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吉庆堂理事会议
12月10汪氏古巢南吉庆堂五房分族人代表理事会议在本祠堂召开,会议主要内容:1.祠堂维护与供奉及按时祭祀,2.本族七十岁以上老人,每年的冬至务必来祠堂参加祭祀活动。3.全部族人应当发扬汪氏祖先优良传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热烈祝贺汪氏吉庆堂理事会议圆满成功召开! 热烈祝贺汪氏吉庆堂理事会议圆满成功召开! 热烈祝贺汪氏吉庆堂理事会议成功召开! 热烈祝贺汪氏吉庆堂理事会胜利召开。 祖先们曾四次修建宗祠.首修于清嘉庆已(公元1799年)因受白蚁侵蚀,又修于嘉庆庚午(公元1810年),再修于道光丙戚(公元1826年)年间,咸丰丁已(1857年)年间又遭战乱之变,汪氏宗祠烧毁一空,相隔九年之后,社会稳定,同治丙戌(1866年)祖先们按旧墙基复兴土木,重建宗祠落成,寝室厅堂焕然一新.又因1973年文革期间破四旧被拆.2004年在本支六千七百多族人的共同努力下,筹资献力,建祠续谱,2005年8月18日汪氏宗祠再版落成!家谱一修于明崇祯十三年,二修于清乾隆十一年,三修于乾隆五十年,四修于道光十六年,五修于同治十三年,六修于光绪二十九年.七修于民国三十六年清稿刚结束,由于战争年代,又因破四旧清稿全部遗失.本次为第七次续谱再修,相隔一百零三年.
本支分,五房分:天鹅分(祖基大汪、荷叶地、大周、小周、野里户、罗卜段、鲍塘埂、姜家仓、蒋塘堰、乐小、七路屋、芝麻山凹等村),凤凰分(小汪、耙耙山等村)、高林分(河口、罗塘等村)、吕泉分(栗科、罗塘、甘汪、前汪等村),象山分(汪坝、潘家田铺、井头、山陈、山脚等村),至今六百多年,繁衍二十五世,遍布全国(安徽、
湖北、江西、浙江、江苏、陕西、四川、北京、上海等省市较多)及港、澳、台、美等地,已有六千多人,九世同堂。 楼主能否把吉庆堂的祖脉世系发上来! 55世师全公,56世道安公,57世源公,58世勤公,59世世雄公,60世知古公,69世期奉公,70世福公,71世蘋公,72世萬一公,73世松公,74世添佐公,75世才一公,76世荣六公为我迁巢始祖.
75世祖才一公世居骛源大畈,所生(荣一.荣二.荣六)三公,三祖先能文善武,凡天文地理兵法无不精通,被当地人称为三杰。另有堂兄堂弟(三.四.五.七.八)公,荣一迁巢湖柳山角下,又迁无为裕溪河,荣二迁南陵板坦,荣三公迁繁昌五沟铺,荣四公迁五松花园,荣五公迁铜陵九泷庙,荣七荣八公仭居骛源大坂.因战乱,六公恐防遭陈友谅迫害公单戈匹马远离家乡,云游四海,历经川广至巢湖南岸.定居马鞍山麓,为迁巢始祖。
始祖生于泰定乙丑年(公元1325年,年号元泰定帝.)二月十三日丑时,配卢氏,傅氏,周氏,周氏,陆氏.生子一华二,陆出.公卒于洪武二十二年甲子月日时(公元1389年)阙享寿六旬有五,77世华二公背一口剑负一囊琴从游乃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守业以兴家所承先者不一所启后者无崖.生于至正葵末年八月二十六末时(公元1343年),配费氏生四子富一,富二,富三,富四.公卒不详.78世富一公生于洪武壬子年九月初九日亥时(公元1362年)配蒋氏,周氏.生子三贵三,贵四,贵五.公妣卒倶阙合葬黄荆莹.79世贵三公诗书熟文字工所最著者倔强扶弱有古侠士风范,生子二澄,源.公妣生卒阙合葬黄荆莹.80世澄,源二公回归骛源大畈。
79世贵四公字彥圯洒落恢宏器宇家素丰好施予尝全人之婚捐金不惜真世之有德士也迄今子孙昌盛非公之流泽孔长欤。生于永乐2年甲申时十月十八日丑时。配李氏,陈氏,盛氏。盛氏俱阙。生子二沔,灌。80世沔公居祖基马鞍山,80世灌公居凤凰山,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