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才 发表于 2010-7-26 20:44:33

我个人认为还以通宗世谱为母本。还按世谱的顺序接着叙。没有族谱的另提就是了。望宗亲网的有识之士们研究研究!

汪济圣 发表于 2010-7-26 22:09:25

回 55楼(push888ing) 的帖子

你的建议和我的想法一样。应该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来建立《全国汪氏族谱》。这样以后容易更正,花钱又少。效益高。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0-7-27 08:07:08

引用楼主汪大文于2007-08-22 16:41发表的 何日能有汪氏全国族谱? :
盛世修谱,这是千古遗风.
我们汪家在全国纵多的姓氏中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姓,在百家姓中也是处在中间位置.
就我所知,至目前,我们汪氏家族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族谱,这是一种遗憾.
现在通讯如此发达,我们应充分应用现代文明成果,组成一个全国汪氏族谱编纂委员会.当然,这个委员会纯粹是一个民间组织,是义务性.但是,也不能完全让参加这个委员会的本家吃亏,可以从认证会员和一些本家的会费或捐款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必要的开支.
为此,我建议:
.......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0-7-27 08:08:00

引用第48楼push888ing于2009-07-21 22:49发表的 :
这个总族谱,最现实实现的方法是:在网络服务器上建立一个族谱数据库,按照世系把各个分支族谱穿插进去?需要一个族谱委员会(如:中华汪氏族谱委员会)就可以了,各聚居地的大的分支祠堂族谱,有一个专业的联络员就可以了。族谱委员会,要建立总谱的统一辈份序列,哪一年以后出生的汪氏子民,就按照这个总谱的辈份起名字了;第二,族谱委员会专家对某些断代的分支祠堂族谱,可以做点考证的工作。各地散居的汪氏分支祠堂,加入总谱,只用在网上总谱注册加入就可以了。以后汪氏分支祠堂续谱,就简单化了。每个人自己可以添加进去,知道自己的世系,祠堂号,来源地等数据关键字段,就注册进总谱了。总谱数据每10年或者30年打印出来,就是新的中华汪氏族谱了。供大家参考哦。   江左步月生09年7月21日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0-7-27 08:08:35

引用第55楼push888ing于2009-08-04 23:35发表的 :
再解释一下,关于汪氏总谱的网络共享数据库的建立问题和“族谱委员会”的问题:
1、总谱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WEB数据库(可能不专业的提法了),这个数据库的关键的字段起码有:姓名、汪姓世代、所属祠堂、直系上代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备注之类。这样,每个人的族谱信息在数据库中可以有序的放入;
2、族谱委员会,主要是族谱专家组成,做点考证工作的。很多族谱断代考证很有必要。另外,可以和各地祠堂的族谱联络者做一些联络也有必要。没有各地的祠堂支持,例如提供该支祠堂的族谱,总谱就无从谈起了。
3、初期阶段,需要族谱专业工作者输入安排族谱清单名录,让人录入到数据库中去。这个数据库,录入越多,就越容易考证个祠堂支系的翔实情况。

.......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0-7-27 08:16:45

以上三篇发表的很好、望能引起研究部、各地研究会、理亊会、联谊会、各祠堂、各组织者、各族长、各宗亲的高度重视。

汪天新 发表于 2010-7-27 08:30:07

本家的建议很好,怎样实现全国统一字辈应是大家的心愿,我们汪姓有的分支才到90世左右.有的已到100多世,所以我建议取一个还没到的世序为起点,先到的先进入全国统一字辈.这样将来就全国统一了字辈和世序.这样既保证了世序不乱,同时也逐步在全国统一字辈.最终达到在全国统一字辈,这是我的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怎样去组织.怎样去统一意见.怎样去实现,这需要好好规划才行.

汪明才 发表于 2010-7-27 10:24:44

期待各位宗亲的高度重视。

汪寿杰 发表于 2010-7-28 12:39:58

其实,做起来并不难!各个支系的尊老,寻找本支电脑高手,按照统一格式排列好,发给“中华汪氏总会”(虚拟组织),合成就完整了。临清部分,历时2各月,基本完成。

汪在雄 发表于 2010-7-28 15:37:29

好主意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何日能有汪氏全国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