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封林 发表于 2012-5-13 12:55:30

建群目的不一样,无可厚非。
与其指责,不如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和带动身边的年轻人热爱宗族文化、参与宗族文化传播。
过去,我就是在我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为我支族谱事业的追随者;现在,我也在有意识的让儿子做一些与族谱事业相关的小事,效果还真的很好。
子涵本家被汪家人踢,不是他们仇视汪氏文化,而是他们还未认知汪氏文化。被人家踢几次屁股,这个文化传播的代价不算高啊。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2-5-13 20:43:06

封林本家说得好!
   1;与其指责,不如言传身教,积极引导和带动身边的年轻人热爱宗族文化、参与宗族文化传播,
         2;不是他们仇视汪氏文化,而是他们还未认知汪氏文化.

汪根远 发表于 2012-5-27 20:00:17

Re:回 4楼(汪根远) 的帖子

引用第8楼汪洋潮涌于2012-05-08 11:09发表的 回 4楼(汪根远) 的帖子 :
根远本家,他可小量,我们这里万不可小量噢。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呵呵呵······赞同您的观点!实际上这不是量大量小的问题——是他们根本就是“家族盲”啊!   封林本家的见解就很好!···············

汪根远 发表于 2012-5-27 20:01:36

Re:回 4楼(汪根远) 的帖子

引用第8楼汪洋潮涌于2012-05-08 11:09发表的 回 4楼(汪根远) 的帖子 :
根远本家,他可小量,我们这里万不可小量噢。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呵呵呵······赞同您的观点!实际上这不是量大量小的问题——是他们根本就是“家族盲”啊!   封林本家的见解就很好!···············

乔年后裔 发表于 2012-5-31 18:56:32

那些人真是不懂事

汪锦阳 发表于 2012-5-31 21:37:07

回 10楼(汪封林) 的帖子

心胸格局要更加宽广处事。封林本家见解值得赞赏!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2-6-7 11:55:44

引用第4楼汪根远于2011-11-08 21:12发表的 :

呵呵·········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如此无有“容人之量”的“小群”,不加也罢!!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二十年前去武汉汉阳桂园寺,寺里有付对联写的很好,上联是''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下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亊''。我觉得对那些年青的汪姓人要加強引导,让他们尽快回归大家庭方为上策!

汪邦明 发表于 2012-7-8 10:41:19

可以试试用他们的语言沟通(比如“亲"不爽吗?)

汪怡欢 发表于 2012-8-12 13:53:13

引用第3楼wanghushi于2011-11-08 19:55发表的 :
现在一些年青不看书报,只顾钱锇銭。人生观,世界观,责仼管都秒亡,大人一块交流更少,真遇到什么事上网查说百样都有,所以导致一切社会知识,家族意识都沒存在一个危机,紧迫感。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2-8-12 14:31:45

回 楼主(汪子涵) 的帖子

支持。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