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汪公世華傳略
汪公世華,高祖友席公之子也。居黔江縣五裏鄉石鼓溪大院子趙家坡。曾祖母陳氏,生於前清道光三十七年丁未歲五月十七日未時,系四川省黔江縣正誼鄉下排小地名煽鐵埡人氏。
曾祖母生大祖父福喜公(徐氏);祖父福陞公(李氏)。天公不佑,享年僅二十四歲。世華公傷心欲絕,不堪賭物思人,肩挑幼子,自石鼓溪徙馬喇鄉香樹坡傭耕,後爲佃農。白手起家,克勤克儉,備極艱辛。稍有節餘,自購山地數畝,晝夜勞作,糧食豐收。
或見其小富,家無內助,自薦月老,勸其續弦。公曰:“勿因後母虐吾幼子。”爲曾祖母終身守節。
未見晨曦,曾祖即荷鋤耕作,祖父倆,兄弟相扶,日日於茅屋外之小板橋上盼父暮歸。兄替父扛鋤,父抱幼子于懷。歡呼雀躍,嘻嘻而樂。
一日,父子三人,踏月色而歸。進于室中,方見樓枕斷裂,滿屋玉蜀堆積盈丈。曾祖大驚。查其因,乃知樓枕難承滿樓玉蜀之重。曾祖歎曰:“若有後母帶幼子于屋中,必遭大難。”
歲月流逝,勤儉不輟,家財漸豐,遂於馬喇鄉下場口茨芭院子購置房屋,家已小康。
曾祖父終年享壽無考。葬馬桑土後面小山之大墳堂。
男子守節難,壯年男子守節尤難,小康人家之壯年男子守節,鮮有所聞也。
嗟乎!吾鄉嫁女,必考夫家之“根骨”。根骨者,傳統也,家風也。余常深思:自曾祖至吾子,五代也。當今之世,世風日下,吃喝嫖賭者反以為榮。而吾家族無煙酒嫖賭嗜好者,何也?曾祖之遺風也。吾祖母早逝,吾祖父未續弦。吾父忙時務農,閒時經商。略有資產,然與吾母相敬如賓。我等耳聞目染,亦尊重吾妻。吾妻,村姑也,于農村當社員時娶之,余轉正為公辦教師,執教高中,為作協會員,略無嫌棄之意。吾子吾侄有房有車,亦與其妻舉案齊眉。不似摩登青年結婚數月便離婚再婚。
偶入吾家族宗親網站,閱讀大量汪氏家史,方知吾汪氏族人,皆以清白傳家。此乃吾汪氏族人之傳家寶也,我等引為驕傲,可也。望珍之重之。
汪氏家風之源遠,其後人繼之,勢必流長。
居馬喇湖汪家字輩曰:“憲朝承再仕 有世福德增 文學登科早 三元光國新”。
曾孫
汪增陽
敬撰
于黔江區醫藥公司宿舍樓 望雲齋
庚辰年六月二十七日
西元兩千年七月二十八日(2007年10月31日在網上發貼時,增加後面議論) 吾汪氏族人,皆以清白傳家。此乃吾汪氏族人之傳家寶也,我等引為驕傲,可也。望珍之重之。
汪氏家風之源遠,其後人繼之,勢必流長。
增阳先生家风,便是汪家代表!
然而人,尤其现代的人,不是仅仅只生活在一家一室之中,世风日下,负面的精神污染正可怕地抢占人类的精神世界,尤其年青一代,所以,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同步,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中,优良家风的传承是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父母者,为人祖父母者,为人曾祖父母者,还有为人兄者,为人姐者,为人嫂者.......都有向下传递优良家风的职责. 吾汪氏族人,皆以清白傳家。此乃吾汪氏族人之傳家寶也,我等引為驕傲,可也。望珍之重之。
汪氏家風之源遠,其後人繼之,勢必流長!
顶!!! 我等引为骄傲,可也。
则珍之重之。
汪氏家风之源远,
其后人继之,势必流长! 引用楼主汪增阳于2007-10-31 08:19发表的 曾祖父汪公世華傳略 :
汪公世華,高祖友席公之子也。居黔江縣五裏鄉石鼓溪大院子趙家坡。
曾祖母陳氏,生於前清道光三十七年丁未歲五月十七日未時,系四川省黔江縣正誼鄉下排小地名煽鐵埡人氏。
曾祖母生大祖父福喜公(徐氏);祖父福陞公(李氏)。天公不佑,享年僅二十四歲。世華公傷心欲絕,不堪賭物思人,肩挑幼子,自石鼓溪徙馬喇鄉香樹坡傭耕,後爲佃農。白手起家,克勤克儉,備極艱辛。稍有節餘,自購山地數畝,晝夜勞作,糧食豐收。
或見其小富,家無內助,自薦月老,勸其續弦。公曰:“勿因後母虐吾幼子。”爲曾祖母終身守節。
未見晨曦,曾祖即荷鋤耕作,祖父倆,兄弟相扶,日日於茅屋外之小板橋上盼父暮歸。兄替父扛鋤,父抱幼子于懷。歡呼雀躍,嘻嘻而樂。
.......
汪公世華?你的曾祖父怎么与44世祖取了相同的名字?有不孝之嫌啊! 勤耕苦读,本乃平阳本色
克已奉公,是为馬喇家风 勤俭持家,富水长流。 汪公世華?你的曾祖父怎么与44世祖取了相同的名字?有不孝之嫌啊!
确有犯讳之罪。那是我的高祖所为。我无心为他老人家辩解。他们那时候,目不识丁,从江西迁至黔江,也许还不知道我们的44祀祖讳一个“华”字。惭愧!我也是上网后才知道我们44祀祖的名讳。所以我觉得办汪氏宗亲网很有必要。人,流浪他乡,什么都可以忘,祖宗根本不能忘。现在的人,取名不按字辈,将来也许连自己的支脉都搞不清楚了。
感谢本家教诲。 几千年了,几十万的汪氏.同名同字同音难免.最好不要以不孝之罪来追究.这与明知故犯.必有用心之行为应有区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