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汪氏宗亲网论坛

分享 平阳辨松寿石田支
汪寿杰 2010-7-19 20:47
平阳辨 ? ? 松寿石田支 ?? ??汪氏望出平阳,犹荣阳之郑,天水之秦,沛国核朱也。平阳故晋地,属河东盖举世知之。而汪氏之先,实出于鲁,晋之于鲁,西河东海,风马牛不相及矣。夫尧之所理,禹之所圻,宜吾之 ...
5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2010全卷
汪在雄 2010-7-17 08:06
图片: 图片: 2010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文言文考的是选自汪琬的《申甫传》,作者汪琬,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其文风,一般论者认为受欧阳修影响,其文章“简洁有气,似柳子厚”,选文是其代表作之一。属浅易文言文的范畴。主题不错——爱国,内容浅显,考生能接 ...
4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合族
汪在雄 2010-7-13 13:57
夫国史者乃一国人事记载之工具也,家谱者亦乃一族人事记载之工具也。若其国有史而不续则无以知历朝之治乱兴衰,家有谱而不续更无以查一族之木本水源。故谱之续修,尤为重矣。我汪氏家谱,自颖川侯得姓之后,始修于汉,复修于晋,继修于唐宋元明,历代谱牒班班可考,因前人之述备矣,兹不复赘。逮明初分迁以后,人丁散处,修 ...
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谈谈汪氏起源
汪在雄 2010-7-13 13:50
在古代四千多年前的夏王朝时期,其首领大禹为该部落的联盟首领,当时夏王朝共封有二十八个诸侯国,汪芒国就是其中之一,君主为防风氏,治理浙江省武康县的封、嵎二山一带。大禹下东南巡视到达浙江会稽时,在当地召集各诸侯开会,商讨治理天下大事,各诸侯都按时到达,唯独只有防风氏因得到通知太晚而迟到,禹认为防风氏凭自 ...
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汪氏附
汪在雄 2010-7-13 13:35
汪氏附辨 ??按山海书,海外西山经,有汪野地,而李善遂为汪氏国在西海之外。据松寿云:考汪野地则玉门阳关,东距齐鲁已八千余里,西域城郭诸国,自汉武以前,尚未通中国,而况悬度之阻,山离之西,条支之海外者乎。假有人民,何从而至中国耶,李善信诬诞不可稽之言,而遽为汪氏之国,其与妄以汪氏为罔之后者,均不究其是否 ...
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汪姓来源
汪在雄 2010-7-13 13:32
汪姓来源(网上资料) 汪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八。? 寻根溯源 汪姓来源有六:1、出自姬姓,为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及《汪姓缘起考》等所载,春秋时鲁成公之庶子满食采于汪,其后遂以邑为氏。2、出自漆姓,系古诸侯汪芒氏之裔。据 ...
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代表汪氏家族的「平阳」,
汪在雄 2010-7-13 13:18
代表汪氏家族的「平阳」,是一个常见的地名,在中国历史上,以平阳为名的地方,却不在少数,为了助于了解汪氏家族的源流,兹将过去以平阳为名的地方,详细说明于下,以供参考: ?? --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圣君唐尧的国都所在地,就叫平阳。这个最老资格的「平阳」在往后的历史上也一直受到重视,春秋时代,该地是晋国大夫羊 ...
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平阳辨松寿石田支
汪在雄 2010-7-13 13:18
平阳辨 ? ? 松寿石田支 ?? ??汪氏望出平阳,犹荣阳之郑,天水之秦,沛国核朱也。平阳故晋地,属河东盖举世知之。而汪氏之先,实出于鲁,晋之于鲁,西河东海,风马牛不相及矣。夫尧之所理,禹之所圻,宜吾之 ...
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汪大森—續修宗譜序(清
汪在雄 2010-7-13 13:17
) 天下之為人後者,莫不知物有本根人有宗祖,特患代以遠而易弗知吾祖之所始,良可慨矣!先人憂之,所以有譜之一法以傳. 譜者普也,源之遠不以遠,而不溯其源流之長不以長;而不窮其流,傳其名字,志其遷徙,載其墳塋,紀其年月,縱代久遠,湮支分流派,不為目所見耳所聞,一展卷不啻有見之聞之者,無非唯譜是憑也! 昔人雲:三十年不修譜是為 ...
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晉淮安侯汪旭—上譜表
汪在雄 2010-7-13 13:16
晉淮安侯汪旭—上譜表 東晉成帝咸康二年丙寅三月詔天下索譜,淮安侯臣汪旭上穎川侯初陳郡陽下縣西鄉靖仁裏汪氏大宗血脈譜. 臣謹言臣等千載有幸,奉詔品重姓氏. 臣承黃帝之後元囂之裔,周武王弟周公旦魯公伯禽之後,至成公黑厷次子汪侯,食邑穎川,臣四世祖文和公,漢建安二年為會稽令,因官渡江而為家,子孫遍佈諸郡靡不簪纓, ...
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返回顶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