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汪封林 于 2019-3-27 10:54 编辑
四、世 系(1—43代)
始 祖 姬姓,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夫人姒氏夜梦白兔,复虹绕其身,居期而生子,有文在手,曰“汪”,遂以名之。长而敦敏,有功于鲁,为上大夫,食采颍川,号汪侯,后世子孙因以汪为氏。娶大夫王珣女,生子挺。卒,葬颍川城南三十八里。三十五丧合葬其中。颍川,乃晋初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也。后世立石,以纪其勋。铭曰:稽源后稷,究本周公。司方曲阜,作伯弧彤。绩纪太常,望实岱宗。改封上邑,命氏中都。身先居鲁,其后宅吴。寻流根派,摭胤鹓雏。式刊玄䃤,敢颂洪儒。碑平失字,树古无株。空遗令闻,与天地俱。 ○周定王十七年辛未,鲁成公即位,称元年。十三年,逆夫人齐姜于齐。齐姜无子。十六年,妾定姒生襄公。十八年戊子八月,成公薨。则汪之生,当在十八年间。襄公立,姒氏始称夫人。姒氏薨,谥曰“定”。 ○周世尚征手文为异,如仲弓钩文、子贡执雅、公冶长握辅、老聃把十。宋仲子之生文,曰“为鲁夫人”;唐叔之生文在手,曰“虞”;成季之生文在手,曰“友”。汪之为名,盖类如此,申繻所谓以名生为信者也。 ○列国公子、公孙得系公言,公孙之子不得复系公,往往以王父字为氏族。盖天子赐姓,诸侯位卑,不得有赐,故其臣或因氏其王父名、字若谥,然皆稟之时君,别而称之。汪之为氏,盖类于此,众仲所谓以字为族者也。 ○旧谱云:“封为汪侯。”按:周世因官食地,皆有采邑,而晋、楚大国往往自封公、侯、伯。鲁虽上公,于时为弱,兼之犹秉周礼,理无专封,况“汪”非封地之名。盖当时后代尊贵之,而称之曰“汪侯”,亦曰“颍川侯”耳。 ○列国诸侯上大夫曰卿,每国三卿、五下大夫。 ○谱经晋汪旭表上,故以晋时郡县名释鲁地之颍川。旧本“晋初”讹为“晋州”,今正之。详见《汪旭表》注。 ○阳夏北,古扶乐城;南,固陵聚,即汉固始县。
二 代 挺,字文质,生于周灵王二十年己酉,鲁襄公之二十一年,孔子始生之年也。仕周,官至司谏。卒,葬洛阳牛耳山。四十丧合葬其中。娶郑氏(一谱云娶许公子约女),二子:诵、芒。 ○司谏:地官司徒之属,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寻问而观察之,以时书其德行道艺,辨其能而可任于国事者,以考乡里之治,以诏废置,以行赦宥。
三 代 诵,字志道,始以祖父名别姓汪氏。周敬王二十年,为都司马。娶柳怀女,三子:越、铨、锜。鲁哀公十一年,齐国书帅师伐鲁,孟孺子洩、冉求帅师御之。公叔务人见负杖入保者而泣,曰:“事充政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不可!”战于郎,与汪锜乘,皆死焉。锜时年十九,鲁人欲勿殇童汪锜,问于仲尼。对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遂皆殡,谥曰烈。 ○都司马:掌都之士、庶子及其众庶车马、兵甲之戒令,以国法掌其政学,以听国司马。 ○国书:灵伯国弱孙。 ○洩:孟懿子之子,名彘。 ○冉求:字子有,鲁人。孔子弟子,为季孙宰。 ○务人:即公为,昭公之子,襄公之孙也。 ○郎:鲁邑,大夫費伯所城,即高平方与县东南郁郎城,汉属山阳国。 ○公孙之子不得系公,锜已别氏,故不书公族,而书汪锜。 ○童:《左氏传》曰嬖童,谓锜卑幼而公为幸之;《礼记》曰邻童,谓锜与公为居相近。 ○《左氏传》作“锜”,《礼记》作“踦”,一如《左氏传》“筐筥锜釜”之义,一如《公羊传》“踦闾”、《鲁语》“踦跂”之义。周世有北宫锜、郄锜、吕锜,无以“踦”名者,当以“锜”为正。 ○周变质从文,于是有讳有谥。谥者,行之迹也。易之以谥,因以示善否、明鉴诫也。《谥法》曰:“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也。”今锜无爵而得与卿大夫之小丧赐谥同,且与公为俱殡于西阶,则服必不降,祭必不厌,葬不用殷椁堲周,而悉以成人之丧治之矣。
四 代 越,字智宾,别谱一字仲壬。周贞定王十二年癸未,仕鲁为公族大夫。迁洛阳。娶王氏,三子:嵩、汶、郁。
五 代 嵩,字子高。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韩、魏、赵为诸侯之年,仕鲁。娶姜氏,一子:建。
六 代 建,字君行。当周显王世,诏左中大夫,将兵备诸侯。娶萧亮女,一子:考。
七 代 考,字公勣。周赧王八年甲寅,秦昭襄王即位之年,为鲁司马。娶叶公楷女,一子:欣。 ○周制有大司马、小司马、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掌王子弟及三公采地。军赋则有都司马。卿大夫之采地,则自使其家臣,为家司马。列国亦皆有司马。鸡泽之会,杨干乱行,司马戮之;城濮之战,祁瞒奸命,司马杀之。在宋则又称为司武,在晋则兼掌赋于诸侯。此鲁之司马,掌军赋、兵甲戒令者也。
八 代 欣,字仁悦。周赧王五十九年乙巳,鲁顷公十八年,秦灭周之年也,鲁以欣为彭城戍主,以备楚。十九年丙午,楚顷襄王伐鲁,取徐州。后五年辛亥,楚灭鲁,欣举家出奔。曰:“能困楚,莫若秦。吾将复矣。”遂入秦。娶姜氏,一子:永。 ○徐州:在鲁东薛县,亦邾下邑。(徐:音舒) ○彭城:古大彭国地,即今徐州。是时,楚已徙都陈,侵逼鲁境,故以欣戍彭城。
九 代 永,字子长。秦庄襄王三年甲寅,永为秦左监门。娶舍人李超女。生一子,命之曰陈,曰:“余不敢忘父母之邦,且以仇楚而志吾之复也。” ○周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几出入,举财物犯禁者。祭祀之牛牲,监门养之。秦因之,置左右监门。隋、唐亦置左右监门率各一人,掌诸门禁、籍傍。
十 代 陈,字子梁。秦始皇十八年壬申,为秦中郎将,领兵征伐。秦之灭楚,陈与有功焉。卒,葬长安左冯翊,即秦内史地。十八丧合葬其中。与将军刘昇之墓相近。娶参军袁义方女,二子:量、良。量仕秦至彻侯,此后世居长安。 ○秦始置中郎将,汉、魏因之,宿卫门户,出充车骑,银章青绶,冠服如将军。 ○秦商君制爵,自公士至大庶长十八级,合关内侯、彻侯,为二十等。
十一代 良,字文贤。秦相赵高用为中郞将。娶尤著郎沈文女,一子:猛。
十二代 猛,字君烈。汉高祖二年丙申,为中军司马,从高祖定关中。三年丁酉,丞相萧何以为河中军府司马。十年甲辰,官至沛郡守。娶济阴令吕迟女,二子:胜、拔。拔居北地。 ○汉沛郡,统相县、龙亢、竹县、谷阳、萧县、向县、铚县、广戚、下蔡、郸县、谯县、丰县、蕲县、虹县,辄与、山桑、公丘、符离、敬丘、夏丘、洨县、沛县、芒县、建成、城父、建平、酂县、栗县、扶阳、高县、高柴、漂阳、平阿、东乡、临都、义城、祈乡,凡三十七县。后为徐州,领五县。 ○郡守:秦官,汉因之,秩二千石。 ○汉将军出征皆有司马,如赵破奴为骠骑将军,司马苏弘为伏波将军,司马窦固为班超军司马,宗资为度尚别部司马之类。 ○河中:魏蒲坂地,秦属河东郡。高祖三年,三河地已属汉。八月,命丞相萧何守关中,便宜行事。兴卒补缺,故以猛为河中军府司马。
十三代 胜,字伯戡。汉惠帝六年壬子,为丞相王陵府长史。十七年癸亥,除颍川太守,封容城侯。娶彭城戍主李温女,三子:理、重、泰。泰居宜阳。 ○惠帝六年十月乙巳,安国侯王陵为丞相。高后元年,陵议“王储吕,非约”,罢相,迁太傅。 ○汉制,丞相有两长史,秩皆千石。
十四代 理,字仲长。汉文帝三年甲子,为清河县令。卒,葬长安。二十八丧合葬其中。娶太子舍人吴连女,二子:坚、婴。坚居清河。 ○秦孝公变古法,分四十一县,县一令。汉因之,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皆有丞、尉。
十五代 婴,字子稚。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拜伏波将军。娶清河令陈度女,一子:晃。
十六代 晃,字文明。汉武帝建元二年北征,为中郎将。娶御史王评女,一子:性。
十七代 性,字公静。汉武帝元封元年北征,以性为中军司马。后为淮阴令。娶太子洗马杜陵女,一子:进。
十八代 进,字元陟。自晃来,世以武功显,至进,复为护军司马。娶治水李则女,二子:达、勘。勘居扶风。 ○护军司马:汉官。后汉傅燮亦为护军司马,从朱隽击黄巾贼。
十九代 达,字子通。汉宣帝甘露元年戊辰,为中郎将。娶安定太守夏侯宗女,三子:雅、悊、卞。卞居淮阴下邳。
二十代 雅,字景儒。汉成帝建始二年庚寅,为玁狁戍主。仕至清河太守。娶太郡主簿徐宗彦女,一子:勇。 ○玁狁,自黄帝时为害。周厉王世,内侵至泾阳,尹吉甫出征,诗人作《六月》以美之。秦筑长城列戍。汉兴,冒顿寇边。戍主之官,历代随地置,不常领兵,镇戍守御。此戍地在北边,故以玁狁名,汉戍之,详不可考。至唐,天下上戍十一,设戍主一人、戍副一人;中戍八十六,下戍二百四十五,各设戍主一人。
二十一代 勇,字伯刚。汉平帝元始元年,以武功拜广武将军。娶东郡太守李陵女,一子:言。
二十二代 言,字公辩。王莽天凤元年甲戌,除广武将军,不就。更始元年癸未,为武锋将军。从汉讨王莽有功,除安城太守。娶清河太守张荣女,一子:高。葬右扶风茂陵马邑山。九丧合葬其中。其碑铭曰:周公末裔,汉代名贤。英英独秀,沉此蒿田。麒麟匝地,长柏参天。灵龟万世,表示千年。式刊不朽,视此雕镌。 ○三代之制,天子寄军政于六卿,未尝设将军之职。至魏献子为中军,当时相谓,始有将军之称。楚有大将军,周末有前后左右将军,汉因之,不常置。卫青——大将军,霍去病——骠骑将军,皆本大司马为之,以征匈奴。孝武征瓯越、蛮狄有“伏波”“楼船”“戈船”“下濑”“横海”之号,伐宛有“贰师”之名。田广明为祁连将军,以匈奴山著官;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以北方泽冠职。光武之“破虏”,王常之“横野”,与夫“渡辽”“凌江”“轻车”“强弩”,用表征伐,兴而复毁,厥号实繁,盖事讫皆罢,非常设之官也。王莽遣孙建十二将军构难北边,光武起南阳合诸将兵兴复汉室,“广武”“武锋”之名要皆一时,因事所置耳。 ○安城郡:汉平帝置,更始末寻废省。 ○汉景帝中元二年,改郡守为太守。
二十三代 高,字元昇。汉光武建武二十年甲辰,匈奴寇天水、上党诸郡,马援出征,高为裨将,当出上谷有功。高膂力,善战斗,军中呼为“猛烈将军”。二十五年,从马援征武陵五溪蛮有功,除北塞戍主。娶彭城薛宏(弘)女,三子:洪、澄、浍。浍居广平。 ○天水:今秦州。 ○上党:今潞州。 ○上谷:秦郡,汉因之,统沮阳、泉上、潘县、军都、居庸、雊瞀、夷舆、宁县、昌平、广宁、涿鹿、且居、茹县、女祈、下落,凡十五县。今易州、通州等地。 ○武陵郡:今常德、辰州等地。五溪:在辰州——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古槃瓠蛮所居。 ○按《汉史》,是时,匈奴寇天水、扶风、上党,马援出屯襄国,即上谷地也。又,建武二十四年秋,武陵蛮寇临沅,马援进军临乡,斩获二千余人。明年三月,进营壶头,援病卒;蛮亦困,遂降。谱云“二十五年征蛮有功”,盖纪其成功年尔。
二十四代 澄,字仕清。汉章帝元和元年甲申,以武略进仕,为征北军司马。娶河内苟氏女,一子:珍。 ○汉三河地,谓河南、河东、河内。唐天宝间置河内郡,乾元元年改怀州,今为怀孟路。
二十五代 珍,字子玩。汉安帝永初元年丁未,以父勋为沛郡长史。后为侍郎,领著作。娶沛郡宋昱女,一子:云。 ○汉郡有长史,秩六百石,掌兵马。 ○蔡质《汉仪》曰:尚书郎从三署诣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岁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秩四百石。每曹六人,凡三十六人。 ○汉东京图书悉在东观,率以他官入直东观领著作。
二十六代 云,字元汉,有大节。尝谓人言:“孝不违亲,忠不避难,臣、子之职也。”父殁方仕。汉顺帝永建三年戊辰,为渔阳太守。鲜卑寇边,云屡破之,后以援兵不至,力战遂殁。娶许县令袁云女,一子:讬。 ○渔阳:秦郡,汉因之,统渔阳、狐奴、路县、雍奴、泉州、平谷、安乐、厗奚、犷平、要阳、白檀、滑盐十二县。 ○鲜卑之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东胡。汉初,匈奴侵之,走保鲜卑山,因以为号。汉和帝永元中,窦宪遣耿夔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转徙据其地,匈奴遗种十余万皆归之。鲜卑由此渐盛,后数寇边。 ○汉颍川郡许县,即古许国地,今为许州。
二十七代 讬,字伯寄。汉桓帝建和三年,为嘉平令。娶大阳县令胡进女,一子:顗。 ○汉武分秦北地郡置安定郡,统泾阳、朝那等二十一县,今泾州、平凉等地。 二十八代 顗,字子始,以献策仕。汉灵帝建宁三年庚戌,为太子洗马。娶安定胡公贡女,一子:广。 ○汉太子太傅、少傅属官有洗马十六人,秩比六百石。其职如谒者,太子出则当直者前驱,导威仪。(洗:亦作“先”,去声)
二十九代 广,字元洪。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破黄巾贼有殊勋,为中郎将。娶武都贺韬女,一子:平。 ○秦北郡,汉置武都郡,西魏改凤州,今为金州。
三 十 代 平,字衡甫。汉献帝初平元年庚午,讨董卓,为徐州行军司马。娶颍川陈参军通女,二子:勖、文和。勖无子,文和以子超后之。 ○汉武帝置十二州刺史,昭帝增置徐州,复夏旧号,凡十三部。初平元年,关东郡县、豫州刺史孔伷、渤海太守袁绍等皆起兵讨董卓,故平为徐州行军司马。 ○汉颍川郡,统阳翟、昆阳、颍阳、定陵、长社、新汲、襄城、郾县、临颍、郏县、舞阳、颍阴、崇高、许县、鄢陵、父城、成安、阳城县、周承休县、纶氏县,凡二十县。
三十一代 文和,字君睦。为人多智略,膂力绝人。汉献帝兴平间,破黄巾贼,为龙骧将军(或云为奋武司马)。建安二年丁丑,中原大乱,文和南渡江,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十三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平黟、歙二县地,立始新、新定、黎阳、休阳、黟、歙六县为新都郡,治始新。初,王朗为会稽太守,黟、歙尝羁属会稽西部。朗降,而黟、歙至是始平,文和遂家于始新。以为距长安数千里,爰自其祖考溯至于颍川,凡三十世,乃定谱牒,遂纪德行、官爵、墓茔于各代之下。汪氏之谱盖始于此而详焉。娶富春孙氏女,二子:轸、超。超居会稽。文和卒,葬新都郡西九里邵石山。二十五丧合葬其中。其碑铭曰:盘桓汉室,砥砺吴门。烹鲜稽邑,鸿雁停喧。弦歌见哂,卧辙攀辕。因兹乐土,流布子孙。四时迁运,岁稔迅移。海田有变,陵谷低垂。陇深荒草,树古摧枝。千龄淼邈,故立此碑。 ○钜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符咒疗病,徒众数十万。灵帝中平元年反,皆着黄巾,号黄巾贼。 ○汉将军无常号。三国魏制,龙骧将军、征虏将军、辅国将军,并为第三品。晋因之,王濬、孟龙符、刘牢之、朱焘、袁真等皆尝为之。又晋制,骠骑、车骑、伏波、抚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将军,其为大将军开府者,皆为位从公。龙骧之名,盖始于汉,魏晋遂列为定品。 ○时孙策定江南,虽专除授,而犹遥表汉朝,故表文和为会稽令。 ○东汉以浙东为会稽郡,其会稽县地今为绍兴路。 ○黟、歙二县,属汉丹阳郡西部,丹阳都尉分治之地。谱云尝属会稽,岂当时丹阳破没,金奇、毛甘、陈仆、祖山之徒分据,歙、黟之地无所属而遂附会稽耶? ○始新,今严州之淳安也。新定,今遂安也。休阳,今休宁也。今之休宁、婺源、歙县、绩溪,皆古歙县地。今之祁门、广德、建平、黟县,皆古黟县地也。后黎阳并休宁,而休宁分为婺源,歙县分为绩溪,黟县分为祁门、广德、建平矣。 ○富春:汉县名,今建德路之桐庐、寿昌地,吴分置桐庐县。 ○按:旧谱云“建安丁丑,文和南渡江”,又云轸“破黄巾于故鄣”。參考《吴兴记》,轸事实在灵帝时,岂文和因子在故鄣而遂南渡耶?抑中平间已渡江,至建安二年,而后始为会稽耶?或者云“龙骧官名始于王濬,而文和事,他书未见。”古之人物,奚翅万殊,史之书者盖略之矣,非特一文和而已也。龙骧已列魏晋官制,于汉盍有相沿?而云始于王濬,不考之过也。 或曰:诸谱皆云“文和龙骧将军”,考此官,始于晋王濬。而登源旧谱云“文和从公孙瓒讨黄巾,授奋武司马”,盖瓒为奋武将军,而以文和为司马也。当以登源旧谱为正。
江南始祖龙骧将军文和公像赞 大厦之才,清庙之器。正笏垂绅,匡时济世。秩领龙骧,扬扬渡江。肇基会稽,显振吾汪。挺生贤孙,荣迁古歙。千派万支,簪缨弈叶。——裔孙泽民顿首拜赞
三十二代 轸,字公车。中平六年乙巳,破黄巾于故鄣,为弭寇将军、故鄣县令。娶历阳李期女,四子:澈、远、徐、万春。万春为吴庐江郡丞。卒,葬新都郡前都督山。六丧合葬其中。其碑铭曰:夋喾之胤,姬旦之苗。股肱周室,羽翼鲁朝。源长派远,金声玉条。文波浩瀚,笔海辽遥。烹鲜驯雉,制锦沉巫。既宰他邑,亦赞枌榆。燕辞城郭,雁至衔芦。屡华廷槿,亟囿荒芜。十年迅速,七尺斯须。茔来玄武,兆示青乌。宗支不昧,万载无渝。 ○弭寇将军:如孙坚——破虏将军,程普——荡寇将军,孙策——讨逆将军,殄寇将军,皆一时创名。 ○汉故鄣县属丹阳郡,以秦鄣郡故治得名,今湖州安吉、长兴县地。按《吴兴记》,张角之乱,独此郡守险助国,朝廷嘉之,故分故鄣县南乡置安吉县。 ○汉历阳县属九江郡,今为和州。 ○秦合肥县,汉为庐江县,后为居巢侯国,吴为庐江郡,今为庐州路。 ○汉郡有丞,秩六百石。吴因之。
三十三代 澈,字子明。仕吴,累功至湘东郡太守,封新都侯,食邑黎阳。娶始新方信女,三子:授、守、谦。谦为豫章郡丞。 ○湘东:汉属桂阳及长沙国。孙权分长沙国立湘东郡,统酃县、茶陵、临烝、利阳、阴山、新平、新宁七县,今为衡州。 ○黎阳:今休宁县黎阳乡地。梁为黎阳县,陈省入休宁。 ○秦九江郡,汉置豫章,吴因之,今为隆兴路。
三十四代 授,字元德。吴赤乌末,为射声校尉。宝鼎三年戊子,除右将军、陈留太守。时新都太守许悌启敕新都汪、余、方、胡自为一邦四胄之姓。娶新定丞余通福女,四子:翊、解、演、旭。翊为海阳令。解为庐江太守。旭为晋军司马,破刘曜有功,历护军司马、丹阳太守、淮安侯,食邑二千户。 ○汉武帝置射声校尉统善射者,取“夜中闻声即射之”以为名。吴因之。 ○陈留郡:今汴梁,在吴为遥领。 ○《风俗通》曰:余氏,戎人由余之后也,世居新安及下邳。 ○方、胡,今犹为郡著姓。 ○汉县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 ○海阳:今休宁县。 ○刘曜:刘渊之族子,匈奴人。晋怀、愍间为寇,东晋大兴间僭位。 ○旭事详见《汪旭上谱表》注。 ○成帝咸康二年,诏索诸姓谱,旭乃修谱牒奉表阙下。复纂文和所记为传。而汪氏家传,盖始于此。
三十五代 演,字道敷。仕晋,官至仁威将军、散骑常侍。惠帝元康四年甲寅夏,洪水暴涨,演居遂安,所居地沦为溪,徙居遂安城北。娶王氏,子道献。 ○散骑与常侍本秦汉二官,魏文帝合为一。晋因之,置四人骑而散从,典章表诏命之事,貂蝉绛服,佩水苍玉。 ○吴新定县,晋改遂安县,今属建德路。
三十六代 道献,字君奉。晋元帝永昌元年壬午,为黟县令(一本作“惠帝元康年授歙县令”),因家于歙。卒,葬歙县城东八里吴清山。五丧合葬其中。娶胡氏,二子:恭、威。
新安始祖黟令道献公像赞 始令于歙也,虽惟公之一人;今盛于歙也,亦皆公之子孙。呜呼!其生也有所自,其盛也为无垠。——裔孙应辰顿首拜赞
三十七代 恭,字敬伯。性廉介,不言财货,所居经史充栋。晋武帝时,拜除寇将军。八十七岁殁,葬歙县向杲山。十丧合葬其中。娶胡氏,一子:统。 ○向杲山:在歙县永丰乡。梁大同元年,建向杲院于此。
三十八代 统,字容之。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甲午,为宁远将军。年六十五卒,葬向杲山。娶程氏,一子:元爽。 ○晋制,宁远将军,第五品。
三十九代 元爽,字克明。以文学著名,隐居自善。宋文帝元嘉元年甲子,征为富春令,不就。年七十六殁,葬于歙县乌聊山。娶程氏,一子:叔举。 ○乌聊山:高二十八仞,在今徽州治所。州东南北,皆践山为城。
四十代 叔举,字鹏远。宋孝武帝大明间,为军司马,遂勇退不仕。然于乡里,急病让夷,性复好赒施,丐贷者踵门,虽贫乏不厌。年九十八卒,葬歙绩溪登岭山。娶江氏,四子:泰、志、骋、霸。志仕梁,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娶方氏,六子助、兴、起、銮、仪、崇。次子兴,陈太建元年受宣城郡淮安令,娶王氏,生僧繇、僧契、僧奇。骋仕梁,官至洪都郡司马,娶邵氏,生君卿、君护。霸仕梁,天监十二年为歙簿、新安郡录事参军,娶方氏,六子滕、凭、陵、标、可、舒。 ○一本云齐明帝时为司马,又云葬登岭山前白杨坑口东山下。按:宋大明元年丁酉,至齐明帝建武元年甲戌,历三十八年,岂传写之误?未知孰是。然考裔孙汪复所撰公碑记,当以军司马为是。 ○霸:一本五子,长子皓,皓生睦,睦生宝欢,为隋大将军。 ○洪都,元豫章郡也。 ○县主簿:主簿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纠正非违。自汉以来,皆令长自调用,历代因之。后至隋,始命于朝。
军司马叔举公碑记 上即位之三年正月上日,始见帝于郊。礼成,诞敷祭泽曰:“忠臣烈士,节妇义夫,墓域之在境内者,有司封护之如章。”绩溪令臣更考图乘,登源之冈有唐越国汪公之祖墓,参之汪氏家谱,则齐司马讳叔举暨其配许氏之阡,于越国公为高祖父母也。按谱,实葬歙县登岭前白杨坑东山下。绩溪,故歙境,齐永泰始置绩溪县。司马,齐人,葬当是未置县之前,谱以歙书。 三月辛卯,令谒墓下,父老子弟咸在。春雨方霁,日色舒迟,郡民拜泥潦中。俎豆盏斝,亦置之茅竹荒翳之地。令曰:“吾之职也,不恭神明,何以塞明诏?且越公之灵,久而弥光,吏民方窃依赖于先垄,可不用吾之职乎?”先是,今邻州刺史君浚仪赵公孟逅为县日,亦尝款兹墓,因为亭以表之。今令建安李君,乃欲于四楹稍大其址,使时节有事得以展布。簿余杭君中立和之,邦人士庶翕然响应。营度于是月壬寅,以四月之丁丑即告竣事。凡麋金七十万,粟二万龠,役夫丁五百。亭修四十尺,广有修之半,辇越公旧所,为亭缀之于前。严以扃鐍,周以栏楯,而榜之以“基德之亭”,又揭是亭之门曰:“齐司马汪公夫人许氏之墓”。凡皆成赵公引而不发之功,以广上恩意者如此。复窃伏惟唐武德、贞观间,号为勋臣者多矣,祠庙、坟墓今皆昧昧无所闻。我先王之事,传记或异,重费名卿贤士为之考辨,乃今圭币遍六州,封爵越五等,云岚衣之藏,千载之下,过者必式,于此可以观德矣。武德、贞观诸臣,一身之祀尚不能永,我先王犹及被圣朝悯师之典尚延三世,非世德之盛,何以得此?理宗皇帝宝祐五年,诏书褒赠故臣华之曾大父母为通侯小君,训辞曰:“福必有基耳。”其富山之基欤?敛之不盈方寸,舒之则塞乎宇宙;守之不间一息,放之则达乎四海;蕴之于身为德,及之于人为福。先王英武中正,为德滋笃,仁施之普,福流千祀。大哉圣谟!推其基归之于厥祖。时赵公实赞书之,式告于登源家庙,顾瞻其先垄而言曰:“富山之基,谁知其止,此四世之遗阡乎?国家法令典故,赠襚及三世极矣,而于高祖则貤典不可及。今越国公三世俱被恤章,而其不可及者,乃存其基,殆示其积德之所始也。不有以表之,无以彰其德。”此赵公为亭之初事。今李君又从而增饰之,而名以“基德”,复故谓成赵公未毕之志而广两朝之恩,其谁曰不然?复忝云遥胄而居旁邑,群从兄性实为郡博士,以书征予铭,予不敢辞,而系以诗曰: 匪基曷考,云谁荒之?嗟彼登源,越公之基。宰木蔚芳,德之敷蕤。笃生越公,司马基之。德基此墟,越公考之。今封尔基,尚祈昌耳。匪谷来裔,为民所依。 是岁,咸淳三年丁卯五月朔,裔孙、从政郎复撰并书。裔孙、礼部正奏一龙篆额。
登源洞墓记 裔孙元锡(户部尚书) 我祖齐司马公叔举,葬绩溪登源洞。四世而生越国公华,尝称吴王,后奉版图归唐,诸弟诸子皆列爵土。我新安汪氏之盛,实昉于此。予曩在朝,尚书胡康惠公富——登源人——诘予曰:“子拜司马公墓乎?”予曰:“未也。”公曰:“世有贤子孙不识先墓者邪?”予甚惭。后予以都给事中充册封使,过家取道宁国至登源,敬谒墓下。寺僧指墓前古株木,告予曰:“是树枯槁百年,今渐长枝叶,公族其复兴乎!”又十年丙戌,弋阳宗人、翰林侍讲佃倅宁国,约予同至登源。比见株木蓁蓁然如伞盖状,僧又曰:“树益盛,公族其益盛矣!”今念我汪氏,自唐以来,衣冠代不乏人。以今日观之,是又一大盛机会也。物与人皆地气所产,即物以占人,庸非理之常哉?抑又闻司马公初宦寓新安,过临溪,奇其水,沿溪而入三十里,见登源之胜,喟然曰:“此陶公牛眠也。”遂弃官侨居登源里中,殁葬其境。曰“汪村”者,公所居也,与墓隔溪。越国公兄弟既显仕,散居四方,而汪村鞠为墟莽。颓垣落瓦之中,耕人时得箭镞之类,岂天地灵气发洩已极,终当秘藏邪?爰述所闻与今所见,记之以告后人,岁时无忘登源以来康惠公之讥也。
司马叔举公像赞 天产英雄,有开必先。积功累仁,允祚斯延。公之生也,特出聪明,才堪王佐,勇夺三军,荣膺司马。公之殁也,年几百岁,威武耀文,登源神垄,万古峥嵘。 ——宋显谟学士、裔孙藻顿首拜赞
四十一代 泰,字亨之。先从梁高祖,在齐永元间授仓曹,不就。后梁欲大举伐魏,拜征北大将军。年六十三岁殁,葬歙县横品山下。娶姚氏,五子:勋明、然、杰、默、仁。(一本云梁武帝用绩溪令,葬岩山下,娶鲍氏)宋追封“基福昭佑侯”。
四十二代 勋明,字智叔。性严正端默,不揭人短。陈武帝时为会稽令,后历仕两朝,文帝以功封戴国公。年六十一薨,合葬歙县云岚山。娶许氏,二子:僧莹、僧湛。宋追封“衍庆灵佑广济侯”。 ○古戴国在陈留外黄东南,即今汴梁封丘地,后为郑所灭。李攸编唐宋封爵国三等,凡小国二百三十一,戴居其一。
四十三代 僧莹,字伯玉。识度弘远,遇事有法。尝诲子弟曰:“凡人要处中,服食居用,贵无敝陋,然亦不至奢。毋俭不中礼,毋时绌举赢,斯可矣。”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袭封戴国公,为海宁令。又为稷州长史。年七十四卒,葬云岚山。娶郑氏,生子世华、世英、世荣。宋追封“世惠垂贶善应灵显侯”。 ○吴孙休改休阳县为海阳县,晋武改海宁,大业中改休宁。
稷州长史僧莹公像赞 名臣之后,国士之风。果以决事,严以持躬。器用财贿,奢俭得中。 学优入政,德懋功崇。惟积之厚,惟报之丰。挺生贤嗣,令闻无穷。 ——刺史陶雅拜赞
僧湛,字公卿。陈文帝天康元年,为鄱阳令。年八十九卒,葬溲山。娶周氏,生子铁秩、铁师、铁佛、铁罗、铁彪、铁环、铁珉。 ○鄱阳县:秦属九江郡,东汉属庐陵郡,今饶州路治鄱阳县。 ○汉汝南郡,后为蔡州,又为汝宁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