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旬老翁的罗曼蒂克
<h1 class="mtop5">一位八旬老翁的罗曼蒂克</h1><ul class="txta-c mtop5 pad-0-20">40年了,他每年都给逝去的妻子遥寄情诗</ul><ul class="txta-c mtop5 pad-0-20 artinfo">时间:2009-3-11 1:27:48 来源:<a href="http://www.wuhunews.cn/ShowCopyFrom.asp?ChannelID=1002&SourceName=%E5%A4%A7%E6%B1%9F%E6%99%9A%E6%8A%A5">大江晚报</a>【<a class="f12_ff00_url" href="http://bbs.wuhunews.cn/" target="_blank">谈谈观点</a>】 【<a class="f12_ff00_url" href="http://blog.wuhunews.cn/" target="_blank">写写博客</a>】 【<a class="f12_ff00_url" href="http://music.wuhunews.cn/" target="_blank">听听音乐</a>】 【<a class="f12_ff00_url" href="http://www.wuhunews.cn/nettv" target="_blank">看看视频</a>】</ul><h2 class="txta-l mtop5 pad-0-20"><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wuhunews.cn/whnews/UploadFiles_1677/200903/2009031100280297.jpg" target="_blank"><img height="600" src="http://www.wuhunews.cn/whnews/UploadFiles_1677/200903/2009031100280297.jpg" width="400" border="0" /></a></p><a href="http://www.wuhunews.cn/whnews/UploadFiles_1677/200903/2009031100280297.jpg" target="_blank"> </a> 芜湖市园丁小区一位八旬老翁的妻子已经去世40年,没有再婚的他每年在妻子的忌日往“天堂”寄一首情诗,这一天也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为了让心境平复,老人又通过写武侠小说来寄托思念。这位老人叫汪沛池,记者昨日与他进行了一番长谈。<br /> <strong><u>岁月难忘<br /></u></strong> 汪沛池是六安人,从小家境贫困,15岁那年才完整地上了五个月的学堂,17岁入米行当了学徒。1946年,20岁的汪沛池只身来到芜湖。<br /> 上世纪50年代,汪沛池被分配到芜湖市神山口一村庄,在这里遇到了汪秀英。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两人互生情愫。虽然汪沛池仅读过五个月的学堂,汪秀英是个大学生,他们还是相恋了。热恋中的两人省吃俭用,买了西洋钟作为定情信物。一天的劳作结束后,坐在乡间的草丛中,听着西洋钟的钟声,数着天上星星,是两人最开心的事。<br /> 随着时间的流逝,快乐时光的记忆已日渐模糊,但83岁的汪沛池却依然记得汪秀英曾经说的一句玩笑话,“如果我死了,你会不会再娶其他人?”“如果你真的死了,只要我们有孩子,我绝不会再娶的。”汪沛池当年认真地回答了她。<br /> 1954年7月24日,汪沛池与汪秀英终于走到一起。1969年7月24日,汪秀英因癌症去世,这一天恰巧是两人结婚15周年的纪念日。汪秀英走后,汪沛池履行了当初的承诺,一直未娶。<br /> <strong><u> 诗寄“天堂”<br /></u></strong> 在汪沛池的家里,珍藏着妻子的遗像,系汪沛池亲手所画。“别人画的不行,我画的才好看。”每一次看遗像,汪沛池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滋味。“她人很好,我俩感情很深,虽然她是大学生,但我们有共同语言。”这是汪沛池对两人感情的评价。<br /> 汪秀英临终前,怕汪沛池真的不愿再婚,便给丈夫留下一首诗。“同床共枕十五载,盼君善导成正果。天上人间各相依,今后续弦理应当。女儿只有十三岁,孩子千万不可欺。”<br /> 然而,这一次汪沛池没有“尊重”妻子的意愿,独自一人将女儿拉扯大。<br /> 每到妻子忌日的那天,汪沛池都要给妻子写首诗。“人间天上,尘缘未断;秋去春来,触景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露湿鸳鸯各自凉。”“梦中相见显温柔,话难投,眠波流。愿与香魂居一处,朝与暮,永同住。”年复一年,汪沛池都要赠诗一首。<br /> <strong><u> 寄情 “江湖 ”<br /></u></strong> 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汪沛池也到了退休的年纪。退休后的生活是清闲的,这不禁又勾起了他对亡妻的诸多回忆。为了消遣时间,汪沛池开始迷上了武侠小说,更痴迷上写武侠小说。<br /> “ 我只看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说,最开始买了一套书剑恩仇录,觉得很不错。”找到情感寄托的汪沛池又开始尝试创作武侠小说,记者在汪沛池家中看到,桌上摆着一本刚刚创作完成的小说,名叫《十小闹京都》,全部是汪沛池用钢笔和稿纸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如图)。而汪沛池的书房里,记者又见识了他二十年全部的心血著作,其中最长的一部小说是《侠义风云录》,共70万字。<br /> 从1987年创作至今,汪沛池共创作了七部武侠小说,全部用稿纸装订起来。他说写小说不求声名在外,只希望晚年生活更充实。<strong>记者 李贾 文 刘江 摄</strong><br /> <br />(未经<a href="http://www.wuhunews.cn/">芜湖新闻网</a>许可,严禁转载)</h2><ul class="txta-r mtop5 pad-0-20">【责任编辑:芜湖新闻网】</ul> 记得苏轼悼亡妻词里有“小轩窗,正梳妆,相视无语惟有泪千行。。。。。。”之语,总有些认识距离,今见沛老先生生死不渝之情,始知苏子之语信不诬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