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王墓祠重建的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就目前的形势,完全有条件在歙县政府支持下,确认越国公;汪华墓祠的定位.扩大徽州歙县知名度,带动旅游.建造汪华裔孙纪念先祖实地的活动场所.建议成立有当地政府代表,汪华研究会领导,企业家,建筑专家组成重建组织.总体归划关系到方方面面,如地形地貌,风水学,天人合一,能否成为地标性建筑?需要各专家论证.有代表提出以旧修旧,本人支持这种主张,总体座向分金不变,建筑方面可考虑徽派特点,同时考虑观赏和实用性.
高水平总体归划之后可分成几十个部份甚至更多,每个部份都有名称,如某某堂,某某厅等等,每个部份都有完整的预算,这样就方便热心且有实力的企业家捐建,或几个企业家捐建某个部份,或某地,或某派捐建某个部份,建成后一定要完整的记载留名,是否可行供大家参考. 想法很好,原来祭祀的时候就有分派别和地方的。 提议不错,留名就不得必要了,宗亲事业,还留名干啥呀,呵呵。 的秋本家的建议很好,依托当地政府做好规划,分期实施修复工程,在有资金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如愿的。但是矛盾的地方是,资金往往难以筹措,讲的多,兑现的少,甚至很难兑现。就说迁坟吧,根本不能说当地政府办事不力,因为在我会成立时,包括之前,都有人承诺要给多少多少资金,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没有一分钱。我们也急,但是经费严重短缺,根本不能安排固定的人和场所办公,全凭我们是汪氏后裔,在主动干事,不仅没有报酬,还出钱出力,长期下去,难以坚持。我们现在仍然在努力,不泄气,也不怕别人埋怨,争取把我会办好。 关键是有关保护的细节问题没有解决,现在是可以确定墓址淡然还没有成熟的墓祠设计方案,修旧也只是方向,旧貌如何只在魅力徽州本家那里有个概念性图片,我觉得当务之急要解决目前应该要保护墓址的细节问题 发表个人意见:
一定要让问题的焦点,上升到一个层次,才能赢得行政领导的支持,是其一,在政府看来价值不大的东西是一定不会去做的,如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锦上添花的事,荣誉的事一定要让他们来做;其二,找到方法,切入点,发现价值,很重要,如果真的有旅游价值,说明是有投资价值的,有投资价值,就可以进行项目包装、项目招商的。 同意楼上本家的看法。只有对地方政府来说有价值的东西,才有希望被器重。否则,很难很难!
建议到江山大陈取经。他们的努力有了真正的回报。 争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这是完全可以肯定,也完全可以理解汪华文化研究会工作人员苦衷......但是,如何把建议变为现实,这就是要靠徽州的本家,加大力度向当地政府做好工作,争取更大程度上的支持,当然前段时间当地本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看得见的工作,也争取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时至今日我们感觉离完全符合恢复汪王墓,祠,庙等祭祀场所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至少有四点不足;1,保护规格太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象这样高品位而江南唯一性的稀世珍宝,通过努力一能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破坏很大的汪王墓,祠,庙等祭祀场所至今没有恢复,3,当地政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其间的商机),4.宣传力度小(没能把汪氏后裔吸引过去,使他们捐资建设).只要人心所向,四海归一,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达到宏扬汪华文化的目的,四面八方的财源一定会滚滚流入徽州...... 感觉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