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祖籍固始的南京女孩汪乃洁立志从事电影事业,2012年以专业成绩第一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策划专业,并在第一学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同时被评为校级三好生,本文是应约为2014版《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撰写的,该书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选择的艺术,而不是选择艺术
北京电影学院12级文学系策划方向 汪乃洁
人生仿佛是由无数的交叉小径组成的,我们所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命运。艺考也是我们选择的一条道路,然而在这里,我想讨论的,不仅仅是在选择了艺考之后该去如何应对、如何备考,而是,在选择艺考这条道路之前你应该思考过的东西,也就是说,艺考对你而言真的是必然的选择么?
相信绝大多数报考电影学院的考生都对电影怀有极大的热情,甚至有些人还抱有崇高的理想。但请先把这份热情与理想放在一边,然后认真地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看电影、学电影与做电影是一回事儿么?
2.你是更倾向于让电影成为你的兴趣,还是更倾向于让它成为你的职业?
受影迷父亲的影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看电影,但也只是热衷于做一个影迷而已。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中考结束后的暑假。在看了费里尼的《大路 La Strada》之后,我冒出了一个念头:假如日后我可以拍电影,我就能去体验、去操控、去表达原本属于他人的情感。当然,这在当时只是一个非常浅薄的、而且欠考虑的想法,因而也并没有被我记挂在心上。
之后的高中三年,共计六个寒暑假,我所在的学校南师附中在要求我们完成社会实践内容的同时还要完成一项额外的任务:生涯规划。
高中入学前我对这所谓的生涯规划一无所知,所以在那个时候自然也就潦草了事,我当时写在生涯规划里的理想似乎是当一个特种兵,去非洲执行维和任务。
到了高一下学期,学校要求我们种下一棵“理想树”,我面对着“特种兵”仨字儿有些傻了眼,我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大学的专业选择以及未来可能能够从事的理想职业。大概只有会被他人哂笑的理想才算是有价值的理想吧,一年前的那个念头又蹦了出来,因而我种下的理想树是:导演。
然而此时的我只是对理想职业作出了设想,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的想法了。高二寒假,到了我们的“理想树”该发芽的时候了——学校让我们采访与我们理想职业相关的前辈,并完成一份报告。
电影是做出来的。这是我在采访之后得出的结论。无论是做导演也好,当场记也罢,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都不过是电影在被“生产”出来的过程中的工人。尽管在外界看来,这个行业高薪、光鲜而且轻松,实际从事起来所背负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负担并不比其他的行业更少。尽管如此,在完成这次访谈之后,我依然认为做电影(拍电影),假如有机会的话,是可以成为我终生奋斗的行当的。只是彼时我没有想清楚的问题是:我是否有必要为了这个理想职业去考电影学院。
随着学业越来越紧,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被长久的搁置在了一旁。此前我的妈妈和我在我的大学专业选择的问题上态度达成了一致:大学学电影,以后并不一定就能在电影行业谋职,如此一来想进入别的行业就会比较困难;选择其他专业并不意味着无法进入电影行业,同时又可以通过从事其他职业来从经济上支持我的电影梦。我们一致认为没有艺考的必要。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高三上学期,艺考报名刚刚开始,我咨询了参加过艺考的学姐、班主任老师,他们认为参加艺考的确会占用复习备考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是为自己拓展未来发展道路的途径之一;而一个剪辑师前辈则告诉我,考上电影学院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对于专业课的广泛接触与学习,还有建立相关的人际交往圈子,这对以后进入电影行业是极为有利的。
至此,我才真正的选择走上艺考的道路。
我认为最终我能考上电影学院,从我自身的原因来总结,除了多年的观影、阅读积累以及做笔记的习惯,最重要的还是高中时期所作的生涯规划。生涯规划给我以明确的目标和充分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全面地了解我所希望从事的行业,明利弊,了解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最终在艺考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
网上盛传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把兴趣爱好变成你自己的职业是一种幸福;另一种说法是,当你把兴趣爱好变成你的职业,它就无法再成为你的兴趣爱好。
我个人是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因为当你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相应的负担与责任就变得极为沉重,和兴趣爱好带给你的完全愉悦的感受自然是大相径庭的。所以在面临是否参加艺考的选择时,你应该对进入电影行业之后可能要面对的情况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在参加艺考的时候,我碰到过许多同样对电影怀有一腔热忱的同龄人,在和他们的交谈中可以感知到,他们喜欢的也许只是电影这个最终产物,而对做电影这个过程本身一无所知或者漠不关心。他们中有些成功了,有些放弃了,有些仍义无反顾一头扎进艺考大军之中。而个中失败的原因大概就可以归结到对于这个行业不够了解的问题上来。
在长久的踌躇与斟酌之后,你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艺考。那么如何应对艺考就成了眼下的另一个问题。
尽管不拘泥于形式,内容也不及以往义务教育考试内容那般死板,但请记住,艺考依然还是考试。考试就意味着老师以下两个方面的考察:积累与发挥。
那么此刻,又有两个问题是值得你考虑的:
1.我积累的观片经验,以及综合知识的储备究竟有多少?
2.我有哪些特点是可以给老师看见的,有哪些特点是应该被老师看见的?
特吕弗有个言论:我从未学过电影,只是看得多就会拍了。
这看上去多么振奋人心啊!看得多就会拍,那么考上电影学院自然也就不是难事。
可事实上哪儿有那么简单的事。
特吕弗的这句话有一个前提被隐去了。“看”只是一方面的活动,“思考”是潜藏在“看”之后的活动。看只不过是感知的一种方式,思考才是感知这一行为的精髓,是真正产生独立思想的活动。无论是看电影,还是读书,抑或是看待社会问题,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在第一个问题中,你所拥有的观片经验是建立在你“思考过”的基础上的。老师,尤其是文学系老师,他们的观片量毫无疑问比你大得多,请无需为了你那上千的观片量而沾沾自喜,在艺考时反复炫耀。因为老师唯一感兴趣的是,你看了之后受到了什么启发,又对哪些内容进行了反思。
所以在艺考时,请让他们知道这些他们想要的答案,而不是对“看”这一行为作出简单的、数字上的堆砌。
尽管做电影这件事在前文中被我描述的和工业时代的机器生产没什么两样,但即便是生产,它也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众所周知,做艺术,个性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而在艺考过程中,老师选拔同学时,他会更想看到你的特点。个性开朗也好,内敛深沉也罢;具备领导能力也好,孤僻也罢。总之,你的特点是让你被记住、最终被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还有需要强调的一点,请不要装。你的谈吐会让老师对你有最基本的判断,切忌为了个性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样子,不要为了博学而装博学,不要为了阅历丰富而装身世坎坷,也不要为了幽默而装幽默,不然唯一可能的结果就是老师们觉得你形容可笑,而你自己还在为自己的睿智之举暗自得意。
对于这一点我有着切身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我是一个不讲话时貌似严肃,一张嘴就是冷幽默的人。文学系最后一轮面试的时候,我想凸显出我“幽默”的特性,拿自己开涮,说了一个在我看来不怎么冷的段子。结果所有老师在这之后依然顶着一张扑克脸面无表情地向我提问,我也只好以我日常生活中一贯的表达方式和他们交流。后来聊到喜欢的电影都是老电影这一问题上来,我提到我的父亲是个法斯宾德迷:
“当我爸知道我决定艺考的时候,他跟我说:‘你要考电影学院是吧?你去看法斯宾德吧!’我心想法斯宾德有什么好看,还不如去看迈克尔法斯宾德。”
话音刚落,坐在中间位置上一直表情严肃的那位老师突然狂笑不止(其实在日后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确是一位笑点诡异的老师)。我顿觉松了一口气。
所以请不要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去装。本质才最打动人。
艺考可能是通往艺术的康庄大道的一种途径,但切记它终究不是一条捷径,与此同时,我们也依然承担着误入歧途的风险。在未来道路上,请一定慎重对待你的所有选择。就像电影《猜火车》的著名开场白所传达的那样,你生活的选择取决于你,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请慎重的做出你的选择,在生活选择你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