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娃闯世界 不见伐木人——国庆前夕访开化苏庄镇
<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0" width="700" align="center" bgcolor="#c2dcf8"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table bordercolor="#ffffff" height="73"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695" bgcolor="#00009c" border="1"><tbody><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 height="359"><table class="text9"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height="29"><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border="0"><tbody><tr><td width="75%"> </td><td align="center" width="25%"><script language="java script" class="text9"></script><font color="#000000" size="2">2006<font color="#000000">年<font color="#000000">7<font color="#000000">月<font color="#000000">16<font color="#000000">日 </font><font color="#ff0000">星期日 </font></font></font></font></font></font></td></tr></tbody></table></td></tr><tr bgcolor="#c6dfff"><td valign="middle" height="20">当前位置:<a href="/index.htm">首页</a> >><a href="/qzdaily/homepage.nsf/NewsView/01?OpenDocument">衢州新闻</a> </td></tr><tr align="center"><td valign="top" height="512"><table class="text9"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6%" border="0"><tbody><tr><td class="line" width="76%"><p lign="center" /><p align="center"><b><font size="3">山娃闯世界 不见伐木人——国庆前夕访开化苏庄镇</font></b></p><p align="left"><br /><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本报10月6日报道 1984年国庆前夕,笔者在开化县苏庄镇走访时了解到,该 <br />镇富户村一户汪姓人家考出了3个大学生,全镇大学生的总数占了全县的1/10。 <br />20年过去了,这里的变化如何?今年国庆前夕,笔者再次走进苏庄,重访富户。 <br />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前行,尽管下着小雨,雾气弥漫,但四周山上青翠拂面 <br />。1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富户村,见到当年的那户汪姓人家。 <br /> “我们家的4个小子都在城里。”面容清瘦的王秀妨老人已经73岁,她就是 <br />20年前令全村人羡慕的3个大学生的母亲,后来小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老人相告, <br />自从老伴4年前去世后,她就在衢州市区、开化县城和苏庄老家三地轮流住。大儿 <br />子、二儿子和大女儿在衢州,两个小儿子在县城。 <br /> 老人前不久才从衢州回到苏庄,住在二女儿家。这是一幢临溪而建的三层小洋 <br />楼,四周绿树环抱。“20年前家里条件差,全家8口人就住2个房间。”二女儿汪家 <br />爱初中毕业后没有升学,在村里成了家,她是兄妹中唯一还住在村里的,“我妈当 <br />年为了培养我们读书,经常一个人上山采野菜、砍柴,回家还得养猪、做饭,吃了 <br />不少苦。” <br /> 现在,村里的大学生不再像当年那样稀罕了。全村至少有40个大学生,汪家 <br />6个兄妹中,除老五和老六的孩子还在读小学,其他人的小孩都是大学生。汪家爱 <br />的儿子今年刚考取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而老大的女儿正准备出国留学。 <br /> 苏庄镇领导相告,20年前,汪家出了3个大学生,全镇轰动,尊师重教蔚然成 <br />风。当年,全镇只有12个大学生,现在已有500多个。这些毕业或在读的大学生分 <br />布在全国各地,还有5人走出国门,如蕉川村的汪克炎,清华大学化工专业硕士毕 <br />业后,赴加拿大留学;大坂湾村的姜永煌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从事农业研究;富户村 <br />的汪继军在美国开公司…… <br /> 而更多的苏庄学子回到开化、回到苏庄,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苏庄镇镇长余 <br />伟明就是其中一人,1988年他从浙农大毕业后,回到县城工作。去年他又回到苏庄 <br />挑起带领家乡人奔小康的担子。“苏庄是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为保护生 <br />态环境,全镇28万亩林业用地中50%都是严禁砍伐的生态公益林。”谈起家乡发展 <br />,余伟明如数家珍,“木材的砍伐量由20年前的每年近2万立方米降到现在的 <br />3000立方米,木材已不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br /> 以前砍木头、卖木头为生的苏庄农民也学会念生意经了,他们种出的开化龙顶 <br />茶产量占全县的1/8,因为质量好,每公斤价格比县里其它地方产的茶要高出60元 <br />;全镇里还发展了山茶油基地6.3万亩,“苏庄山茶油”是衢州市的名牌产品。仅 <br />这两项,每年给农民带来收入近2000万元。余伟明说,苏庄镇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 <br />到3620元,“已经没有人专门以砍伐木头为业。” <br /> 离开苏庄时,再次踏上那条弯曲的盘山公路。公路上行人稀少,而当年,这里 <br />曾是伐木农民来往来往一片繁忙的地方。镇领导高兴地相告:一条送农民出山的新 <br />路正在建设之中,穿山而过的隧道在不久的将来带领苏庄人迈向更广阔的世界。( <br />齐忠伟 朱建平)</span><br /></p><p /></td></tr><tr align="right"><td class="line" width="76%"><a href="java script:window.close()"><font color="#990000">关闭窗口</font></a> </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