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汪氏宗亲网论坛 返回首页

汪育真的个人空间 http://iwangs.com/?11512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当今之“贵族”——和义堂

已有 362 次阅读2009-9-26 09:54

[align=center][b]当今之“贵族”[/b][b]——和义堂[/b][/align][align=center] 汪育真[/align]      西溪又名西沙溪,歙县西乡的一个村庄。是西溪始迁祖汪人鑑(1230—1302),字月卿,宋直秘阁司农少卿汪叔詹(1080—1160,字志道,西溪忠列祠前为其树有牌坊)的五世祖,于元朝至元辛卯(1291年)由歙城古关迁居西溪的。有三子四孙,后来便繁衍成一个大族,世称西溪汪氏。西溪汪氏又分里祠、外祠,而里祠的“余庆堂”尤为庞大。“余庆堂”支下汪景晃(1666—1761,字明若,号旭轩)后人中的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四大房头更是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估且不说达官显贵、豪商巨富了,单说耸立在西溪西侧的四大建筑,即“善述堂”(大房)、“和义堂”(二房)、“善继堂”(三房)和“务本堂”(四房)就足够显示汪氏里祠“余庆堂”家族之鼎盛了。该四大建筑约建于清朝中叶乾隆期间(1770—1790),分别由八十七世祖汪为炤(1753—1774,字日彰,太学生)、汪为炳(1755—1794,字丽南,太学生)、汪为炯(1756—1820,字士光,太学生)、汪为  (1760—1811,字熙载,太学生)四兄弟在父亲汪漪(1730—1779,原名思桐,字文波,号鑑云,太学生,汪梧凤之胞弟)的资助下,每人各造一栋,距今两百余年。现今除“和义堂”还保存完好外,“善述堂”、“善继堂”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而“务本堂”已荡然无存,面貌全非,实属痛心疾首。1993年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师生选择和义堂蹲点搞毕业实习,几十人实地测绘达半月之久。据多方人士论证,该屋无论在设计、构造、用料之考究和实用等等各方面,都是黟县“西递”和歙城“斗山街”无法与之媲美的。这并非夸大其词,如若不信就让我带你漫步“和义堂”,身临其境去领略一番吧!
    和义堂位于原西溪西部,今日郑村之东北角,西同郑村小学(原西溪汪氏里祠所在地)相隔一条巷道,东毗邻善继堂(三房)。大门口东、西两大门前有用庄元石铺成的石板坦,坦面积176平方米。西大门(正门)前两边石坦上各有一个高120厘米、直径80厘米的八角棱形旗杆礅,旧时族中人如果博得皇封,便可在家门口树旗光宗耀祖。正门门楼上高挂钦点翰林直匾额一块。后门有一水塘(被填)和水井一口。
和义堂坐北朝南,略偏东。长42.5米,宽33.8米,占地面积为1436.5平方米,连石板坦整体面积1612.3平方米(未计二层),用地2.42亩。整个结构为九宫全封闭式,除具有浓厚的徽派建筑民宅的一般特色外,在造型和用料上还沿用了明清时期祠堂建筑的流派,既高大雄伟,又豪华大方,其气派榜列西溪四大建筑之首。从西至东可分为三大列,每列又分前、中、后多进,布局合理,无一雷同,十分壮观。
    入西大门(正门),先是门房、天井。门房旧时是轿夫、仆人们居住的场所和搁置轿子的库房。紧接天井的是一个宽10.5米、深16.3米的大厅。大厅那黟县青门框上方罩着一个比大门口还考究的石雕门楼,显得主人十分大方好客。厅内四周用一色的黟县青条石做低脚围石。二十四个用黟县青做成的棱鼓形石墩上挺立着二十四根用铜镶低箍的圆形银杏柱子,柱子上垂直交叉支撑着大小不等的“冬瓜”樑,其中天井前的一根通樑就有12米长、2米围粗,堪称“天下第一樑”。更为精心的是,该大厅不设楼层,如若设楼,楼上势必有人行走,那就会给宾客带来不礼貌的感觉,可见当初主人封建色彩之浓厚,用心之良苦。樑上还钉有八个铜钩,每到张灯结彩时便挂上五彩缤纷的楠木灯。大厅堂前照壁上方横挂着一块长2.7米、宽1.2米的巨匾,上书“和义堂”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该匾在文革期间被生产队缷下改做成文化室开社员大会用的桌子,一圈能坐三、四十人。小孩还将其用做乒乓球桌台用)。大厅的水檐全都是锡铸而成,气派十足。另外,门房和大厅的下堂都分别设有双平门和格子门(该门1860年被太平天国官兵毁坏),站在门外根本无法看到堂前。据长辈说大厅是用来接待官方来客、族内操办红白喜事、春节团拜等大事的。官方来人或操办婚丧嫁娶时,则必须从内至外大开中门,略表主人方寸之心。
    大厅照壁之后中门外有一横巷,是通往大厅、外五间、里五间、账房和鱼池厅的通道,同时也是官方来人时给局外人用作回避的通道。横巷上方盖有屋瓦,即便是雨雪天也不至于走雨路。大厅的西侧是昔时的账房,即当今的“财经所”,是账房先生办公、起居之地,乃本房机要之所。与之毗连的是鱼池厅,鱼池厅内除有石凳、石桌外,还建有鱼池,内养各色各样的金鱼。主人除注重其谐音“金余”外,还供家人游赏玩乐之用,可谓别具心裁。
    横巷之后是外五间,外五间之后是里五间。这两进乃是客房和年轻人的居室。同样都是堂前两边各有两间套房。所不同的是外五间下廊宽敞,上楼的楼梯便是直接斜坡而上。而里五间下廊较窄,上楼的楼梯只好采用“之”字形转弯而上。据说在楼梯走向上还必须强调从东到西或从南到北,否则视为“反水”而犯冲族人。里、外五间除各有中门经横巷通往大厅外,还各有边门直通火巷,以便随时进出。
    西列同中列相隔一巷,巷在大厅的东面。巷内又分上、中、下三巷,阶梯状,地面依次升高,其中有门相隔。巷两旁高墙上顶,并盖有瓦。下巷有门通大厅,中巷有门通横巷。此巷除用作通道外,主要用作防火,故称“火巷”,不会因屋内一处起火而祸及全局。顺理成章的命名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防火重要性的意识,告诫众人要时刻小心火烛。
    中列分四进,依次是方厅、四合、三间,最后是厨房。何谓方厅?顾名思义,乃屋内的一切木头结构都是呈方状,甚至连柱礅、水檐都是方的。这是一个银杏厅,全部用料都是银杏。厅下堂装有精工制作的格子门窗,门窗上的“万”字形花样的每一个拐和固定点全部都是用榫头拼揍后构成一个整体,而不是用锯凿镂空的。门窗上镶嵌着用丝绸画写的名人字画,这便是书房。方厅上堂则用来接待本房亲戚中的男客。方厅设有楼上,但从后进四合上楼。楼上搁堂上首设有神龛,供奉着本房许多代老祖宗的画像,后人每逢初一、十五、清明、冬至都要跪拜祭祀,专人看管,终年香火不断。楼上两侧厢房存放着蜡烛、香纸、锡箔、供品和祭文。中列第二进是四合,上下对廊,四合院格式。楼梯在东(与方厅共用),南北走向上楼。楼上、楼下共有住房八部,是长辈们的居所。第三进是三间,三间也是住房的一种格式,即一个堂前和两边各一厢房,楼梯则设在照壁之后,由东向西走向上楼。此进用作本房闺秀们的闺房。该三进除照壁后各有中门相通外,另有大门从火巷直接出入。而方厅和四合又还有侧门通往东列。第四进是厨房,从火巷巷尾进门,也有楼上,只是楼上用来存放粮、油、酱、醋、盐之类日常必须品。靠东有门通往后门和东列,同时也作为东西贯通的通道。
    中列和东列之间也有一条贯通前后的通道,与中列和西列相串通。不同于火巷的是该通道受屋基走向的影响,呈梯形状,前小后大,其间偶尔还有小天井,同样也起防火的作用。在三列贯通成为一体这一点上是另外三栋房子所无与伦比的。
    东列从东大门出入,也是一列四进。第一进是外东厅,它坐落在东边外进,因而得名。厅呈半四合形,上下对廊,上堂有楼,楼梯却设在西边的通道里。下堂无楼,所以光线尤为充足。若靠在堂前椅上,天井上一尺来宽的青天便会耀入眼帘,使您悠闲自得,心旷神怡。这里是女眷们娱乐、会客的天地和孩童习书作业之所。里东厅坐落在外东厅之里,相隔一层平门,故称里东厅,也是四合形布局,上下对廊,楼梯设在堂前照壁后,由东向西走向上楼。这里是前来本府求学的弟子们习书、就寝之地。国共合作期间,曾经设过国民党的一个连队指挥所。阶沿两端的壁墙上至今仍保存有当初画的1:1800000的“中华民国全图”和1:150000的“浙、苏、皖边区图”。两幅地图的上首分别书有“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字样,至今仍然清晰可见。该室清凉、幽静,冬暖夏凉,是办公、避暑的上等处所。再往后又是一列厨房,共有五间,只是朝向改成坐东朝西,略偏南。第四进是茅房,茅房另有小门通向屋外,专供处理粪便、垃圾等污秽之物,方言称“东司门”。
    后门供取水、浆洗出入,也有门楼,只是低小些。后门进门后,在中列和东列的最后还有一进三间起楼的柴房,专门用来堆放柴草和卫生用具等杂物。
    据不完全统计,和义堂内共有大小厅堂15座,天井17个,住房46间,偏房30间,门(不含楼梯门和房门)41道。犹如迷宫一样,四通八达,路路皆通。
    早年常听先父谈及,太平天国官兵对封建士大夫贵族的产业恨之入骨,那时徽州比较好的房屋十有八九都无辜挨灾,毁于一旦,而为什么我们的四大建筑能免于劫难呢?原来是出于情感,太平天国官兵撤退时对该屋太流连忘返了,以至于手下留情,“未雨而绸缪”于卷土重来之日再行居住。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体现和义堂之珍稀了。
    更值得称绝的是,和义堂在结构上特别讲究防震、防盗、防火、防水。该屋采用砖木结构,墙护柱、柱支墙,墙上有“丁”字铁固定到柱子上,一直到顶,墙柱俨然一体。墙体是用糯米粥拌桐油石灰垒砌而成,双墙重叠,坚实无比。除防震外,又起防盗的作用,要想在墙上打个洞并非易事。大门、后门和厕门均有双重门,小门之内又紧贴一用栗树制作的大门,整个大门用大头铁钉镶上厚厚的铁皮(1958年大办钢铁,被当地政府平调,强行撬去炼铁,劳民伤财)。大门后除有大铁闩外,还有一根碗口粗的长大木闩,木闩两端插入墙上的铁框里。任贼人火攻也好,撞击也妙,都无法破门而入。即便躲进贼人,只要关上贼人所在范围的门,便会像电影《地道战》上消灭鬼子一样,关门打狗,贼人即刻束手就擒。火灾必须防范于未燃,故此主人破天荒地采用楼板上也同地面一样,铺上厚厚的方砖,既防火,又干净、舒适。再者各进都自成单元(里、外东厅除外),马头墙、屏风墙超脊,万一发生火警,大火绝对不至于蔓延。再说防水,更为引人入胜。既要保证四水归名堂,肥水不能外流(徽商封建习俗),又要达到排水畅通的目的,在设计上就必须巧夺天工。前半部分瓦上的水流经天井上落沿边的水檐,再注入直水檐后流到天井下暗沟里。后半部分瓦上的水则流入北落沿下夹墙上的暗檐,再注入墙体上预置好的暗直檐流下暗沟。这些暗沟,前低后高,纵横交错,进进都有,早在奠基时就按部就班逐一砌好,并按地理位置的不同,在不同的方位恰到好处地设置好17处一米多深的沉淀池,用盖盖好,以供后人清淤之用。哪怕是下再大的雨,上、下堂前绝对不会积水。倘若黄梅季节山洪暴发涨大水,那么水也是从暗沟中来,从暗沟中去,来无影去无踪。至今几百年了,还是畅通无阻。楼房全高10米,一楼4.3米,二楼5.7米(至屋脊),毎进有天井。夏天打开门窗,通过大小巷道的拉风,热空气从天井上升,冷空气则从巷道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凉丝丝的,舒服极了。冬天紧闭门窗,保温性能也相当好(指房间内)。加上楼层跨度高,室外温差对室内影响不大这一绝对优势,所以无须空调,照样也会给人以冬暖夏凉的感觉,此乃休闲度假的上等处所。
    这里同样也是有名的旅游胜地,除拥有各式各样的砖木石雕外,每进还有许多造型别致的格子门窗,身历其间仿佛就像进入了“红楼梦”中所说的荣、宁二府,让您一饱眼福,流连忘返。还有那扑朔迷离的故事、饶有趣味的风土人情,将会令您回味无穷。
    或有人问,西溪汪氏家族若大的基业,到底靠什么起家的,这就不得不追朔到清康熙年间。那时徽商走南闯北,风起云涌。位于丰乐泾北岸的棠樾、郑村、西溪、潭渡时称“滚绣乡”。此一带已经人文荟萃,十分繁荣。本文开始提及的吾八十四世祖汪景晃,这时(1688年),协同二兄景旻(字穆若)、三兄景昱(字灿文)、四兄景暹(字海若)、六弟景昂(字西宿)等兄弟五人(长兄景昌,字西若,1685年中进士,1688年因病仙逝京师),毅然同往浙江兰溪,弃儒行贾。卧薪尝胆,破浪衡风,一意经营,十余载后,家业浸昌。其后人八十五世祖汪泰安(1699—1761,字永宁,号磐石)、八十六世祖汪漪、八十七世祖汪为炳,三代人并不就此满足,又新辟谷水(湖南),经营官盐和当铺。特别是官盐乃独门生意,更为赚钱。到造房时已历经四代之久,辗转百年了,早已暴发成为拥有万贯家财的巨富了。当然,其他三位兄弟也腰缠万贯,只是吾丽南公景况为之更好。有钱总要想法办点事业,于是乎丽南先生在父亲文波公的支持下大兴土木,择地破土动工兴建和义堂。该屋因过分讲究用料和造型,故此工程量大,以至于建了十几年,延至丽南公的儿子汪绍埈(1781—1840,字埈亭,号子和,别号逸齐)手上才竣工。综上所述,在当时交通闭塞、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巨资,没有一定的社会势力,要想建这样豪华的民宅是望尘莫及的。
    吾祖在百年经商过程中深感自己才疏学浅,跟不上时代。如今房子造好了,就应着手把精力转移到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子孙学业有成,获得功名,光宗耀祖了。十八世纪中叶,拜江永(1681—1762,字慎修,婺源人)为师的戴震(1724—1777,号东原,屯溪隆阜人)、郑牧(1714—1792,字用牧,休宁人)、汪肇龙(1722—1780,字稚川,歙县徽城人)、,汪梧凤(1725—1772,字在湘,号松溪,西溪人,吾八十六世伯祖)、程瑶田(1725—1814,字亦田,歙县徽城人)、方矩(1729—1789,字唏原,歙县灵山人)、金榜(1735—1801,字蕊中,岩寺人)等“江门七子”在“不疏园”研究、探讨皖派汉学,其红火程度使“不疏园”成为经学研究的中心。作为“不疏园”主人汪泰安的子孙当之无愧受益匪浅,影响极为深刻,于是便决定在家设馆办学。除教自家子孙外,还有不少名门望族的子弟也慕名前来求学,为家族和社会培养了不少有识之士。功夫不负有心人,近200年来和义堂的子孙确实人才辈出:
     (一)八十八世祖绍埈,太学生,貤赠奉政大夫,候选府同知,覃恩敕赠文林郎翰林院检讨加一级,和义堂长房祖。一生行善,孩时就拥有超人的知识,十二岁便攻举子业。十四岁时痛失父亲,毅然挑起父亲留下的重担,理父业于湖南谷水,家中一应大小事务都处理得十分得体。在弃儒行贾的同时,仍秉灯苒火苦做学问,除爱好史汉和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外,还爱画地图,晚年更喜欢杜甫、苏东坡两人的诗词。
   (二)八十九世祖运鏊,字逊旃,号味楳(1814—1898),举人,教育家。重游氵半水,例授登仕佐郎,议叙国子监(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典籍(记载古代法制的书),覃恩赐封文林郎翰林院检讨加一级。原随父经商于湖南,后遵父命弃贾从教,在家设馆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六十余载。胞弟运錀自幼丧父,是在他的悉心调教下获取翰林功名的。公桃李芬芳,授业门生中程庆熊、汪嘉棠、汪宗沂(采白之祖父)、汪律本(采白之叔父)汪恩潍等多人考取举人和进士,成为国家之栋梁;《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主人公严通、严达两兄弟分别是留学生和名演员;汪麐杰是著名的国画家;郑村西、南园的郑翊清、郑承绪是名医;《资本论》中唯一提及的杞梓里人王茂荫的弟弟王茂菽,……;在其门下授业的百余位弟子中均个个考取秀才,每月享受郡县定时发给的薪俸。为表其功德,他仙逝时竖在灵柩前的明旌还是时任浙江巡抚的廖寿恒为其亲笔书写的(有丧事簿为证)。
    (三)八十九世叔祖运錀,字迪旃,号荻渔(1832—1879),清朝同治辛未(1871)获取翰林功名,就是至今被人们仍然传颂的十里四翰林之一。金榜题名后被分配到贵州任抚台,托病隐居不士。他写有一手好字,行书更为之拿手好戏,颇有董其昌之风。他为官清廉,从不贪赃枉法,获取功名后还常常入不敷出,生活拮据(有公家书为证)。对胞兄尤为尊敬,哪怕是再热的天,只要胞兄运鏊在场,都不敢穿裤头、打赤膊。他是在胞兄的一手栽培下,后来再拜李少荃(李鸿璋)等老夫子为业师的。现今尚保存有他会试时的三篇论文和一首诗,文渊阁、上书房和吏部对他的试卷批语分别是“词旨清真”、“机局圆适”、“虑周藻密”、“意到笔随”和“清词丽句必为邻”。能有如此之高评价是相当不容易的。光宗耀祖的榜书上载有祖宗、业师和所有族中之人的名字,真是好不风光。
   (四)吾九十世堂伯祖汪恩潍(1832—1900),字端伯,从业于叔运鏊,戊午科(1858)中举人,乙丑(1865)考取觉罗官学红旗教习,庚辰(1873)署理新城(江西南部)知县。
   (五)吾九二世堂伯祖汪恩浔(1837—1901),字导九,太学生,江苏即补县函保加升用知县,钦加五品衔,
   (六)吾九十世祖汪荣黻,运鏊次子,原名恩湄(1842—1891),字泳坻,号秋崖,太学生,例授修职郎候选县丞。在歙南柔川设馆办学。
(  七)吾九十世叔祖汪恩汇(1851—1906),字萃川,号筱渔(1851—1906),翰林长子,书法家,能书多种字体,并且得心应手。
  (八)吾九十一世堂伯祖汪鸣珂(1849—1918),字君佩,号小湖,邑庠廪膳岁贡生,候选教谕。通天算,著有《歙县天文志》一书和所制《度分纪限仪》草图及说明,据汪世清先生说鸣珂先生所制的仪器是一部天文观察仪器,精确到分,很有价值。
  (九)九十一世吾太祖父汪鸿瑞(1858—1928),字雪丰,号辑之,运鏊长孙,邑庠生,书法家。他那妍秀的蝇头行书,均饶风致,令人拍案叫绝。他一直跟随祖父在家设馆办学,同时也钻研歧黄(中医)和篆刻。
  (十)吾九十二世堂伯祖汪锡爵(1869—1928),字列五,号楝坞,书法家,工楷书。
  (十一)九十二世吾祖汪寿彭(1882—1959),字印泉、荫荃,号述斋,运鏊之曾孙,书法家。擅长行书、楷书。他六岁即在曾祖、祖父和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开始练字,自此日夕熏陶,耳濡目染,加上勤于临池,及至后来随意挥洒,亦见飘逸。看书、写字、作诗是他一生的三大乐事。1919年自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缮写小学教科书及儿童读物,随着知名度的扩大,慕名求写广告、招牌的工厂和商店很多。1938年闸北遭到日本飞机轰炸,商务印书馆化为灰烬,被迫失业回家,先后担任过教师、会计等多项工作。2002年适值印泉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汪济仁(三子)、章隆念(外孙)、汪育真(孙)共同为其出了《汪印泉法书墨迹选》一书。该书由大画家范曾先生题签,汪世清先生作序,现代著名书法家罗工柳先生、黄养辉先生、李俊琪先生、张良勋先生、胡华令先生、刘一闻先生、林筱之先生、郁正光先生、黄澍先生、汪行之先生、朱开霖先生、汪羊先生、吴嘉仲先生及张定友先生等亲笔为其题词。该书刊载遗作十七幅,诗词三十首,家信十七封。书中世清先生赞誉先生曰:“渊源有自,根基既厚,又勤于临池,因而学养日深,技法变渐趋纯熟,及至晚年,随意挥洒,亦见飘逸。先生真不愧为吾宗书学的一代传人。于是对于先生书法艺术的造诣和独特风格,也都值得深入探讨。”
  (十二)吾九十三世堂伯父汪可群(1896—1976),字和友、荷牖,书法家,擅长楷书。列武之子,印泉之堂侄,由堂叔印泉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写字直到解放后退休,被选为歙县政协委员,新编《歙县志》上有其小传。一生谨慎小心,勤俭节约,多次出资修复祖宗产业(和义堂),为后人行动之楷模。
  (十三)九十三世先父汪济时(1907—1987),字长生,语文教师。秉乘家教,自幼在祖父雪丰身边亲聆教诲。后随父印泉馆于上海商务印书馆。馆中条件优越,半耕半读,自学了英、日两国外语,汉语拼音和汉语语法。日本鬼子绥东战事发生,商务遭劫,胁迫回家,靠当教师、任职员度日。解放后在郑村小学任毕业班语文教师。五七年被错划为右派,七八年平反后去潜口中学任英语教师,总算学有所用。秉承祖父雪丰的遗志,热心于歧黄,为乡人义务治病,得到众人的好评。
  (十四)叔父汪济仁,五七年于安徽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分别在母校、阜阳师专任助教、讲师。后调徽州地区行署教育局语文教研室,直至九五年退休。政府授予高级职称,并兼黄山市中学生《作文月刊》主编。
  (十五)九十四世堂兄汪曾德(1923—2000),和友长子,书法家,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十六)堂侄汪建刚,1983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现在北京铁道部任总工程师。
  (十七)侄汪恒,1995年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1998年又获准研究生毕业,在北京二炮司令部工作。
   和义堂内秉承家风,屋内家家都有人重视教育工作。由于时局的动荡和社会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和株连,也被埋没掉了不少人才,当然对于历史是无法追究和挽回的。
  目下和义堂的后人中许多人都择址另造了新居,但也还有一部分人仍居其内,数欲修缮、整治这士大夫家族的遗产,苦于财力贫乏不能附诸实施,眼见这当今之“贵族”——和义堂日益岌岌可危,而无可适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返回顶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