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姓汪
初次与人见面,总得自荐一番。姓李的总说是自己李白的“李”,姓赵的总说自己是赵匡胤的“赵”。然而,我们汪姓名人虽多,能让妇孺皆知的却不多,每次遇到这样的场合,我便讷讷似不能言,我说姓汪,人家问,三横王?我说不,我那是有水的,人家还不知趣,紧着问,哦!是汪精卫的汪吧?每每遇到这样的尴尬事,总会令我想起我们嘉定乾隆时期的状元秦大成来,他是宋代词人秦观之后,文才很好,他高中状元后,他的同年都不服气,一心要难他。有一次游杭州,同年们就撺掇着一起去寄岳鄂王庙,来到岳飞像前,大家都赋诗一首,大骂秦桧,秦大成在一旁听了很不是滋味,轮到他后,他作了一首七言,其中有两句“人从宋后无名桧,我祭鄂王愧姓秦”以表达他无奈的心情。 以后向别人介绍可以说我姓汪,汪洋大海的汪,水汪汪的汪等等,我遇到的人就没有像你说的那种尴尬! 汪精衛的汪又怎麽啦,我就這樣說的,從來沒人笑我,都說了不起,大美男子,大才子! 我覺得姓汪很好啊。 我是汪家的一份子 引用第3楼紅安汪琴于2008-04-29 15:25发表的:
我覺得姓汪很好啊。
我也觉得姓汪没什么不好,只是那个大汉奸太出名了,以至于一提到姓汪,人家本能就想起他,这不可能对我们一点影响都没有。 我到是覺得汪精衛很不錯。
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遺臭萬年
人們總是記住太的壞。但是換個角度想,他還是永注史冊了啊。個人認為這並不影響我們汪家的名聲。 各位本家,以后要是有人问我们什么姓,咱就给他讲汪兆铭的汪~~~
再说了,咱们汪兆铭同志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这本没有什么错,因为如果能通过政治协商解决中日战争的话,中国的众多百姓也就能够免除战乱之苦;只是没有料到的是,日本人用欺骗的手段,导致了汪的投敌,或许本家们都不太清楚,汪兆铭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之后还说了这么一句悲凉的话:“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岂是我一人卖得了的?”
所以,大家不要为此而烦恼,而要引以为荣~~~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岂是我一人卖得了的
这句话说得好! 其实没什么的,我也遇到过如此情况,当他们说汪精卫的汪的时候,我会很坦然的说:恩~~但如果他们继续谈论汪精卫的时候,我就会跟他们说:历史功过是非还得等百年后评说,现在都还没定论,总理遗言还是他亲自写的呢。
建议本家们去百度搜索“汪精卫”相关的传记,认真读一下,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值得我们本家去研读,读完后你就会有自己对他的评价,遇到类似的所谓的尴尬你也就可以应变自如了~~~
顺便说下偶对他的看法:可分2个阶段看,他的前半生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革命者楷模;
后半生所做的选择绝对是错误的,但错误的选择就不一定不能做对的事,这个选择到底对当时的中国是有利有弊还是完全只有弊,或者是弊远远大过了利我不知道,真正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们对这一段也存在争议,只是主流意识认为这是汉奸行为。
总之作为本家我不以他为荣,但也不以他为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