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裔孙——霞春魁候厝祖谱
这是历史名人汪藻的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霞春后裔魁候厝祖谱《汪氏世纪》 这是霞春第二支汪氏家族,现在人口200多人,是汪藻的裔孙。是从福州过来的。寻找近亲。 这么说,济圣本家是“藻公”裔属了? 我是属霞春另外一支有一万五千人,这一支比汪藻公这一支早来霞春将近300年。现在还在考证,具体是那一支的还不知道。 细阅这篇《汪氏世纪》,小毛笔字体确实写得很漂亮,但叙述内容有点“东拉西扯、系脉不清”。先说到两位名人——“汪应辰”和“汪藻”,但连汪藻之父的名讳却给搞错了,将“谷”字错成了“寂”字了。后面提到该支始祖“忆阳”公,但又没理清“藻”至“忆阳”的世系,也没说清楚他们的统宗世序。若单从这篇《世纪》看,该支祖脉也象似有些问题。回 4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可是他们真的福州的对上谱。回 5楼(汪济圣) 的帖子
我没看到他们支族有无完整清晰的祖脉世系,只是就《汪氏世纪》这篇谱记而论的。回 楼主(汪济圣) 的帖子
该支汪氏跟我这支很相象回 楼主(汪济圣) 的帖子
汪氏支派谱序(会昌天糈公支派)
唐虞三代之世英不亲九族而隆封建非私也实教天下以固本思源之义也自宗法废谱帙不修遂无以管摄天下之人心而不知源所在如陶靖节云感彼行路眷为踌蹰良可浩叹故司马迁父子乃约世本修史纪因周谱明世系始知姓氏所由出而议谱谱者往往宗之盖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一日无史则文献遗佚而体统淆族一日无谱则统绪不明而世系混是有氏斯有族有族有宗有宗斯有别而名公因之休戚共之敦睦之道莫过于此予祖迁粤平乙丑进士第丙寅归会褐祖因遇锡翁昆翁秀翁于余叔祖家叹及家谱孝弟忠信之规翁等感切于中乃欣然请曰吾族有修谱之举敢乞先生一言以为光宠余聆之而叹曰此乃仁人孝子之所为翁亟亟于是其志诚可嘉矣可无一言以酬翁之请阅数日接翁谱序稽考汪姓自鲁成公子名汪侯子孙宗名氏故姓汪至二十四代有大猷公名昭五朝备典三十代藻公十字荣褒三十九代应辰公字圣锡怀王赐状元及第四十五世革公公字信民有鲲化三千之誉而迁临川四十一代员容擢为黄罗教授五十七代天糈公明洪武孝廉登乡榜任虔州瑞教翁观瑞三坝地灵钟秀英贤鹊起意不欲归乐创田园而居其瑞宿学名儒亦皆游杨立曰及翁后裔兆圣廪贡因父考终学署即居三坝盖天糈公为翁姓之鼻祖三世祖有升辟雍太学生四世祖顺一卜居会邑大寨虽不敌名帮大乡可谓层峦从翠林壑优美流衍于今十有五世数百余年子孙凤毛济济衣冠楚楚莫可究诘是谱诚不可不修谱则上祀称而尽亲亲之谊下合族属而笃亲亲之恩人心遂而礼乐兴于风化不无所补思天糈公司事新若舜之淳笃友爱感田庭之芪荆今后裔数百余庭无间言族之长老子弟皆出入孝友敦本睦族悉如天糈翁之孝感所为一族之中穆穆熙熙则典型未坠流犹存千百载后孝廉门弟之家声依然如在是此一谱也所罔岂细故哉
乾隆丙寅十一年孟冬月
赐进士第候选文林郎粤平眷教弟刘迷元拜撰 是啊,看了你的《汪氏支派谱序/会昌天糈公支派》其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你现在是哪里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