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江右书生

徽行漫记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的祠墓在唐时便得到了刺史薛雍、范传正、吴图、陶雅等人的营缮,而宋、元以来也得到了郡守的多次重修,这由记载“陶雅为刺史,为其筑垣建亭,立石人石兽。”等等便可得知。后来来此拜谒的子孙也是岁岁不绝,从宋时的隐士诗人汪宗臣到民国时期的总理汪大燮,而宗臣先生脍炙人口的《谒云岚山先越公墓》
更是让后人时时颂吟,其诗云:

此生未展云岚墓,
郁郁甘棠孙子情。
今度忽为寒食客,
欣欣乔木岁时荣。
尧天日月重光显,
越国江山几变更。
回首千年有归鹤,
练溪新涨匝春城

         看着这隆起的陵丘让我们心情万分沉重,在墓前点了一束清香后,我们便一起默默地鞠躬致敬,听亮公念毕祝词,我不禁万分恭敬地匍伏在地向王墓再三叩拜起来。幸好我们来得时候是仲夏,如果是深秋的话,那满眼的衰草,那瑟瑟的响声,怅望着千秋前的先祖,则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于是暗自庆幸的我只能回来写一首《谒云岚先祖越公陵》,诗云:
云岚山上云岚墓
岁共青山起云岚
漠漠云岚犹雨露
炤炤日月改江山
参天乔木语芳草
蔓地生刍对馨香
拜谒堪当摇落后
千秋叩望一泫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完了王墓,我们便径直去了绩溪。绩溪,倚天目,枕黄山,加上“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徽、乳二溪,自是风光旖旎地雄于东南了。不过它的闻名遐迩也似乎有点靠了“晓渡藤溪霜落后,夜过徽岭月明中”一句名诗,因此后人颇为感慨地说“自有荆公题句后,居然形胜压江东”。当然最大的因素其实是文风昌盛下的人才辈出,名臣忠烈、国士巨贾,无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因而我要说在这里你特别能感受到徽文化的气息。而如果你喜古好游的话,让我告诉你吧,最值得去的地方便是那登源水的两岸,因为那里有“七星拱月”的福地瀛洲、“汪王故城”的大庙汪村,“尚书宗祠”的大坑口等等古村落。
       登源河潺潺地从大障山里流出来,所流过的地方,似乎都是那么地人杰地灵,比如说那出了越国公汪华的汪村和有了抗倭名将胡宗宪的龙川。而我们的小苏学士初到绩溪视事的第四天,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登源河畔,一览奇异的风光,一瞻前贤的风采,或许正如他的名文《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得那样“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最终以能够养他的浩然之气吧?游过了登源河的两岸后,他颇为感慨地写道:
石门南出众山巅,
沃壤清溪自一川。
老令旧谙田事乐,
春耕正及雨晴天。
可怜鞭挞终无补,
早向丛祠乞有年。
归告仇梅省文字,
麦苗含穗欲蚕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大文豪的到来,绩溪的文风蔚起了,而登源也随着披上了人文的面纱,一任任的的知县上事之初都会来这里拜谒登源古庙,于是跟着一首首诗词被题刻下来,并且大家似乎都有点喜欢用用大文豪的原韵。其中最值得说的便是那名叫李遇的绩溪令,他来到登源庙后便径去大徽村拜访了康范先生汪晫,一则是有参知政事真德秀“属绩溪令李遇访晫言行之实,将荐于朝”而派下来的任务,再则是因为大徽村是“苏轼见其文而惊异”的名士汪覃、“与苏辙过从甚密”的汪琛和诗人汪梦斗的故乡。临别的时候二人自然又少不了一番唱和,其中汪晫的诗云:
次韵李明府上事初谒登源庙用苏黄门韵见示
缓引前诃度岭巅,
真祠犹镇旧山川。
县知幽德如存日,
更有孤忠合老天。
双炷炉香祈一稔,
两诗题咏播千年。
民安善政神应喜,
桑荫儿童犊背眠

         诗中的登源庙俗称“汪公大庙”,坐落于登源河畔的唐金岩山麓,和汪公的故里汪村隔河相望,不过如今只剩下了遗迹,到此只能听此间的本家讲述如何如何地“三山朝供”“绿照潭碧波荡漾,鞍马山意欲腾空”了。据汪福琪老先生说他少年时所见的汪公庙“为殿宇结构,三重飞檐,大栅栏门。庙内左钟右鼓,六尺见方的忠烈二字,分别书写在东西墙壁上。正中供汪华坐像,像高8尺,整根园木雕就,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这么说倒愈让我徒增了叹息而已,只能想象着像前有如何“各有一条金龙盘柱而下,两龙头相对”的那么两根大梁柱了,而盘龙柱两边的梁柱上的柱联我倒是早些时候听闻过的。
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垂千古;
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应天命,顺人心,义起歙州数十城狂澜独挽;
膺藩封,歆庙祀,忠昭唐代千百载正气犹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让人的高兴的是殿后的司马公祠,它居然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进得里面去看时却是空空如也,樑柱很不错,一看便有浓浓的古意,让我对古祠有着恋恋不舍的感觉,这毕竟是司马公的祠庙啊!当年司马公厌倦了仕宦的生涯,开始了游山访水的行程,偶然的机会让他在绵长的登源河岸发现了传说中的“瀛洲”,因而毫不犹豫地便从淳安迁居到了此间,成为了汪氏的新安始迁祖。正如所谓的“不迁不蕃”吧,随着他这么一迁,此间的苗裔都喝着登源水渐渐地蕃盛了起来,六世之中居然公侯将半了。而苗裔又因“不迁不蕃”而渐渐地迁到了他乡,不管是隔着登源水还是长江水、西洋水都默默地向这儿望着。
司马公祠
祠外峦峰三供奉
邑间孙裔半侯王
遗泽恰似登源水
浩荡于今到西洋
         登源庙如今已然不在,登源也失了些光彩,当年来此拜谒过的人旧地神游的话或许心里满是悲哀了吧?而我也只能空读着一首首《题登源》了,而最伤心的便是汪晫了,他为他的先庙讴了多少心血啊!
文皇当日伐辽东,
授钥忠动留禁中。
违命加诬非信史,
新诗昭雪有奇功。
阴兵独可殲凶悖,
甘泽还能作岁丰。
他日或提迁固笔,
删修订实望研穷。

          而恐怕伤心的还有胡宗宪尚书了,这可是由他领衔主持重建的啊!据说他为了大庙的“螺蛳结顶”还派了一位聪慧的木匠去金銮殿偷才偷来了这高超技术,这下好了,如果要重建的话,又该去哪里找那热心的胡尚书呢?让他又去哪里弄“螺蛳结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览了司马公祠后我们去了一个本家家里看家谱,感觉他们的家谱编得有点乱,使得我们无法了解他们的源流,而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应该是俊公的后代。看完家谱后一起去看徽派民居,感觉很不错。而天已是渐渐暗淡了下来,可正当我们要走的时候,却有村民指点说村边某地葬着八王坟,结果却是空欢喜了一场,实在没有什么太多的凭据来证明那就是八王坟,因而我们最终还是悻悻的离开了。
         回屯溪的时候已是很晚了,因而大家除了沉默和闲聊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做的,而我则不时地借着车灯看看路旁的广告牌。似乎出了绩溪了吧?因为“尚书府”几个大字在这里已经看不到了。于是忽然又想起尚书胡宗宪了,感觉他和汪鋐倒也颇有些相似,都因抵抗外蛮而立有大功,都是太子太保、尚书,也都得罪了那么有名气的一两个人而被人訾议过,并且两人都是徽州人。这个梅林先生也真是倒霉的人,在大家小时候的记忆中就似乎成了海瑞的陪衬,不过怪只怪徐文长的名气还是没人家海瑞的大,只好这么一直委屈着了。
         梅林先生是龙川人,也就是当地人说的“真胡”,与其族叔胡富被称为“奕世尚书”,按道理是很有资格叫做“尚书胡”的了。有“真胡”便或许有 “假胡”了吧?而“假胡”便是我们的胡适先生一族,此间人好好的“明经胡”不叫,偏把人家叫作“假胡”、“李改胡”,这也实在太有点那个什么了。而名臣胡舜陟曾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所以他的一族被称为“金紫胡”,这三者再加上“遵义胡”也就是所谓的“绩溪四胡”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365

帖子

2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29206

贡献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屯溪已将到了,我于是将归意相告同行的本家,自然免不了大家的一番挽留。亮本家风趣地说我们四人正好组成所谓的“老中青”团体,如果我走了那明天的会议就好像少了青年人的代表。我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不过这种半家族半行政的会议如果让我出席的话,那可能会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年轻人嘛总是有点像是不稳重不踏实的代名词,而“此子亦参政耶?”的故事又让我偏偏难以忘记,再加上兄长已有些急事,所以我是下定决心要回去的了。
         下了车后,便匆匆地别了诸位本家去赶那凌晨的列车。别了,亲爱的本家们。
         列车外是沉沉的夜色,不过我在心里却已看到了曙光,而太阳,是永远会得到亿万人的真心仰望的。
         我不会忘记了这短短的旅程的,别了,可爱的徽州。
初到徽州
一入徽乡俱亲切
是山是水似相识
千载萦梦浑不忘
只缘一脉徽民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802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93世 汪鸿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094

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1-17 20: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入徽乡俱亲切
是山是水似相识
千载萦梦浑不忘
只缘一脉徽民血
-------------------好诗
寒山艺术馆 http://blog.sina.com.cn/u/2310233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801

帖子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9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1-17 2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脉徽民血

古今多豪杰

速奔子笔下

峥嵘占一页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8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380
发表于 2006-11-17 22: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s:1] 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垂千古;
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

应天命,顺人心,义起歙州数十城狂澜独挽;
膺藩封,歆庙祀,忠昭唐代千百载正气犹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主题

3766

帖子

11475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探究汪氏源流,学习汪氏文化。

Rank: 8Rank: 8

积分
1147514344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11-17 23: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才气横溢 [s:1]
七律·喜看女孙 屯蒙辑别步尘阶,双眸晶明神度谐。
一气混元观世界,万般依赖就娘怀。
饥啼不解人间苦,梦笑惟呈弱体乖。
年老莫愁无乐趣,含饴笑弄女孙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