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寿杰 发表于 2012-11-25 16:35:46

回 4楼(汪志林) 的帖子

据吉林方面传来信息:十五世 锡瑺、锡榘塟于吉林,其中锡榘为二,汪杭玲曾祖父(十六世茂)为锡榘之子。锡瑺后嗣多居住于吉林磐石,其中又有一支迁新疆,正在联系中。

汪杭玲 发表于 2013-7-17 19:55:35

汪家女儿汪杭玲在这里感谢诸位本家。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7-17 20:43:49

回 11楼(汪杭玲) 的帖子

      教授本家您好!您今天到达黄山市天都国际饭店了吗?我住在B910房,有空相见吗?。

汪ww 发表于 2013-7-21 18:08:56

回 2楼(临清汪培勤) 的帖子

支持一下!在历史和现实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尊重!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情感判断!希望我们汪家人研究自己家族的历史能向历史专业化看齐!我想说一点的是:根据本人所知汪堤村分前汪堤和后汪堤两个大队,另外前汪堤由于人口众多又分为老汪堤和新汪堤,其中老汪堤俗称堤下,新汪堤俗称堤上。自关注汪寿杰先生的帖子以来发现他一直称堤上为临清后汪堤村,有点不大符合现实。。。

汪寿杰 发表于 2013-7-21 20:56:31

关于“堤上”

       《临清地名录》记载:
       汪堤,原名田家岗,后汪家世祖迁来,在此村北堤下居住,故名“汪家底”。明弘治末年,汪家人丁兴旺,从堤下搬到堤上,与田姓住在一起。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至1908年),将村名改为“汪堤”。1945年后汪堤前后街分治,称前汪堤和后汪堤。
       明朝时期田家岗属于山东临清州馆陶县、清朝时期属于东昌府馆陶县管辖,光绪年间改村名为汪堤;民国时期隶属于馆陶县二区以下建制。1945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馆陶县潘庄区潘庄乡。1965年1月(农历1964年十二月)脱离馆陶县,划归临清县,1971年属于潘庄人民公社,1984年隶属于临清市潘庄镇。
       《忠勤堂汪氏族谱》记载:
       XX公,居堤上前庄;XX公,居堤上后庄。
       民间俗称:
       1963年夏天,漳卫河因河北临漳县境内决口,大水沿河漫过两省四个地区六个县,涉及上百个村庄,前后汪堤始迁现址,由于尚有部分水后未迁居民,遂保留老汪堤之称谓,俗称“堤下”,而新迁前后汪堤,均称“堤上”。
       结论:
         田家岗(?——1440年)
    ——汪家底(1440年左右,渊爷迁田家岗——1900年)
    ——汪堤(1875年——1908年)
    ——前街、后街(即前汪堤、后汪堤,1945年)
    ——堤上、堤下(1963年夏以后,俗称,并未为官方认可,故不为历史真实)。          
       汪寿杰所称“堤上”,是指历史上的“堤上”,即老谱所称今老汪堤。并未采用民间俗称来左右历史,不存在“主观意识和情感判断”。用当代理念推断历史概念,方可称为“主观意识和情感判断”。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中医名医汪杭玲祖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