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隆四十年与乾隆五十二年<汪氏通宗世谱>的比较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30 编辑对乾隆四十年与五十二年,<汪氏通宗世谱>比较之一
汪氏通宗世谱是汪姓氏族宗谱的航母,已为汪氏宗族所公认。
现在流传于世的通宗谱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乾隆42年版(乙未版),一是乾隆52年版(丁未版)。这两个版本都是乾隆年间富昨族汪玑主修。丁未谱流传比较广泛,现各大图书馆收藏的多半是此版,而乙未谱民间则不多见。我永贤堂所藏乙未版通宗谱,在解放初仍完好无损。52年一场大火,使该谱损失了3/4,仅存九本。就是为了这九本通谱,我的一个远房堂叔被大火吞噬了年仅14岁的生命。
在汉阳振亮宗亲的鼎力支持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丁未版的通谱。我有幸对两个版本的通宗谱作了初步比较。
一 从版本上看:
乙未谱共37部。(本)其中目录部为第一部,分卷首一、卷首二两部分,其余按十二地支编排,为十二大部,每部又分为上、中、下三部。版本长41CM宽26CM,厚为3---4CM不等;而丁未谱将目录部分为一、二两册,十二部仍按上、中、下三本,每本一册,共38册。因未见原件,其余不敢妄自臆断。
二 从印刷装帧看:
乙未谱采用宋体木版活字、用高级宣纸印刷。八开对折为一篇,每篇中夹有衬纸,每本约250篇左右,每篇骑缝处除目录部和子上部谱名为汪氏通宗世谱外,其余均未汪氏统宗谱。而丁未谱则一律都是汪氏通宗世谱。
三 从内容上看:
两谱内容99%以上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少数不一样的地方。
丁未谱未登载为通宗谱作序的时任徽州知州江恂所写的<重修汪氏族谱序>、主编汪嘉祺所撰<汪氏通宗世谱序>,而该谱序对通宗谱的编修过程作了详细的记述;主修汪玑所写的谱序则大不相同。乙未谱序为<重修校正通宗谱序>,,丁未谱序为<尊饬改正通谱后序>。对这两篇谱序我将在另文比较。在世系图考部分,丁未谱删除了从轩辕皇帝到鲁成公黒肱的世系图考,直接从一世祖姬汪开始。丁未谱则多了一份为江南徽州休宁县儒学正、副堂签发的执谱牒。
(待续)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30 编辑
我们灌南有宋朝时修的家谱,我暂时还没看见。通宗世谱我想可能也有。
回 1楼(汪子涵) 的帖子
若真有宋朝的老谱存世,那可是宝贝,你一定要设法借到手,以全套扫描或拍照上传!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30 编辑值的一看
本帖最后由 汪建彬 于 2016-9-2 15:37 编辑
88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30 编辑
真想看一看.
建议能找到以前的旧谱老谱的宗亲,想办法扫描、翻拍、复印等手段,将这些珍贵资料上传本站,或传送给各地宗亲,以便大家整理阅读查证。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30 编辑
乾隆40年的版本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30 编辑
回 2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11:30 编辑子涵说的宋朝木刻老谱 此谱在灌南建公后裔93世孙汪海洋手中保存 !!! 1926年谱就是以以前的老谱续修的
此谱现在在上海建公后裔93世孙汪武刚手中保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