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桥沟
陕西镇安县城东北面有个山沟叫纸桥沟。纸桥沟这个地名,源于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明朝末年,战乱频繁。为避兵祸,李氏带着自己亲生的四岁儿子和丈夫前妻留下的一个七岁的儿子隐居在位于县城的东北面的大山沟里。
然而山沟并不是世外桃源,官兵还是追到了山沟中。为了躲避官兵凌辱,李氏带着两个孩子想逃到对面山里去。
当时天正下着大雨,河里涨起了洪水。追兵将至,情况万分危急。李氏毫不犹豫地背起七岁孩子、手里牵着四岁的孩子便要淌水过河。。。。。。。。
忽然来了个老太太。老太太问道:“为何将大孩子背在背上而将小孩子牵在手中?”
李氏答道:“大孩子是前娘所生,母亲去世了,我不疼他何人疼他?如果有什么闪失,如何对得起他死去的母亲?”
老太太听后点点头,便从行囊中取出一张纸,抛向河中。。。。。。
顿时波涛汹涌的河面上出现了一座宽阔的长桥,母子三人迅速过了桥脱离险境。官兵追至桥头,老太太化作一缕青烟而去;长桥便又化成一张纸。。。。。。。。。。
后来人们便将这条沟叫做纸桥沟。
我对千里之外的纸桥沟心仪已久,并非因这动人的故事。族里老辈常说,我汪氏惟厚公支自清初于休宁钟泽迁来岳西,乾隆时才二三百人,便有四十人前往陕西。谱里记有详细地址的便只有这镇安县的纸桥沟了,当时去纸桥沟的是四个人。是否找到了纸桥沟的亲族,就能找到陕西四十多人的后裔呢?四十人发展到现在,该是多少人呢?我心里常常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每当清明祭祖宗亲聚会时,我便想起了迁陕宗亲。想起迁陕宗亲,便想起了纸桥沟。 期盼 唯有亲情永不泯! 愿纸桥沟再次化为一条连接我汪氏的彩虹,把千年来我汪氏的子孙们连接在一起。让那些现在还找不到家的很快就能找到,让他们回家看看。 镇安纸沟桥,
传神又传奇。
以桥为牵线,
寻找汪家人。
宗亲齐努力,
团聚定实现。 那头是逝去的历史,
这头是火红的年代;
纸桥是浪漫的传奇,
亲情是现实的维系。
也许以纸化桥的神仙奶奶此刻正在为旷世隔离的宗亲指点迷津,也许。。。。。。 祝早日聯繫上紙橋溝的宗親 走走汪家路,叙叙汪家情 宗亲们寻亲人亲情可鉴,愿纸桥老人再点化一座亲情桥,让汪氏子孙早日回家来团聚! 纸桥沟啊纸桥沟,
您——
美丽的故事,
美好的愿望,
美德和善良同行,
虔诚可搭起,
通向理想的桥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