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东山黄市汪氏始祖録宝公迁麻年代考
麻城东山越源堂《汪氏宗谱》记载:“大伦之子録宝 字泽川号铜洞,越国公31世孙,原籍江南徽州府婺源县大畈汪村,宋末避兵入楚来麻邑黄市,见山川秀丽、风俗和美,遂定居焉”。而另有两支録宝公后裔谱牒则分别记载録宝公迁麻时间为元朝延佑八年和明朝中年,于是就出现矛盾了,到底是宋末、元中期还是明中期?这个问题直接关系世系问题。于是有人认为似乎延佑八年言之凿凿,更为可信。本人通过认真研读各家谱牒后认为録宝公迁麻时间应为宋朝末年。
因为麻城东山越源堂《汪氏宗谱》中録宝公六世孙清公之考为:“用宾之子清太学生,字济川,号龙溪。时当红巾贼作乱,公聚乡民立得胜寨保障一方,众推为寨主,后官都总管”。爆发于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为公元1351——1360年,清公立得胜寨防红巾军应为当时地方地主武装割据之举,公所立之得胜寨城墙仍在,地名未变,因此此考应为可信之据。那么由此就可以反推始祖録宝公迁麻时间了。元朝起止时间为公元1271——1368年,清公立得胜寨时间应该在1355年左右,此时録宝公已经传了五代,按25年一代计算録宝公迁麻至少有125年了,由1355年反推125年就是公元1230年了,此时不正是宋朝末年么,即使是録宝公盛年携子来麻城的话,到清公立得胜寨也有100年左右,况且清公立得胜寨时我想也应该是壮年了,1355减去100也就是1255年,还是宋朝末年。而元朝延佑八年为公元1321年到清公立得胜寨时的1355年仅仅30余年,録宝公能传五代后人?岂不是无稽之谈吗。如果再说是明朝中期那就更是谬之千里了。
综上所述我麻城东山始祖録宝公于宋朝末年迁来应该是正确的,虽无具体年份,但是在战乱纷繁、朝代更替之时能够记叙到这个程度就很不错了,这也印证了谱牒专家所言:越觉得有问题的谱牒越真实。 精确谱系,无误后世,推理得当,顶!顶! 汪龙溪给多家谱写有序。
屈家坂铁佛公后裔的谱也请您代为整理一下,谢谢。 兄言之有理。所谓“延佑八年”(事实上‘延佑'只有七年)也是清朝康熙50年他们创修谱记载的时间。
望婺源的宗亲有见此文的,帮忙查一下家谱,看看有没有74世録寳公及上下几辈的记载,如有,请告知,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