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发表于 2007-5-5 16:35:30

汪曾祺為何縷寫國子監/ 正安

汪曾祺為何縷寫國子監/ 正安
2006-12-15


《戴斗夜談》一書中說,北京人早把「古怪的東西」國子監打入「十可笑」之列。除了「國子監的學堂」,「入笑」(根據「入圍」仿造)的還有「翰林院的文章」和「教坊司的婆娘」。汪曾祺很看重《國子監》這一篇散文,一九八六年編定、次年出版的《汪曾祺自選集》收入散文僅有十二篇,第一篇即本篇。

「國子監,就是從前的大學。」但不是搞「國民教育」的──教育對象是高級統治者之子弟。晉武帝二年(公元二七六年)始設國子學,與太學並立。北齊改為國子寺。隋煬帝時改為國子監。歷代名稱雖異,但大都是封建時代的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老董所供職的國子監(今為北京圖書館所在地)建於一二八八年,規模巨大、獨特。主建築辟雍殿,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建起來的。北京有名的建築,辟雍殿是老四──排在它前面的只有天安門、天壇祈年殿和故宮角樓。辟雍者,天子之學也。歷代皇帝都重視國子監,還要登上寶座訓話,王公大臣和國子監的學生跪在下面聽。

國子監的課業頗為輕鬆,主要功課是讀書寫字作文,六年畢業。「學生畢業之後,大部分發作為縣級幹部,或為縣長(知縣)、副縣長(縣丞),或為教育科長(訓導)。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用途是調到中央去寫字。」皇帝重視的原因與目的在於此。國子監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在於此。

「國子監祭酒(校長)是個清貴的官員」,「清簡恬靜」。一般做官的對這個職務不感興趣。朝廷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一般不到三年就調任。祭酒一年的俸銀一千二百六十両──這是基本工資。他自然還有其他進項,如賣監照一項每年可得五千両。國子監的上上下下,從祭酒到看門掃地的如老董都心照不宣地搞點「創收」。明景泰帝開生員納粟納馬入監之例以後,捐監之風大開。「納監的監生除了要向吏部交一筆錢領取一張『護照』外,還要向國子監交錢領『監照』──就是大學畢業證書」。買一張監照交銀一両七錢。「每年有八十二三萬不經過入學和考試只花錢向國家買證書而取得大學畢業資格──監生的人。」老董也能從中分得二百八十九両銀子。「老董們」還有許多灰色的但卻是公開的小進項,以至國子監附近的街頭巷尾的「三產」(黃酒館之類)一個接一個。「國子監的差事也都是世襲。這是一宗產業,可以賣,也可以頂出去。」

汪曾祺說:「我所以不厭其煩地(把國子監)縷寫出來,用意是告訴比我更年輕的人,封建時代的經濟、財政、人事制度是一個多麼古怪的東西!」他說,與老董深談了以後「像是明白了不少事情」──明白了什麼叫封建社會。封建社會是畸形的社會。這是作者想讓我們知道的,知道它才好改造它。

汪曾祺一九四八年春末夏初認識老董,一九五四年寫作《國子監》,一九五七年發表。一九四八年,初到北京的汪曾祺生活無著,沈從文為他在歷史博物館找了一份工作。老董當過國子監的差,此時是博物館的一個工作人員,「只管撣撣辦公室的塵土,拔拔廣坪石縫中的草」。他倆是「同事」。汪曾祺在博物館工作的時間不到一年,任務是檢查倉庫,更換卡片。這項工作對他的影響是深遠的,一直到晚年。可以推斷,一九四八年汪曾祺就擬寫《國子監》了──其時,推翻封建主義大山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一九九三年,汪曾祺寫作了《國子監》的續篇《老董》,載當年的《追求》上──作者追求什麼?這篇不足二千字的散文有兩大段引文──均引自《國子監》,佔全文的五分之二。引文可謂《國子監》的內容提要。引文之一,說明老董在國子監侍候過翁同?的榮耀(實質是說明材料的可靠性);引文之二,說明賣大學畢業證書的所得以及去向。《老董》的基本意思有三:一即引文;二是為老董所知的大量「珍貴的史料」沒有記錄下來而可惜;三是自己所知道的老董的方方面面。老董為汪曾祺寫作《國子監》提供了一些材料,他拿此文稿費,買了一個鼻煙壼送給老董。我拿到本文的稿費,照理也該分一些給汪曾祺和老董。

汪曾祺之寫作多為有感而發,「遵命」而寫只佔小頭。《國子監》是一個例外,既非有感而發──想寫但寫不出,還有待於調查,也不是遵命。作者覺得這些史料值得傳播開去,就去找自己的「老」朋友老董聊了兩個晚上,還從圖書館裡抱回幾十本書看得眼花氣悶。他花了好大力氣才寫出《國子監》。《國子監》約有七千字。讀者似乎不太注意這篇散文,忽視了作家的一片苦心。本文沒有多大的藝術性,但思想意義、認識作用明顯。作者從制度高度著筆,使此文有了鋒芒。公開地或者變相地賣大學畢業證書之事,古已有之。我們不能古為今用,而應該古為今批,古為今「鑒」。

有評論者說汪曾祺是鄉土作家。對此,汪曾祺這樣說:「我不認為我寫的是鄉土文學。有些同志所主張的鄉土文學的對立面實際上是現代主義,我不排斥現代主義。」評論者評之有據有理──汪曾祺的重要作品沒有離鄉背土,多以蟄伏在土地上的為衣食奔走的平民百姓為人物。不過,作家的自說,我們也得洗耳恭聽。現代主義,是十九世紀下半葉以後的一種文學藝術流派和傾向,其特點是:標新立異,宣揚革新。《國子監》是一篇屬於另類的思想內容奇特的散文──奇文共欣賞,旨在宣揚改革。寫這一類作品是要擔風險的。汪曾祺本是一個愛憎分明、血氣方剛的人,其作品宣揚革新是必然的。由於被迫擱筆,在生存危機中跋涉了多年,再度握筆的時候,他的創作方向改變了。可惜得很,我們能夠看到的說明他「不排斥現代主義」的作品極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曾祺為何縷寫國子監/ 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