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iger 发表于 2008-12-10 15:38:54

舒城汪氏寻根问祖

      我现在歙县,是随父母从舒城过来的。为了寻根,我曾两次去舒城,初步了解到以下情况:
1、我们确为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是从江西王家坝躲“长毛”迁到舒城白马宕的,算来时间不长。至今白马宕还住有20余户汪姓人家;
2、我们这一家解放前应住在城关,二爷爷和三爷爷开的“兄弟医院”就在城内“慈母宫”对面,场地很大,属于繁华地带,后政府征用,以甘蔗巷13号陈家祠堂的房地产置换,那里我第一次到舒城曾去看过;
3、舒城汪氏目前的排辈是:“映兆时泰(太)本,诗书一页香。”我的太爷爷名映凯,爷爷名兆蓉,爸爸名时叙,我原名泰国,我的下辈应为“本”字辈了。
    据舒城的亲戚说,他们家里原有宗谱四盒,文革中被毁,因此对家族渊源及沿革情况基本不知,特请教各位本家和识者,非常感谢!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8-12-11 20:11:49

一·江西王家坝在哪县哪乡?这一点要搞清楚。  不会是瓦肖坝吧?

二·躲“长毛”,就是躲避太平天国军队的战乱,躲避太平军烧杀抢掠和强垃兵夫。我们池州遭此劫是1861年8月,距今只有147年。大约5—6代人。

三·建议有时间时,带些相关信息,到江西王家坝去寻根问祖。时间不太长,代数也不太多,应该能找到。

1tiger 发表于 2008-12-11 21:52:26

谢谢1楼长富本家!
又:我的大伯曾告诉我,舒城老家的门联是
    “望重平阳,荫延越闾”。

汪炳和 发表于 2008-12-11 23:10:24

地址清楚应该好寻,舒城本家要有耐心,多渠道、多途径寻找,因为上网的人必竟有限。祝你浔根成功!


    爽公后裔::五十七世源公、七十世隆五公、吾九十一世炳和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8-12-12 08:45:12

舒城百神庙镇白马宕

传说这里原来是柏、毛两家共用一宕水,称柏毛宕,后来口音有误,以讹传讹,变为白马宕。

汪诗书,男,汉族,生于1970年元月,中专文化,住中心村新塘组,1983年7月白马宕中学毕业,1990年5月入党,1994年9月至1997年元月在舒城县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中专毕业, 1990年4月至1993年5月任中心村民兵营长兼团支部书记,1993年5月至1994年1月任村委会主任,1994年1月至1994年5月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94年5月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当选六安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曾被授予县、镇两级“优秀村干部”、“计生工作先进个人”、县“两基工作先进工作者”、县、镇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tiger 发表于 2008-12-12 15:48:51

谢谢龙眠久子总版主和炳和本家,我将同汪诗书取得联系。

九十五代后裔 发表于 2008-12-12 19:29:11

舒城的汪氏本家,我是75世馨公长房福一公后裔。馨公字欣祖,夫人陈氏生三子:福一,福二,福三。从江西婺源还珠里福一迁宿松,福二迁怀林,福三迁舒城。请福二,福三后裔与我支系联系。QQ 号:1021551004

1tiger 发表于 2009-1-2 17:44:22

已经同汪诗书联系上了,据了解他们祠堂的排辈联是敦孝传家本,诗书一页香,我们是“映兆时泰本,诗书一页香”。后来我一个堂姑告诉我,我们曾经并过堂,之后排辈就一样了。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10-3-8 01:16:28

太戈先生最近可有些收获?

从时间与地域分析,应该是太平天国战争沿线的流民落户的,与祖居地应该不远,可能是桐城、枞阳、庐江、巢湖、无为这一带的可能性大。(桐城是太平天国的主战场,死亡人数最多)

1tiger 发表于 2010-3-16 22:22:09

谢谢龙总版主关心,同汪诗书联系了几次,看来他知道的情况也不多。再继续寻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舒城汪氏寻根问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