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汪氏宗祠被破坏 附近居民希望能给予必要的保护
汪氏宗祠被破坏了,这让无为县无城东一环片旧城后新街附近不少居民深表惋惜。昨天上午,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座曾被列为原巢湖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宗祠已面目全非,全然没了往日的风采。据相关资料显示,位于无为县城后新街西侧(县自来水一厂对面)的汪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5年),坐西朝东,原有三进(进:旧式房院层次),嘉庆十四年扩建,存有祠堂一进、厢房两间及前门瓦屋一进三间,另有清代石碑一座,建筑面积六百多平方米。因年代久远,该宗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变成无户主房产,后由当地政府代管。2010年11月,原巢湖市相关部门将汪氏宗祠确定为该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以宗祠围墙外东西南北各5米为保护范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清代老建筑已被拆了一部分,部分起支撑作用的木质房屋“骨架”暴露无遗,但并未倒下;拆除处散落着破碎的砖块、瓦砾等;尚未被拆掉的房屋里面,除有一些砖块、瓦砾外,还有不少人为倾倒的垃圾……整座宗祠破败不堪。不过,从房屋内尚存的精美雕刻及房屋大气的结构等方面观察,依稀还能感受到此处昔日的肃穆氛围。
一位附近的老人称,在他的印象里,汪氏宗祠经常大门紧锁。后来,相关部门在该宗祠门口挂了一块诸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也是从那时起,附近的居民们才知道原来这座宗祠是个有价值的文物古迹。
记者了解到,自无为县无城东一环片旧城改造开始后,这里的许多老房子被拆除。令周边居民不解的是,他们都认为已是文物的汪氏宗祠不会被拆除。然而,前不久,这个“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成了现实。看着如今已被人遗忘的汪氏宗祠,一些居民担心,天气渐冷,若有一场大雪落下,该宗祠尚存的部分房屋或在一夜之间轰然坍塌。届时,这座文物将不复存在。
无独有偶,记者还发现,旧城附近幸存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华林桥一侧护栏已不见踪影,竖立在一旁的石碑也被人打断。居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注意到汪氏宗祠等现存的问题,并能给予其必要的保护。
昨天下午,记者就此联系到无为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何福安。对于汪氏宗祠被拆一事,他表示要将其移建,但移建地点等还须等待上级部门统筹安排。而后,他以正在开会为由,婉拒了记者的继续采访。
来源:大江晚报 发表日期:2013-1-7 11:16 已有3646人浏览 最新进展:
1月4日,一位关注汪氏宗祠的知情人反映称,媒体关于汪氏宗祠被破坏的报道见报后,似乎并未引起无为县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因为他发现,一些工人将汪氏宗祠裸露在外的梁架等拆除后便毫无动静,该宗祠仍未得到任何保护。
记者随后和无为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何福安取得联系,对于知情人的爆料,他表示自己在合肥开会,并不知情,待回去后才能做进一步了解。此后,未等记者再发问,何福安直接挂断了电 核心提示:汪氏宗祠被破坏了,这让无为县无城东一环片旧城后新街附近不少居民深表惋惜。这座清代老建筑已被拆了一部分,部分起支撑作用的木质房屋“骨架”暴露无遗,但并未倒下;拆除处散落着破碎的砖块、瓦砾等;尚未被拆掉的房屋里面,除有一些砖块、瓦砾外,还有不少人为倾倒的垃圾。 亲们,有能力的呼吁一下呀 无为的宗亲,赶快行动!
回 3楼(汪乐志祥) 的帖子
文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佐证.她是人类的共有财产。作为汪氏祖祠被拆.首当其冲的就是汪姓人。该祠即己定为文物岂容仍意拆除.尽管有再大的经济利益.其码得拿出可行性搬迁复建计划.待有关部门审批同竞意后才能拆除。无为县的汪氏族人应迅速行动起来.到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上访.捍卫汪氏的尊严! 支持汪德进先生意见,有勇于担当的吗? 支持汪德进先生意见,无为县的汪氏族人应速行动起来,捍卫汪氏的尊严。 无为的宗亲,赶快行动! 可惜,汪氏宗亲赶快行动起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