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诗作
(一)·荣任 —— 1979年6月于宁夏,到西北执行“特导”任务有感。职驾铁骑驰四方,今又中原来贺兰,能为特导尽份力,深感任重而荣光。
注释:“铁骑”即汽车;“中原”指河南;“贺兰”即贺兰山,在宁夏,代指宁夏;“特导”
即“特级导线”,是指被称之为当年“天字第一号”即试射洲际导弹的前期军事测绘任务。
(二)·打靶 —— 1979年8月于甘肃,执行“特导”任务期间,在邱少云生前所在师
休整,期间打靶时的心态记录。
一二三四入靶场,敌仇化弹压枪膛,今朝怒电穿白心,明日净歼来侵狼!
(三)·赞杨 —— 1979年8月于甘肃,执行“特导”任务期间,在邱少云生前所在师
休整,期间军训时的场景联想。
笔直冲天白皮杨,根深叶茂列路旁;行人免遭炎日照,军训间隙乘荫凉;
若无前人多辛劳,岂有今世好风光;谢激之情尚应俱,贵为后人铺路床。
(四)·总结 —— 1980年12月于河南,每逢年终必有总结,在历经五年军旅生活后,
面临“立功、入党、家境、年龄、婚恋、前途等诸多问题。
看自己,比别人——自豪更自愤;视家庭,析社会——喜乐更忧愁。思理想,
观现实——期望更悲观。
啊,漂浮的现身,梦幻的未来,怎样才能统一一体?政治的进步,生活的难
题,如何取得有机的投合?
唉,无情的地球仍在顽固地不停而转动,执意捉弄人!又是一年过去,岁月
不饶人。处境仍旧,荣誉甚微,爱情空白——何以得安慰?!
(五)·家恋(四过程) —— 1981年7月于山东,当兵第六年的心路历程,因母亲
病重、家庭困难,决意年底退伍回家,故有颇多思考和挂念。
世间无人不恋家,祖国圣母事业大,舍离父母别故土,投身长城戍中华。
脚踏他地心向家,天南海北足迹洒,骄傲汗沃万里野,咸水浇出苦心花。
途遥日久愈思家,惦恐双老身骨垮,政治经济生活联,矛盾冲突心欲炸。
我视家乡美如画,欲早还故把花插,披甲六载苦劳就,无偿牺牲不计价。
(六)·人生 —— 1981年8月于山东,经过六年军旅磨练所得的人生感悟。
人生之舟难避波,志者岂甘没漩涡,择舵奋桨永努力,终身回首愧无多。
(七)·觉悟 —— 1981年8月于山东,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
决议》,反思历次政治运动有感。
人自初觉真稚纯,无不经累长智神;山巅彩云频风幻,画眉巧嘴绝歌鸣;
久遇反复出厌意,静态冷漠观世音;闭门莫问天下亊,安份守己度平生。
(八)·别战友 —— 1981年11月于河南,因母亲病重、家庭困难等,要求退伍获准,
与留队的同届、同乡战友告别感赋。
昔日南雁齐飞翔,如今途歧分别往,相处数载友谊结,重逢期待在故乡。 忆往夕,峥嵘岁月稠! 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 步《人生》韵
人生或许遇凶波,强者那甘陷险涡。避也趋之凭智勇,夺得胜利乐欢多。 引用第3楼汪光裕于2009-03-17 14:29发表的 :
步《人生》韵
人生或许遇凶波,强者那甘陷险涡。避也趋之凭智勇,夺得胜利乐欢多。
谢光裕前辈步韵和之,敬请老师多加赐教。 读九华星云“军旅诗作”有感,口占二绝见寄
一腔热血把军参,汗洒中华半边天。
家国到头随缘去,无须苦恋五十三。
披甲六载苦劳高,未必苦心动上曹。
英雄自有发迹处,种菊萱堂乐逍遥。
注:五十三——即提干。我所在的总参直属通信兵,提排长或技师的津贴是每月五十三元。
上曹——即上司。指基层连排长之辈。
种菊—— 学学陶渊明东篱种菊的样子。
萱堂—— 指父母身边。 向老兵敬礼
回 楼主(九华星云) 的帖子
呵呵!证实了一件事,会长说你是行伍出身的! 感谢以上三位本家的关注!感谢根远本家和诗交流。我是1976年2月入伍,1981年11月退伍,军龄六年。军营在河南平顶山市,是总参谋部测绘局第三测绘大队,代号57660部队,原部队于1985年被邓小平裁军百万给撤掉了。我所在分队是测绘大队里的汽车运输队,在那里汽车兵就是测绘兵的腿。
喜读长富本家军旅组诗
字字如珠志刚强,
不愧军旅好儿郎。
如今辛勤辑宗谱。
奉献良多动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