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明 发表于 2006-7-28 12:08:31

汪宏坤:一个进京打工青年的创业故事

十年前,怀揣75元钱、留着齐秦式披肩长发的农村打工仔汪宏坤带着一种朦胧的梦想独闯京城,也许他自己也没想到,十年后他成了拥有5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的董事长。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打工青年在北京创业寻梦的故事。

    “光靠打工只能养家不能富家,人要有思想,要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才能彻底改变现状,干出一番事业来”

    汪宏坤1968年出生在安徽桐城青草镇朝阳村,当时父亲是村里小学的民办教师,每个月只有几元钱的工资,微薄的薪水艰难地养活着一家五六口人,在他的记忆里,别人家的菜都是炒着吃,而他家的菜则放在饭里蒸着吃,这样可以省些柴火和油盐。他的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可他们却无法改变贫穷的现状,作为家里的长子,汪宏坤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那时候,他一放学就到野地里采摘猪菜,顺便捡些破铜烂铁卖钱。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1986年高中没毕业,他就萌发了出去打工的念头。在父母的极力反对和自己的坚持下,他走出了小山村,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打工之路。
    汪宏坤首先到了武汉,在一家家具厂当喷漆学徒工,不到三个月,就能独立工作了。虽然工作很累,但他学到了手艺,有句话说得好: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武汉打工四年多,虽然技术上很过硬,但个人发展机会太少,他一直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汪宏坤也一直梦想着到北京闯一闯。1992年春节一过,他带着身上仅有的75元钱来到了北京。除了路上的花销,身上只剩12元钱,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家具厂,老板看着他那披肩长发犹豫了起来。为了展示自己多年的喷漆技术和得到这份对当时的他来说很重要的工作,汪宏坤要求在工厂车间试工一天后再定是否留下他。老板看到他活儿干得干净细致,当即同意留下。他很珍惜在北京得到的这份工作,拼命干活,有时一天只休息四个多小时。老板很高兴,当提出给他加薪时,汪宏坤婉言谢绝了,同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承包喷漆车间。当时的那个车间存在很多管理与技术上的弊端,承包后,他积极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一个月后,工人工资涨了200多元,同时也降低了大量成本。后来他承包了整个工厂的油漆活儿。两年下来,积攒了3万多元钱,这是他的创业“第一桶金”
多年的打工生涯,使他深深地懂得,光靠打工是赚不到钱的,人要有思想,要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才能彻底改变现状,干出一番事业来。他敏锐地捕捉到家具消费将随着北京的高速发展而将迅速增长,北京的家具业前景很好,市场潜力大,他决定离开工厂自己干。1994年大年初六,汪宏坤在老家找了十几个帮手,在北京朝阳区来广营乡租了一个倒闭的乡镇企业的厂房,正式开始了创业。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打工仔,一无外来资金,二无背景,创业之初的艰难,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破旧的厂房,简陋的设备,贫乏的资金困扰着他,自己既当老板又当工人,一人兼木工、油漆工、装卸工,为了节省开支,几乎参与从每件产品的研发到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现在他还保持着每天工作12小时的习惯),他有时为了省钱,一百多斤的家具,五六层高的楼房,一咬牙就扛上去。那时最怕下雨,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修缮厂房,天一下雨,厂房就漏水。就这样,他带领着工人埋头苦干,尽管很苦很累,可一想到给自己干,心里就甜滋滋的。越干越有奔头,工厂也一天天发展起来。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办厂不到三个月的时候,汪宏坤出了一次车祸,与死神擦肩而过,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身体。那是1994年6月的一个晚上,他带司机开车给客户送货,车子开了不到十分钟,就与一辆大卡车相撞,他被撞得从前挡风玻璃飞了出去。好心的出租司机,把他们送到酒仙桥医院,当时他身上到处都是伤,头也破了,右脚粉碎性骨折,现在里面还镶着钢板。做完脚手术,插着氧气,他在病床躺了四天,一直发高烧,没有醒过来。那时候他的爱人看到动他的手指头没有反应,就开始哭,就以为死了,开始哭着喊着满楼层找医生。第五天上午,可能是自己知道快接近死亡边缘,只要谁来看他,摸着他的手,他就把手放到肚子上面。所有人都没意识到肚子里还有问题,只有他爱人感觉他的脸和嘴唇的颜色越来越不对,她就牵着孩子跪着求医生给做B超检查。那时候交不起医院的钱,一个40多岁的女大夫看着他们外地人挺可怜的,就帮他检查了一下,查完后她自己都傻了,用注射器在肚子里抽出的血都已经成黑色了。她就立刻通知外科医生做手术,打开肚子以后,脾破裂,必须马上摘除。这样做完第二次手术又发高烧,整个人不穿衣服放到冰上面降温。可能是他两口子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两天后烧退了,汪宏坤终于醒过来,身上到处插着管子,他这时才知道自己出了这么大的车祸。
    就这样,在几乎没有生存可能的状态下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也许是一种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在死亡边缘挣扎着,他还年轻,不想离开亲人,不想离开刚刚创下的工厂和那些亲如兄弟的伙伴们。住院不到20天,他就趁医生护士不注意溜回工厂,一手拄拐,一手喷漆。为了不耽误交货时间,他几乎拼了,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车祸过后,他的心态更加平和,他深刻地感觉到,人最大的乐趣就是与磨难相抗衡,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这次车祸,也让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变得更加坚强,让他对“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解更深刻,我们所有的人上辈子都是好人,为了下辈子这辈子还要做好人。让他学会笑着去面对人生中的坎坷,因为他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由于他生产的产品质量好,讲究信誉,销路一直很好。1996年,他正式注册了“北京华威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当时占地面积20亩。两年后,他陆续收购了邻近的四家小厂,形成了今天的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拥有专业化厂房的华威家具公司。近两年来,他们公司仅家具一项,每年的产值就达到1.2亿元。

    “用心做事,客户第一,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这是我经营管理的理念。”
    心血没有白流,劳动得到了回报,企业的资金不断的充足,业务也越做越大,汪宏坤冷静的看待迅速膨胀的一切,他没有满足于任何的现状,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企业成长中,他把挣的每一元钱,不断地重复着投入到生产与设备的更新之中,他要把企业扩大、再扩大……1999年成立了“华威欧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了“北京大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2年成立了“香港华威家居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北京润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北京大唐明珠餐饮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汪宏坤率先把家具制造、家居装饰、房地产、餐饮融于一体,形成强大产业链的集团公司。
为了企业的发展,他从不放弃一个商机,1998年,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塔里木油田驻京办事处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准备装修,就很想拿到这个难得的政府订单。不过,当时已有十几家公司参与了投标,有的公司还承诺“两年内免费维修”。而对众多竞争者,他提出了更低的报价,并承诺“十年内可免费维修”,结果他胜出了。还有一次,一位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到公司订做家具,当工人按照他所讲的尺寸做好家具后,对方却发现原来自己讲错了尺寸,他知道这事后,当即让工人把家具全部拉了回来,然后按照正确尺寸给对方重做。这位俄罗斯人很感动,后来为他们介绍了三十多个大客户,还发邀请函请他去俄罗斯开辟新市场。
    目前,汪宏坤已经有了包括北京华威家具公司在内的5个企业,向集团化发展迈出了第一步,他还有更长远的战略性目标和计划。目前,由华威家具公司投资的北京大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昌平区投资开发的香溪里别墅项目,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仅此一项就可上缴利税超过两亿元。另外,在朝阳区来广营望京地区的京承高速和北五环交界处,正在开发的“动感花园”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华威公司的发展目标就是将在三年内把家具公司做成一家上市公司。

    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一个人挣钱只为自己,是不值得尊敬的,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

    汪宏坤在北京创业已经整整十二年,他最深的感受就是政府和社会对他的认可,客户对华威产品的认可。北京是一个有容乃大的城市,给他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同时也感谢党和政府给了青年人创业的环境和政策,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华威公司就不会有今天的规模。记得在荣获“十佳进京创业青年”时他讲了一段话:家乡的父老乡亲培养了我吃苦耐劳、诚实善良的品德;而北京则给了我巨大的发展空间,让我有机会参与竞争,把握机遇,使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后,我要百倍地努力回报家乡的父老,回报京城的人民。
    汪宏坤这样认为: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一个人挣钱只为自己,是不值得尊敬的,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2003年“非典”期间,他给朝阳区卫生局捐赠了26万元的物品,并向北京市青少年基金会捐赠10万元现金。2004年向安徽省捐赠75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建立了5所希望小学。2005年他又资助北京市20名初中学生和20名高中学生的学费。他一如既往地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组织和个人提供资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是汪宏坤及华威人共同的义务和追求。
(汪宏坤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大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源:中青网 作者:实习生 陈秀兰( 2006-05-24)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6-7-28 19:28:46

桐城人的骄傲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7-28 20:36:35

汪宏坤的父亲是退休村干,后身患癌症,但他不愿去治疗,却把儿子给他治病的十万元钱捐给了当地学校。

汪胜忠 发表于 2006-8-1 23:42:45

bin2000 发表于 2006-8-25 21:10:42

佩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宏坤:一个进京打工青年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