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8-4-17 09:55:43

诗二首.二赴徽州朝云岚

── 遥和亮公《两赴黄山朝汪王》

                  (一)
乙酉盛夏寻根游,汗洒六县古徽州;
携子考古步祖迹,登源云岚大畈走;
目睹华公祠墓毁,诸地名胜皆无留;
痛心疾首愤呐喊,徽文渊源何时究?

                      (二)
戊子清明聚徽州,两载筹备显成就;
三会叠举宗盛事,幸出能者当领袖;
研史联谊平台建,修墓复祠有盼头;
王祖公祭在遗址,徽文史基民心留。

背景注解:

(一)2005年8月初,我儿子从清华大学金融系本科毕业,办完各项手续后回到家里,等待月底前赶到香港外企供职。十多年来,难得儿子这次能有二十多天的时间空档。在这期间,除了休息、走亲、访友之外,我要安排二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徽州寻根考古游”和“近代列祖坟头祭”。
  8月9日—12日短暂的四天里,我与儿子带着宗谱资料、行程急切,踏遍旌德、绩溪、歙县、休宁、婺源大畈、黟县等很多地方。一路走过,期望尽失;目睹一切,痛心疾首;感慨万千,久难平静。于是我后来就在〖汪氏宗亲网〗和〖中国黄山.政府网〗发帖疾呼和呐喊 ——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154

(二)2008年4月3日上午,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在黄山市延安宾馆隆重召开了〖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和〖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诞生了研究会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成员。下午又召开了〖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
  4月4日上午即清明节,在汪氏圣地 —— 歙县城北云岚山 —— 汪王墓祠的遗址上,隆重举行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首次公祭汪王的仪式。

汪光俊 发表于 2008-4-17 11:25:05

好``好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8-4-17 12:54:43

转帖亮公(短信交流)斧正之作

                      (一)
乙酉携子寻根游,汗洒六县古徽州;
登源考古寻祖迹,云岚拜坟泪空流;
亲睹公祠连根毁,徒恨名胜全无留;
痛心疾首愤呐喊,徽文渊源何时究?

                      (二)
戊子清明聚徽州,数载筹备显成就;
两会叠举兴族事,三老率众上坦途;
研史联谊开先例,修墓复祠有盼头;
王祖公祭在遗址,徽文史基民心留。

很好,谢谢亮公指教!

汪乃涛 发表于 2008-4-17 19:11:53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8-11-19 22:05:25

今天加了些背景注解,好让不了解情况的人都能读得懂。

汪光裕 发表于 2008-11-20 16:53:09

liang公改得好。

汪兴吾 发表于 2008-11-20 20:53:05

引用第2楼九华星云于2008-04-17 12:54发表的 :
转帖亮公(短信交流)斧正之作

                      (一)
乙酉携子寻根游,汗洒六县古徽州;
登源考古寻祖迹,云岚拜坟泪空流;
.......
还是不能标为七律:
单说首两句:
“乙酉携子寻根游,汗洒六县古徽州”,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不符:作为首句平起,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135不论)
首句犯三平。
七律是格律诗,有平仄声、押韵、对仗、用典等的规定。不能将七字一句的就说成是“七律”。

亮翁 发表于 2008-11-20 21:39:16

七律讲平仄,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古人作诗严格依此办事,所以不是谁都可以作七律诗的。但是现在此情况已有了改变,有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平仄上有所变通,像毛主席的几首七律诗,还有被毛主席交口称赞会作七律诗的叶老的诗,都在很多地方突破了古代平仄的限制。

汪建中 发表于 2008-11-25 20:36:40

好诗。欣赏并问好!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8-11-25 21:56:06

引用第8楼汪建中于2008-11-25 20:36发表的:
好诗。欣赏并问好!
我是小学生,请建中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诗二首.二赴徽州朝云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