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和云 发表于 2011-8-11 23:42:49

乐平儒林汪氏家族源远流长

乐平儒林汪氏家族源远流长。据族谱记载,它受姓于姬,聚居于鲁,后演变为汪的姓氏,几经迁徙南来,北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原六十八世祖汪路从婺源石田出任乐平知县,此后历次修谱,以汪路公为始祖。
儒林汪氏在乐平已有900年的历史,经历了三十多世。其中一世至十七世的辈分派字不统一,有分有合。从十八世起,换用二十字作为统一的辈分派字,一代用一字行派,按规定的辈分起名命字。这二十字是:“承先顺国泰,裕后振家声,学勤身乃贵,善积道宜昌。”为何从十八世开始换用统一的辈分派字呢?这与当时家族的荣誉地位密切相关。儒林汪氏十八世裔孙汪一砥(1656—1716),行承,字砥中,号卓庵,由太学生考授州同职效力河工,任山东东昌府清平县戴家湾闸务两暑清平佐篆,兼摄临清州州判。康熙癸巳(1713年)覃恩敕授儒林郎,又以曾孙汪守和(行国,字凯南,嘉庆丙辰恩科一甲二名,被皇帝点为榜眼,曾任吏部尚书)职恩赠资政大夫,晋赠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乐平“儒林汪家”遂因此得名,并从此换用统一的辈分派字。

儒林汪氏统一的辈分派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底蕴:

“承先顺国泰”。这句说,要继承先辈的优良家风,顺应国家发展的潮流。承:继承。顺:顺应,适应。泰:平安,安宁。

“裕后振家声”。这句说,要使后代富裕起来,振兴家族的声望。裕,使富足:富国裕民。声: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学勤身乃贵”。这句说,勤奋好学的品格尤其可贵。身,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乃:是。贵:可贵,宝贵,值得珍视或重视。

“善积道宜昌”。这句说,乐善好施的道德应当发扬。善积:多做好事。道:道德,品德。宜:应当。昌:昌盛,兴旺。

逐字逐句领会乐平儒林汪氏统一的辈分派字的内涵,我感到这个统一行派中的四句话,句句是格言,是家风;二十字,每个字都饱含精选之功,体现健康向上之意;组合起来,象一首寓意深刻的五言古诗,具有文字美、词意美、对仗美,虽然无韵,但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这个辈分派字,同江西乐平,乃至全国其他许多家族的辈分派字一样,闪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光辉。我们能够从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得到教益。


             (原载2003年6月20日《乐平报》)

汪土亨 发表于 2011-8-12 07:26:57

本人看过儒林汪氏宗谱,其祖上乃是婺源始祖56世道安公五世孙知古公后裔,54世世雄公生三子;知古,知及,十四,十四公无后,知古公官至押衙大夫,唐金吾将军,出入禁中,正三品,娶余氏,合葬五镇,生一子名仔公,与凤砂始祖恩公父为同胞兄弟!

汪子涵 发表于 2011-8-12 08:32:33

引用第1楼汪土亨于2011-08-12 07:26发表的:
本人看过儒林汪氏宗谱,其祖上乃是婺源始祖56世道安公五世孙知古公后裔,54世世雄公生三子;知古,知及,十四,十四公无后,知古公官至押衙大夫,唐金吾将军,出入禁中,正三品,娶余氏,合葬五镇,生一子名仔公,与凤砂始祖恩公父为同胞兄弟!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汪根远 发表于 2011-8-12 11:08:01

乐平儒林汪氏家族字辈——四句二十字,寓意深远,概括性强,健康向上,·············好!!
      楼主注释亦佳!细细嚼味,受益匪浅!!谢谢!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1-8-12 12:11:28

是呀,汪氏家族源远流长,可惜与我同支在网上实难找.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8-12 17:30:19

儒林汪氏统一的四句二十字很有教育意义。

whl715211314 发表于 2013-3-28 20:09:02

儒林汪氏97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平儒林汪氏家族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