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发表于 2006-7-16 11:39:34

《世纪之约》专访恐龙专家汪筱林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h class="f24"><font color="#05006c"><h1>《世纪之约》专访恐龙专家汪筱林</h1></font></th></tr><tr><td><hr size="1" bgcolor="#d9d9d9" /></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http://www&#46;sina&#46;com&#46;cn 2006年05月15日 17:31 <font color="#a20010">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栏目</font></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 class="f14" id="zoom"><!-- 正文内部文字导航 : begin --><!-- 正文内部文字导航 : end --><center><img style="MARGIN-BOTTOM: 5px" alt="科技时代_《世纪之约》专访恐龙专家汪筱林" src="http://image2&#46;sina&#46;com&#46;cn/IT/d/2006-05-15/U68P2T1D938034F13DT20060515173124&#46;jpg" border="1" /><br /><font class="title12"><font size="2">汪筱林<br /><b><a href="http://tech&#46;sina&#46;com&#46;cn/photo/">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a></b><br /></font></font></center><p>  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出的一篇有关来自中国辽西“带毛恐龙”的报道,后经研究证明这是一个经过拼凑加工的造假的“恐龙”。 </p><p>  汪筱林:当时是这样的,这个标本最早在郊区的一个地点发现的,它其实是一只鸟和一个恐龙的尾巴拼命在一起的,老百姓拼在一起以后最后就走私到国外的一个博物馆,个人的收藏的手上去了。</p><!--NEWSZW_HZH_BEGIN--><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div id="PublicRelation5" style="DISPLAY: none" name="PublicRelation"><table style="MARGIN: 10px 8px 3px 7px"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画中画广告开始--><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科技新闻内页画中画开始--><span><i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204&#46;adsina&#46;allyes&#46;com/main/adfshow?user=AFP6_for_SINA|tech|techPIP&db=sina&border=0&local=yes" frameborder="0" width="360" scrolling="no" height="300" /></span><!--科技新闻内页画中画结束--></td></tr></tbody></table><!--画中画广告结束--></td></tr><tr><td><!-- 画中画下文字链广告(从上至下顺序为01,02,03,04文字,需加class=a01)--><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order="0"><tbody><tr><td height="9"></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ackground="http://image2&#46;sina&#46;com&#46;cn/dy/images/xfrd_02&#46;gif" border="0"><tbody><tr><td height="45" rowspan="1"><img height="45" src="http://ad4&#46;sina&#46;com&#46;cn/shc/xfrd_01&#46;GIF" width="70" border="0" /></td><td style="PADDING-LEFT: 5px; PADDING-TOP: 4px" width="286"><!--F70BB90BB6BA--><!--nwy/uc/A--><script language="java script"></script><object id="ad_note" codebase="http://download&#46;macromedia&#46;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46;cab#version=6,0,0,0" height="40" width="280"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param value="5080" name="_cx" /><param value="5080" name="_cy" /><param name="FlashVars" /><param value="http://image2&#46;sina&#46;com&#46;cn/dy/zwyhzh/ad_note&#46;swf" name="Movie" /><param value="http://image2&#46;sina&#46;com&#46;cn/dy/zwyhzh/ad_note&#46;swf" name="Src" /><param value="Transparent" name="WMode" /><param value="-1" name="Play" /><param value="-1" name="Loop" /><param value="High" name="Quality" /><param name="SAlign" /><param value="-1" name="Menu" /><param name="Base" /><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param value="ShowAll" name="Scale" /><param value="0" name="DeviceFont" /><param value="0" name="EmbedMovie" /><param value="FFFFFF" name="BGColor" /><param name="SWRemote" /><param name="MovieData" /><param value="1" name="SeamlessTabbing" /><param value="0" name="Profile" /><param name="ProfileAddress" /><param value="0" name="ProfilePort" /><param value="all" name="AllowNetworking" /></object></td><td width="4" rowspan="1"><img height="45" src="http://image2&#46;sina&#46;com&#46;cn/dy/images/xfrd_03&#46;gif" width="4" /></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div></td></tr></tbody></table><!--NEWSZW_HZH_END--><p>  记 者:你说这个人造性的物种你在99年的时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是很有名的杂志,就曾经出过一个中国化石造假的事件,这个事件当时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样的一种状况,对于你们做科学研究来讲,这个影响是不是也很大?</p><p>  汪筱林:这个影响确实太大了,谈到99年的事件,就是辽宁“古盗鸟”事件,后来叫做事件了,确实在化石研究方面非常臭名昭著的一件事情。当时因为辽西的重要发现刚刚开始,从95年以后刚刚开始,发现一些长毛的<span class="yqlink"> <form class="yqin" action="http://www&#46;iask&#46;com/n" method="post"><input type="hidden" name="k" /></form><a class="akey" title="恐龙" onclick="function anonymous()
{
activateYQinl(this);return false;
}" href="http://www&#46;iask&#46;com/n?k=恐龙" target="_blank">恐龙</a></span>,发现一些原始的鸟,那么当时大家就提出来,就是辽西的发现这些恐龙和鸟正好说明鸟是从恐龙起源的。这样重要的一种理论、一种假设。但这个标本发现以后,很多国外的科学家,因为他对辽西的情况并不太清楚,延性是一样的,同一个层面,同一个地点,延性是一样的,拼起来,老百姓拼得好,给人一看的话,前面是一个非常进步的鸟,尾巴又是像恐龙,正好不是恐龙和鸟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吗?</p><p>  正好是这个缺失的环节。因为科学家正好在找这个环节,正好出现这样一个标本,那么国外一些比较有名的科学家就来研究它,研究呢还定了一个新的名字辽宁“古盗鸟”。定出来以后,本来文章想在英国的自然上发表的,后来可能有人提出一些意见来,自然杂志就没有接受,当时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作为科普的非常有名的科普杂志,大就抢先发了,原来是要给和自然杂志同时发的,自然杂志一发表,各个新闻媒体,包括一些科普杂志都可以发表了。但是它在那里没有接受的情况下,它抢先发表了,而且还定了一个名字,按道理的话国家地理杂志它对一个新的物种没有详细的描述的情况下,定一个新名字应该是不行的,不成立了,但既然已经出版了,已经发表了,它就抢先了,本来想制造一种轰动效应,没想到把自己套进去了,这是假化石,而当时怎么样发现它是假的呢?就很奇怪,其实当时我们有回应他,但是地面有证据,不好说。就正好在99年这个他们发表的,还没有完全发表的时候。</p><p>  在辽宁我们正好找到这样一块标本,找这个标本是一个什么呢?是一个很小的恐龙,一个尾巴,前面还有一部分身体其它部分的骨骼,结果我们一发现,哎,这个尾巴正好和那个“古盗鸟”的尾巴是同一个。</p><p>  记者:一只鸟怎么会生出两个尾巴呢?莫非是一种鲜为人知的新生物种类?</p><p>  汪筱林:一个岩石,一个恐龙夹在里面,老百姓劈开,两半,这一半和那个恐龙在一起,那一半贴在那个鸟的尾巴上了。</p><p>  在中国辽西地区的地层中,尘封着一个古老的化石生物群,它的年轮要用亿年以上来计算,它完美绝伦却默默无闻,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几位年轻的古生物学家在不经意间撩开了它美丽的面纱,使它顷刻间成为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圣地”。那么他们是如何走进辽西,如何与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对话的呢?</p><p>  记 者:那么最早是什么样的一个事情发现或者导致辽西成为一个热点的地区呢?</p><p>  汪筱林:最早应该还是这个鸟的发现,还是鸟类的发现。</p><p>  记 者:那个在什么时间呢?</p><p>  汪筱林:就是在90年代的时候,我的同事周忠和他原来是研究鱼的,他在采鱼的过程中就在辽宁发现一只鸟。这个很有意思,这样的话等于是这个发现就改变了他整个的研究方向,他就开始做鸟了,因为鸟在全世界发现得很少,那么在采鱼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只鸟是很有意思的,当然在这之前,当地的老乡在87年的时候也发现一只鸟,那么这个鸟最后就交到我们国家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一个美国人合作,92年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其实叫中国鸟,那么周忠和发现这个鸟也是92年发表的,叫华夏鸟,中国鸟和华夏鸟的发现基本上就可以说是辽西整个发现的序幕了。那么紧接着93年发现的孔子鸟,那么在95年前后大量的孔子鸟就发现了,非常非常多的孔子鸟。</p><p>  记者: 与此同时另一个重大的发现令你们兴奋不已,</p><p>  汪筱林:长毛的恐龙,长羽毛的恐龙。</p><p>  记 者:就说明那个以前的恐龙是可以飞的? </p><p>  汪筱林:恐龙不能飞,但至少它能滑翔的,它就是和鸟的关系是越来越近的,就是有种观点认为鸟是从恐龙起源的,但是没有太多的证据,但是辽西的证据正好就说明这一点,就是说很多很多证据证明鸟就是从一种小型的食肉的恐龙进化来的。</p><p>  记 者:您觉得在辽西的这些发现使得你们对于过去大家对于恐龙和这个时代,那个时代的古生物的发现,就是认识上有多少大的一个差异?</p><p>  汪筱林:那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比如说原来我们传统观念上认为恐龙很庞大的,但其实我们现在发现的很多的恐龙是个体很小,一米左右,原来认为它身上长的鳞片,现在它身上长的全是很好的羽毛,原来认为恐龙肯定就是地面上行走的,现在我们发现很多恐龙它是会爬树的,就是会上树的。</p><p>  记者:那么现在的社会里面,年轻人会觉得有很多的社会中新鲜的东西在吸引大家,但是你每天都在和这些上千万年甚至上亿万年以前的古生物的化石在打交道。所以我很关心就是你的兴趣在哪里?</p><p>  汪筱林:恐龙研究其实挺有意思,它是两亿两千万年左右出现的,又是六千五百万年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那么这段时间它是在地球上成功地生存了一亿六千万年,是非常成功的一类动物,而为什么突然就没有了,这很有意思。而且这一类动物现在都绝灭以后,那么它原来的原始状态什么样,它是什么样的形态,大家都了解得不是太多以前。以前大家认为恐龙就是很庞大,长脖子长尾巴,其实后来最近我们这几年发现的恐龙那个体很小,有的就是比一只鸟大不了多少,而且身上长着羽毛,色彩斑斓的羽毛,所以非常地有意思,所以我一直喜欢这个东西。</p><p>  汪筱林</p><p>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中科院古脊椎所“辽西热河生物群课题组”(辽西队)学术团队的主要成员和学术骨干,并负责野外基础地质研究。发现了包括两栖类、恐龙、翼龙、鸟类以及哺乳类在内的保存完整精美的重要脊椎动物化石数百件,为热河生物群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做出了贡献。 </p></font></td></tr></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纪之约》专访恐龙专家汪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