保留。造反派把家谱说成是“变天账”以至遭到多次的残酷批斗,使用罚跪、拔胡子等残忍手段,要其交待所谓的变天思想,我父亲由于不堪折磨,于1970年71岁时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在这里向那些为收藏家谱而深受辛苦和磨难的人们致以深深鞠躬!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广大群众被压抑了几十年的宗族意识开始萌发,再加上大环境的日渐宽松和人民生活的日渐提高,续修家谱就成了一种我族人的普遍心愿,【民有族,族有谱,由来久矣,】。敬宗爱族是我们历代人的传统美德,家谱是记述人物的载体,在我们姓氏的脉系中存在永恒的血缘关系,是无形的桥梁和纽带,家谱有着特有的无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力量又转化为更宽广更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从而为中国梦的展现贡献出伟大力量。
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编纂,显得尤为重要,正是上合天意,下随民愿,光荣而伟大的工程,我们的汪氏精英们,积极向前,勇于担当,像汪振亮老先生,汪庆丰先生,汪兴吾先生,汪长富先生,汪新才先生,汪封林先生,汪国春先生,汪利文先生,汪作文先生等等有识之士,他们具有远见卓识,敢想敢干,无私无畏,非常令人赞佩,我表示对他们衷心致敬,致以深深鞠躬!
我作为一个小支系代表,愿意聆听各位宗亲和学者的高见,愿意接受编委会的指导和安排,祝愿编委会工作一切顺利,祝愿在座的各位宗亲和学者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
淮南洛河汪氏代表;汪长墀
2013年6月16日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
睿智博学,尊祖爱族
向长墀老人致敬!!!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
引用第3楼汪济圣于2013-06-22 17:16发表的 :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
向保谱有功的宗亲鞠上深深的一躬!
向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功臣.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
睿智博学,尊祖爱族
向长墀老人致敬!!!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
我们湖北省麻城市木子店镇过几天就来修普了
回 7楼(dfyybb)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祝贺!
为纂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做好准备。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41 编辑
引用第5楼固始汪德进于2013-06-23 08:54发表的 :
向保谱有功的宗亲鞠上深深的一躬!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