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廉的外公汪彦甫,是汪云松的长子。“家祖祖(汪云松)是1958年去世的,当时我13岁,家人经常会摆家祖祖以前的事,特别是与小平同志的渊源,我总是听得入神。”在江北一家才开张的酒店,满头大汗的杨孝廉向记者讲述了传为美谈的汪云松与小平的故事。
1919年,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生途经重庆,在太平门码头上船赴法。时任重庆总商会会长、崇尚实业救国的汪云松看到这些,感触很深,准备筹办重庆的留法预备学校。当时汪云松也没什么钱,但他在重庆德高望重,很有号召力。他多方奔走,向重庆工商界人士和社会名流集资数万元,经当时教育局长温少鹤同意,于1919年8月28日正式成立了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汪云松任校董事长,校址设在重庆夫子祠(现在的29中)里。
开学时,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正好在重庆办事,听到这一消息,就立即写信让邓小平来重庆读留法预备学校。同年9月,15岁的邓希贤(后改名为邓小平)中止了在广安的学业,风尘仆仆地赶来,第一批学生共110人,学习了一年法语后,83名学生考试合格,邓小平是当时年龄最小的学生。他很有正义感,思维敏捷,做事讲原则,汪云松十分欣赏他,勉励他学好知识报效祖国。1920年8月27日,邓小平与其他同学踏上了赴法征程。
时间过得很快,1949年12月的一天,汪家大院(位于现在的八一路)突然来了3名穿解放军军装的人,问汪云松先生在不在。汪云松不知道共产党的态度,不明吉凶。虽然知道邓小平当时已经当了政委,可这些年自己与国民党的军政要人都有来往,虽然没做过对不起人民的事,但共产党与国民党终究是水火不容,所以就叫我外公去应付。第二天汪云松找到当时在《新民晚报》当记者的杨钟岫征求意见,杨钟岫说,见一下没有什么坏处。
第三天,这几个人又来了,还开了一辆军用吉普车,说明是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他当年的学生邓希贤请他做客,于是汪云松放心了,欣然前往。分别近30年的师生聚在一起,共叙别后生活,小平还请汪云松吃了饭。回家后,他很兴奋地对我们讲他和小平见面的情景,感慨万千的汪云松说了一句:谁说共产党不讲人情,邓小平就认我这个老师。
记得汪云松还讲过一件事,当年已能记事的杨孝廉仍记忆犹新。1950年,汪云松应邀到北京列席全国政协会议,在怀仁堂举办的宴会上,毛主席坐在第一桌,汪云松被安排在与邓小平、陈毅同一桌的二号桌。会议结束后和中央领导合影时,汪云松拿到的照相站队的号票一看,正好和他的年龄一样,他不禁心头一热,也不知是巧合还是邓小平特意安排的,只在心里感叹,共产党做事真是太细致了!
毛主席称赞汪云松,说他创办了自来水公司、汽车运输公司,对重庆是有贡献的。1957年底,汪云松患了胃癌,小平打电话请他去北京治疗。1958年2月8日,汪云松逝世,小平打来电话表示哀悼,当时的重庆市副市长邓垦主持追悼会并致悼词。悼词中,充分肯定了汪云松为国家和人民做的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