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隼
花山隼这是一次小小的偶遇。
立夏后,我骑电动车带老伴去花山。据《歙县志》记载:“花山,又名石林山,位于南溪南村后一公里许。山如莲萼,从瓣中蟠旋曲转而下为观音岩,岩畔松石山峰绝类黄山。”
我们沿着渐江南岸东进,途经大圣庙、尤溪、溪东,到了南溪南村。进村不久就看见一个路牌,指明折南2公里就是花山。从南溪南村到花山是新修宽敞的水泥路,花山亭就建在花山脚下。
花山脚下,繁花似锦,尤爱那一丛一丛的野蔷薇,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我举着剃须刀似的简易摄像机,陶然自悦于这天然美景中,老伴则被山坡上的野竹笋吸引了。
花山并不高,估计200米吧,路也不陡,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接近山顶了。花山顶部是一块块裸露的红砂岩巨石,间以青松和灌木,巨石上斑驳着藓类,崖缝中则冒出茂密的蕨类植物。
巨石上多处留下驴友们的痕迹,有人在一块岩石上刻了一幅“猫捉老鼠”游戏棋盘,很有意思,还有人在近顶处的石块上刻写出“花山万岁”的赞叹。
登顶瞭望,近山起伏如海,远处露出歙县王村、上店村落的粉墙黛瓦,再远则是巍巍群峰直入天际。
领略了顶部风光,折向崖西南方下行数米,突然一只褐色大鸟从崖间“扑棱”而出,正当我懊悔没来得及摄入镜头时,大鸟却在离我十余米处的崖边停住了,我小心翼翼地举起摄像机,对焦、摄像,大鸟就像我的专业模特儿,一直由着我拍。
大鸟长约25至30厘米,全身布满褐色为主、杂以黑黄灰白的花纹,喙黑色,短而带钩。拍了好一会儿,我感到满足了,就驱赶它想拍起飞的镜头,没想赶不动,大鸟只是在崖边磨叽同时警惕地看着我,这时我恍然警觉莫非附近有鸟窝?搜寻一番,发现身前两米有一道岩坎,岩坎靠岩壁处有一颗松树,离树根不远的岩面上有一个铺着松针的简陋鸟窝,里面果然有两枚蛋,蛋大于鸽卵,呈灰白色而带褐色斑纹,静静地躺在石坎下的窝中,沐浴着初夏的阳光,大鸟则匍匐在崖边不安地望着我,我感到自己的唐突,悄然离开。
根据大鸟的形状,我怀疑是隼类,回家上网查了查,找不到准确的答案,姑先以花山隼称之,待识者教正吧。
天然美景.花香溢人。 花山隼? 花山亭? 欣赏了1tiger 所传的图片,一时心血来潮,口占小曲一首酬之。
调寄《忆秦娥-》
花山行,
花山胜景胜仙境。
胜仙境,
鸟宿松根,
人陷花丛。
花山亭处莲萼中,
似有仙侣传花令。
传花令。
巨石弈棋,
崖缝生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