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693|回复: 5

汪士慎与茶(转)

[复制链接]

165

主题

3249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北京汪子明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3037
QQ
发表于 2006-3-7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自:http://www.baicha.cn/bbs ... ardID=8&ID=2885

清苦的生活,不可能有洁癖,清高的人格,不可能有俗好。汪士慎说:“平生不嗜酒。”但是他有一癖,即嗜茶如命。正是这一贯穿了他一生的嗜好,也成为他的一怪。
汪士慎是徽州人,徽州是黄山脚下的一座古城。黄山的云雾名茶,培育了他从小对茶的嗜好。他一生足迹所及的江浙,也都是遍地茶乡。他太爱好饮茶了,这种略带苦味的饮料,能啜酌出苦后的甘味来,这不但是一种口味,而且是一种象征。茶与中国文人的生活实在是太合拍合度了。汪士慎嗜茶,他感到这是他最称心的饮料。
他品过许多茶。除了他家乡的黄山茶外,他还品过武夷茶、郑宅茶、龙井茶、桑茶、松萝茶、霍山茶、顾渚茶、阳羡茶、云台茶、小白华茶、雁山茶、天日茶、泾县茶、庙后茶、普洱茶、宁都茶,据他的自述,他喝过的茶不下数十种。每一种茶,他都能晶出特殊的味道。他能喝出武夷山宋树茶叶的苦、涩、甘三味,也能喝出在晨露未干时采摘的小白华茶特有的清香。他喝得出雨前的霍山茶不同于江南茶的殊味,他认为这应当属于北茶的口味,他也能分辨出煎出来的桑茶和雁山茶几乎类同的色泽中细小的差异,他认为前者偏于鹅黄,而后者则呈碧绿。他欣赏形如雀舌的泾县茶的细腻,也称赞过宁都云蕊的“青春活色团云脚”。朋友们知道他嗜茶,也总是送他一些各地的茶叶,喝多了,他闭着眼睛就能说出喝的是什么地方的茶,甚至是什么时候采摘的。金农尤其钦佩他的茶痴茶识,称他为“诗人今日称茶仙”,于是,他的“茶仙”雅号就这样叫开了。
他确实称得上茶癖茶仙。他用来煮茶的水只取三种,一是山泉,他得意于自己“试茗煎山泉,关门避时俗”,扬州的平山泉是他煎茶的上选。二是雪水,雪水从天而降,冰清玉洁,他以此为圣洁之物,他专收落在花枝上的雪水,小心地沥入瓮中供一年备用,也与朋友互相馈赠,以为上礼。他的邻人焦五斗有一次送他一些雪水煎茗,使他特别地高兴,他作诗吟咏道:“舍南素友心情美,惠我仙人剪花水”,对雪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三是花须水,他细心地收集清晨花瓣上的露珠,使它们顺着花须流淌下来,滴入瓶中,他曾作诗描述过自己收集花须水的情形:“诘晓入深坞,露气零衣襦。高擎白玉盏,滴滴垂花须。”
汪士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煎茶又称烹茶或煮茶,高翔曾经为他画过一幅(煎茶图》,大体能够看到士慎煎茶的讲究。案几上放着雪瓮,茶具他必选素瓷,洁白的茶具方能品出茶水那浅碧的色泽和浮动的茶花。小茶炉的火候要恰到好处,因此他煎茶用的柴很有讲究,煎茶必得用松子,他也自得于“自烧松子自煎茶,碗面清浮瑟瑟花”。对于火候的掌握是他煎茶的一大诀窍,“松声蟹眼火候良,灵划之性乃无舛”。在茶汁沸腾的细细响声里,在那茶液开始微沸,冒出蟹眼大小水泡的时候,他是多么地欢乐:“屋边古树消残雪,墙根茶铛响细泉”,他在细细的茶响里仿佛听到了美妙的宫商之音。当然,听茶也要有心境姿势,“粉杏红桃懒去看,煮茶声里独凭栏”。画家就这样品着茶,画着他的梅花,“饮时得意写梅花,茶香墨香清可夸”,他仿佛感到那袅袅的茶烟是绕梅的云霞,自己就是那紫霞中的野老山人,一个复归自然的自由之人。茶使他的胸襟倏然旷达,千万愁绪抛之天外,是啊,“一瓯苦茗饮复饮,湔涤六腑皆空明。”
煎茶饮茶是汪士慎的一种特殊的生态,也是他人格的象征,因而在高翔的那幅《煎茶图》上,许多人都题过诗文,他们感到这正是士慎人生浓缩了的印象。厉鹗的诗写得最概括,道出了这位从山村来到扬州都市的盲画家一生的风貌品格:先生爱梅兼爱客,啜茶日日写梅花。要将胸中清苦味,吐作纸上冰霜桠。我们已经无从知道盲画家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怎样度过的。我们只知道他于一七五九年也即是清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他的儿女亲家陈章说评他是:“好梅而人清,嗜茶而诗苦。”

宁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北京汪子明
《汪氏宗亲网》
http://www.iwang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3-7 19: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喝过的茶不下数十种 --现代人喝上千种也不奇怪了, 那个时代的确不简单。。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3249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北京汪子明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30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3-7 19: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喝茶我不喜欢,多好的茶在我喝来,味道都差不多。我喜欢喝酒,但是我就的好酒喝次酒的味道都差不多。由此看来,我两样都不行。哈哈 [s:1]
宁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北京汪子明
《汪氏宗亲网》
http://www.iwangs.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3-7 19: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煎茶又称烹茶或煮茶。。。
---怕是没这么简单了。。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8673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4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3-7 2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煎茶法溯源

我国茶叶冲瀹技法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精入微、又复归于自然的一个过程。唐以前都属于粗放式煮饮法,即煮茶法。陆羽在《茶经》里总结说:“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针对这种饮茶习俗,陆羽在《茶经》里极力提倡煎茶法,他的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并制定出一套较完整的煎茶方法,立刻在文人雅士甚至王公朝士间得到了广泛响应。比陆羽稍晚的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是这样评述的:“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陆羽创立的“煎茶法”首次使中国饮茶艺术从生活领域提升到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为中国茶文化发展和茶道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陆羽提倡的煎茶法,在《茶经》里有详细记述,可以归纳为以下程序:备器、添炭、炙茶、末茶、煮水、煎茶、酌茶、饮茶。煎茶法和煮茶法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对煎茶法有一套完整的茶事实践程序,并对诸如煎水、备茶、煎茶、酌茶、饮茶等过程表现出极大关注,而且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灌注其中,使茶事活动具有了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另外,煎茶时不再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调味品,只加入少许精盐,以调和汤味。晚唐以后煎茶时已不再加盐,成为完全的清饮法了。

唐代也是禅宗发展鼎盛时期,禅门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昔年达摩祖师面壁调心,曾以茶去昏滞;降魔大师叫人学禅,则皆许饮茶,以至“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禅茶之风大兴。如《景德传灯录》中记载:“煎茶次,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襄州历村和尚)举茶匙子。僧曰,莫只这便当否?师掷向火中。”再如《五灯会元·第三》记载:师(归宗寺智常禅师)尝与南泉同行,后忽一日相别,煎茶次,南泉问曰:“从来与师兄商量语句,彼此已知。此后或有人问,毕竟事作幺生?”师曰:“这一片地大好卓庵。”泉曰:“卓庵且置,毕竟事作幺生?”师乃打翻茶铫,便起。泉曰:“师兄吃茶了。普愿未吃茶。”师曰:“作这个语话,滴水也难销!”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曾手订《百丈清规》,专设茶头,详细规约,以备大众茶汤,将茶事融入禅门,开后世“茶禅一味”先风。这些都应该看作煎茶法的最初形式。

中国茶道艺术在宋代发展到了极致。宋代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绘画或者建筑乃至饮食、服饰等方面,都开始变得精致和细腻,茶道尤其如此。我们读蔡襄的《茶录》,读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饮茶发展到宋代,更趋于精致化,并形成了独特的点茶法。在陆羽创立的煎茶法里,是将碾罗后的茶末投入煮沸的茶釜中直接煎煮,和煮茶法还有许多共同之处;而宋代的点茶法则是将碾罗后的茶末投入茶瓯中调膏后用沸水冲点,已和煮茶法有了明显区别。宋人也有继续唐代煎茶法或将点茶法称作煎茶法的,如苏东坡《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一,未识故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苏辙《和子瞻煎茶》:“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这里的“煎”主要指“煎水”而言,而“煎茶”法里最重要的程序就是煎水。苏轼诗里所引用的“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应该就是陆羽《茶经》里所提到的“茶诀”。毫无疑问,这是对“煎茶”词义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对煎茶法的发展,后世沿用其意,于是凡注重煎水的茶叶冲瀹技法都可以称作“煎茶法”了。

元明之际中国茶道的发展也是很可观的,他已经由历代那种外在的形式开始向内心过渡,元明之际的茶人更注重在煎茶过程中自我内心的感悟,这一点我们在读杨维贞的《煮茶梦记》、朱权的《茶谱》、田子艺的《煮泉小品》、屠隆的《考盘余事》等都有这样的感受。特别是明代的一些笔记小说和小品文里有关茶道的文章,尤其如此。

元明时中国的制茶技术发生了变化,散茶开始大量出现,团茶逐渐退出,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罢贡团茶,遂使散茶(这里指叶茶,下同)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散茶的出现必然要求煎茶法有所改变,于是简便易行的“冲瀹”法便应运而生了。“冲瀹”俗称“冲泡”,也有称“撮泡”的,是指将散茶直接放入茶器中以沸水冲泡,不碾、不罗,不但简便易行,也最能得茶之真香、真味。明代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置茶于瓯、盏之中,用沸水“点” 之,称为“撮泡”,此法沿用至今。明人对自己的“发明”是很得意的,如许次纾《茶疏》“今古制法”条载:“古人制茶,尚龙团凤饼,杂以香药……不若近进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再如朱权《茶谱》:“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以膏为饼,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茶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值得注意的是,散茶出现后传统的煎茶法仍占主导地位,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末甚至清初。明人把这种复古的饮茶法称作“烹茶”。如朱权《茶谱》:“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这种烹茶法也可以归入煎茶法范畴。这里所谓的煎茶法,是指在煎茶过程中,茶人对于诸如择水、煮汤、备器、品饮环境以及茶业冲瀹技法的关注,这样的茶叶冲瀹方法我们仍然称之为“煎茶法”。

清代继承明代遗风,茶风虽然兴盛,但由于文化趣味上的差异,茶道艺术已没有自宋至明那样的疏朗明净之感了,煎茶法也渐次湮没。

民国时期由于内忧外患,茶道只能成为余事,真正属意于茶文化、茶道艺术的人是比较少的,更不用说煎茶法了。到了建国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茶文化、茶道、煎茶法可以说已经绝迹了。但这种绝迹只是暂时的或者说人为的,因为茶文化的种子还在,因为茶道的精神还在,因为真正的煎茶法还在——在浩瀚的茶文化历史典籍里,在历代茶人淡泊宁静的心里,在这块饱受蹂躏而又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用心去倾听、体悟、感受、总结、实践,中国茶文化、中国茶道及煎茶法就能归复,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这个道理。

(中华食神网)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主题

5056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3-9 12: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水乡茶楼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更注重于表演性茶道,相继创作了有民族特色的茶艺,如:具有江南特色的傣族竹筒茶、彝族烤茶茶艺、煎茶茶艺、功夫茶沏泡、龙井茶礼、太湖翠竹的沏泡以及有民族特色的四川长嘴壶功夫茶、白族三道茶等等。水乡茶楼通过品茶、欣赏茶艺表演,于浮华之中,托起片片清凉,让你远离器尘,怡然自得。
河南-汪聚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