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在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隆重举行
第六届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在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隆重举行
第六届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在举办方老大房的本家们努力下,于2001年10月5日在蔡甸区大集街隆重举行。
上午8时许,大集知音酒楼一直播放着欢快的乐曲,迎接陸续到来的各地宗亲。会場大门悬挂着欢迎汪氏宗亲光临大会的大幅横标,大门两旁玻璃橱窗张贴着外地宗亲发来的贺信和为大会捐款的光荣榜。
进入会场,主席台悬挂着祖宗牌,台前摆着三个香炉,香炉下摆放着仿真印制的33册《汪氏通宗世谱》,以及新增的四套《汉阳汪氏宗谱》。会場以圆桌茶话会的形式布局,20个圆桌上摆放着鲜花瓜籽糖点,来的客人依次围桌而坐,暢谈交流,共叙友情。。。。
参加这次大会的除了汉阳本地宗亲外,还有以汪开榜先生为首的仙桃汪氏宗亲代表团、以汪念党为首的大悟汪氏宗亲代表团、以汪双杰为首的湖南华容岳阳宗亲代表团、安徽金寨越国堂宗亲代表汪达梧先生、汪道生先生以及武汉市的汪光裕先生等。
9 时,当主持人新任会长汪宏慈先生宣布大会开始时,一时鼓乐争鸣、鞭炮齐吼,把大会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在举办方致欢迎词后,名譽会长汪振揚先生讲话,代表汉阳宗亲联谊会向各地来参与本次联谊会的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且郑重地介绍了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为修葺汪王墓所作的努力,希望宗亲们踴跃捐款。
接着,大会开始进入家谱研讨程序。首先,由首席顾问汪振亮先生扼要地介绍汪氏家族从春秋时代一直到当前的修谱简史。由老顾问汪振耀先生简要地介绍《汪氏通宗世谱》的创编、发行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接着,汪开榜先生以一本错误较多的族谱为例,指出编谱要恭敬审慎,不要贻笑大方,错导后人。紧接着,汪火炎先生、汪敢谱先生、汪达梧先生、汪念党先生、汪双杰先生、汪振道先生、汪汉华先生等,都在大会上作了精彩发言,使大会内容充实、气氛热烈。
12时许,在本届举办方向下届举办方移交会标后,一片欢快的音乐声中,大会徐徐地落下帷幕。
昨晚7-9时,老大房与外地客人举办了联欢晚会,汪家的能歌善舞艺术人才都在会上大展身手,连87岁的王震部下老团长汪开榜先生也翩翩起舞,赢得满場一片热烈掌声。不管是安徽的湖南的湖北的、也不管是年长的年靑的中年的,大家都放声高歌、婆娑曼舞,真正体现了天下汪氏一家亲!
2010.10.5.
第六届汉阳宗亲联谊会欢迎词
各位宗亲
我们汉阳老大房的本家在大集镇知音酒楼, 高兴地迎接来参加第六届联谊茶话会的各位宗亲 ,我谨代表老大房的老老少少向各位本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两百年前 ,唐越国公汪华第七子爽公后裔安徽婺源汪善庆,膝下有五子:英、雄、豪、杰、宪,他们胸怀鸿鹄之志,不甘困守祖业,决意留下大哥英公留守故园,侍奉高堂,其余四弟兄便辞亲别乡,踏上了谱写人生新篇章的旅途。他们首先在鄂东、鄂北一带,或经商,或打工,辗转来到湖北汉阳,被汉阳的秀山碧水,沃野平川所吸引,便安顿了下来,雄公定居在奓山汪湾,豪公定居在汪家堤,杰公定居在鞍子头,宪公定居在祝家嘴,他们在新地方拓荒开基,购置田园,或农或渔,或耕或读,辛勤而执着地为儿孙们开辟和奠定百世基业。
老大房留守老家的英公,传至应汉公(89代)时, 来汉阳经营药材业,适逢战乱,避难于孙家嘴岳丈家十六年,时局仍未见好转,于是,,便在稻草新集买田置地,定居了下来。在应汉公来鄂之前,老大房琼玑公(78代)之嗣子源泉公,经商来鄂,已先行定居在前山汪湾;延庚公(85代)之嗣子知进公,也已先行来鄂定居在大集凤凰村。如今,我们老大房的汪家人,也和其他几大房的本家们一样,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正卯足劲儿走在奔小康的幸福大道上!
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各位本家参加汪氏家谱研讨会,希望大家心情舒暢,想说就说,各抒己见,收获多多!
大会以后,我们准备了一点薄酒宴请各位来宾,希望大家届时开怀痛饮,畅叙亲情,尽情欢酌,一醉方休!所有招待不周之处, 恳请各位海涵。
谢谢大家
汉阳老大房联谊会筹备组 2009年10月5日 本帖最后由 汪作文 于 2016-7-14 15:33 编辑
热烈祝贺第六届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在武汉市胜利闭幕!
热烈祝贺第六届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在武汉市胜利闭幕! 本帖最后由 汪作文 于 2016-7-14 15:33 编辑
祝贺!热烈祝贺!
稍后会从视频中截图上传,敬请关注。 本帖最后由 汪作文 于 2016-7-14 15:33 编辑
热烈祝贺第六届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在武汉市隆重举行!
道生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