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辉 发表于 2009-3-13 11:09:39

汪家辉临作求批

临作请大家指正。

亮翁 发表于 2009-3-13 11:43:19

http://rs.phpwind.net/E___4010ZHBOPWFG.gif

汪志林 发表于 2009-3-13 12:52:03

眉山行书多"结体短肥"所以构架上很是紧密,仪态比较闲雅,得意处见奇正,长撇捺多见忘形,文中"耶"却不似"年"字好,偏锋见收,另外三个"处"多见雷同,失去豪宕中的妍秀.

家辉名家书法我来评论也就是自己的好为人师的老毛病作崇

汪稳安 发表于 2009-3-13 15:33:08

不懂书法,见到好看。顶!

汪光裕 发表于 2009-3-13 19:58:55

家辉临作不错。“隐龙居士”也妙。

汪乃涛 发表于 2009-3-15 16:14:39

行行字字有章法
字字行行见精神

汪家辉 发表于 2009-3-23 16:28:23

引用第2楼汪志林于2009-03-13 12:52发表的:
眉山行书多"结体短肥"所以构架上很是紧密,仪态比较闲雅,得意处见奇正,长撇捺多见忘形,文中"耶"却不似"年"字好,偏锋见收,另外三个"处"多见雷同,失去豪宕中的妍秀.

家辉名家书法我来评论也就是自己的好为人师的老毛病作崇
看来总斑竹也是行家。
这幅苏体临作我是按照原帖临的,也是第一次接触苏体,临的不到位,谢谢你的指正。

汪家辉 发表于 2009-3-23 16:30:43

谢谢其他几位本家的支持。

语石 发表于 2009-4-24 03:03:22

临作得用笔之理,已属不易。然于实处多所用心,虚处稍乏深究。

董其昌有言:“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观君自运之书,平稳有余,险峻不足。可于临古时稍加放纵,以攫其神采,为我所用。

同为汪氏后人,故率尔放言,君当不致罪我。

汪志林 发表于 2009-4-24 07:35:50

引用第8楼语石于2009-04-24 03:03发表的:
临作得用笔之理,已属不易。然于实处多所用心,虚处稍乏深究。

董其昌有言:“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观君自运之书,平稳有余,险峻不足。可于临古时稍加放纵,以攫其神采,为我所用。
.......

精辟论临道

初临往往在拿来主义中体会师古的结构用笔章法等,磨合到临创境界时就胸有成竹了,所谓下笔有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汪家辉临作求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