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w 发表于 2012-6-12 07:59:13

摘录我四祖父留下的关于汪氏旌德东庄沙湾里派祖谱的说明

摘录我四祖父留下的关于汪氏旌德东庄沙湾里派祖谱的说明
   我房始祖俊公,传至第51代 广公时,为避当时在皖南(我家乡)发生的“戊己之难”,才携子渐公迁旌德,为旌德始祖,渐公一传为宝公,其下两传四令,此后因子孙繁衍于旌德,再分居四地,按居地分为东庄、下庄、西庄、陈庄四支。


    玉亲(应为繁体)公,乃元jie (单人旁+桀)公五世孙,四七公之长子.玉新公为其次子.玉亲公始往中玉村,战乱时其第八世孙昆寿择迁荷笠岭;玉新公则迁沙湾里,与荷笠岭同属旌德县第21都,兄弟具迩,似逊,子孙骏发。


   我房自俊公至广公共七世,均居歙县(当时郡府之地),至广公携子渐公避“戊己之难”才迁居邻县旌德,此时期已进入晚唐。唐亡后,先后出现五代十国。五代在中原,代代相争。共打了60多年,十国则在长江两岸与中下游的江南为争夺领地,战事频繁。其中下游江南相邻诸国,尤以江、浙、皖三地------十过中实力较强的几国战争较多,三地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恰我汪氏家族大部分住在皖南,所以家族倍受磨难。后中原五代终归于宋(北宋),然这时河北,山西之北与西的少数民族崛起。故宋立国后,首遇辽国南侵,双方互有胜负,战事长达30多年。最后,双方言和,订下“澶渊之盟”;次和西夏打打停停,也纷争近30年,再次和金,金不仅灭了辽,并与宋灭了夏,可是由于宋弱,反引来金兵南侵。所幸宋疆域辽阔,才保住半壁江山的南宋。然而南宋软弱无能,非但无恢复北宋之志,竟允诺与金划江(长江)而治,贪图苟安。因此,,江南人民深受其苦。到南宋中晚期,北方蒙古族兴起(即元国),辽、夏、金等过先后被元所灭,最后元灭宋统一中国。在这段时期,宋民不论地处南或北,都免不了战乱之灾。在元统治中国的近100年中,除天灾外,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直到朱元璋起义至元亡约20年,才渐太平。从五代十国到明初共约480年,可称我国的一灾乱时期。在灾乱之中,家谱难免散失、遗漏或出现人名书写差错等情况。


   我房第77代以前,未制定过20代人字辈排行歌,但每代排名中必有一字是固定的,以它为主,另配与主字相宜的名。现我家采用的排行歌是清康熙四、五十年代拟订的,从我家第77代人开始使用,敬抄录如下:

   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 大廷惟家庆 永世必昌隆

            (据汪氏东庄沙湾里派现存祖谱整理)
             庚辰年九月(2000年10月)于 长沙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2-6-12 08:15:38

http://rs.phpwind.net/E___4239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9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9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9ZHYXPWFG.gif

汪子涵 发表于 2012-6-12 17:07:39

回 楼主(henryw) 的帖子

您好,本家,请问您这支是45世俊公后裔吧。

henryw 发表于 2012-6-12 17:45:46

Re:回 楼主(henryw) 的帖子

引用第2楼汪子涵于2012-06-12 17:07发表的
您好,本家,请问您这支是45世俊公后裔吧。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是的.完全正确.

汪篪 发表于 2012-6-12 18:53:22

引用第1楼临清汪氏于2012-06-12 08:15发表的 :
http://rs.phpwind.net/E___4239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9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9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9ZHYXPWFG.gif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楼主好,1999年应为“己卯”,帖子上署为“庚辰”咋的?如果是两千年就对了。

henryw 发表于 2012-6-12 19:28:20

引用第4楼汪篪于2012-06-12 18:53发表的 :
楼主好,1999年应为“己卯”,帖子上署为“庚辰”咋的?如果是两千年就对了。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谢谢指正.
现在按农历年的记忆是正确的,改正公历数字,以相一致.
谢.

感德汪筱芸 发表于 2012-6-12 21:15:39

http://rs.phpwind.net/E___5358ZHJB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5358ZHJB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5358ZHJBPWFG.gif 没想到汪氏后裔有这么多人,一直以来汪氏只有我们这的人最多。

感德汪筱芸 发表于 2012-6-12 21:16:09

一直以来以为汪氏只有我们这的人最多。

日落西山 发表于 2012-6-13 01:34:56

据《旌德汪氏侨寓支谱》记载:      
                     东庄
   沙湾里 始祖春寿公由新建迁 以上文英公派

据《旌德汪氏义门世谱》 新建始祖渐公十世同居图   
   54代 令昭子:文权 文灿 文英
   55代 文英 子:元杰 元俊

(注:人名原是繁体字)

日落西山 发表于 2012-6-13 01:46:36

请教楼主:“排行歌是清康熙四、五十年代拟订的”有没有出处。
             因为我一直没有找到制定这二十字排行歌的确切年代。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摘录我四祖父留下的关于汪氏旌德东庄沙湾里派祖谱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