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武状元汪道诚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4150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6061
QQ
发表于 2013-11-25 23: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汪封林于2013-11-25 19:48发表的  :
恭贺济公新作问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983

帖子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找宗亲,汪金寿,字文枢,光绪12年

Rank: 6Rank: 6

积分
18720
QQ
发表于 2013-11-26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乐平周围却旡山,可埂上村到乐平县只有一公里,创作应了解大概环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4

帖子

1233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33
发表于 2013-11-26 16: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公又有大作问世,拜读了,看了一回合,还想看二回合,三回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20: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1楼(汪土亨) 的帖子

谢本家对拙作的关注。
  按理如您所说:“创作应了解大概环景”。
  为了改变汪道诚弃农习武的现状并为后来京城戏虎打伏笔,故而我在此设计了这一出因虎而巧遇师父的戏。因虎便引出了山。只是这山有大小之分、高低之别。若在平原或丘陵处,一两丈高,也便为山了。
  所以我就模糊地写道:“走在一面凭山一面临河的山野小道上。猛然间,一阵“救命啊,救命”的惊叫声响起。接着就见一个小伙子从山坡上连滚带爬狂奔下来,随着一声“噢呜”虎啸,只见一只斑斓猛虎从山上凌空扑下。”而不敢实写山有多高多险峻。
  就是汪道诚的家到挑粪之处,究竟多少路,数百年了,村庄与县城的变迁,我也无从考察,故而也只得模糊过去而不实写多少里。
  好在这只是小说,难以事事严合,请大家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91

帖子

4099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099
发表于 2013-11-26 22: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土亨、济公近好,我是见过你们的,明春或有一次徽州之行,盼土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1

帖子

2501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01
发表于 2013-11-26 22: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2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楼(xajc99) 的帖子

好,明春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3481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崇尚自然 珍爱生命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974
发表于 2013-11-27 07: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汪土亨于2013-11-26 16:03发表的  :
可是,乐平周围却旡山,可埂上村到乐平县只有一公里,创作应了解大概环景,
西游记的很多景物描写,大都是作者现实生活中(湖北英山县)的环境,却与唐僧西行线路相距甚远。
历史小说创作,故事梗概符合历史事实即可。景物的描写,或根据情节要求进行艺术创作,让故事更具渲染力;或描述作者熟悉的环境,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这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21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积分
1120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7: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回  收贤徒吴师传艺  夺乡魁英雄现身
    汪道诚回到家中,乐滋滋地将在吴家之事,详细禀告父亲并请求从此弃农习武,去求取功名。望着儿子急切的神情,听着儿子哀求的话语,汪士训心潮起伏,不由得想起了那陈年往事。
    原来,士训儿时在畈上牧牛,畈上无干浄水可饮,乃常用毛竹筒自带饮用茶水。一日午后正在牧牛,偶遇一过路老者讨水喝:“老朽饮酒过量,口渴思饮。小朋友,附近可有浄水解渴?”士训道:“附近没有干浄水。”说罢,将自己背上竹筒递上道:“这里面有茶水可给你老解渴。”老者一口气将茶水喝干,摸着胡须仔细打量着汪士训道:“老朽是个地理先生,且会看相。我看你是个好人,又生有富贵之相,我今受你一茶之惠,就送你一块宝地吧。东去百里的婺西凤砂,有一片大树林子,其中间有条大路,路旁有一个牛滚漿的泉水宕,乃是富贵宝穴。你可将先人骸骨埋葬此处,后来必能大富贵。”士训回家将此事告诉其父,父子商议:“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乃用贴身衣服将祖上骸骨包好,连夜赶至凤砂,见大树林的路边,果有牛滚浆窟,遂将祖骸埋之。其窟浆水便渐渐干枯了。

    汪士训现在回想起来,暗思:“那地理先生说的大富贵,莫非应在我这儿子身上?看其架势,可能还真有点出息。都成年了,该让其闯荡闯荡。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看来也该改一改,不能将这颗好苗子耽误了。”想罢,乃开言道:“老祖宗的规矩,自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时局动荡之际,怕儿孙恃强胡行,伤人犯法,以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现在国家安定,我儿既有此志向,那就奋发向上吧。不过要真想功成名就,一定要下苦功夫练习。不然学个花拳绣腿的半吊子,就会误国误民,倒头来把自己也误了。”

    道诚见父亲一口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中大喜,当即跪下叩了三个响头,道:“父亲既答应孩儿,孩儿自当刻苦习武。不过,自古名师出高徒,还请父亲往吴家恳请其收孩儿为徒。否则凭孩儿误打误撞,终难成器。”汪父道:“这是自然。为父年老体衰,精力不济,武艺荒疏,难有作为。我儿真个要学,必须拜高手为师,方有成效。明日我父子俩同去太平庄拜师吧。”
    次日,汪氏父子早早起身,准备停当,便直奔太平庄。
    来到吴家门口,汪道诚先一步入内通报:“世伯,家父前来拜访。”吴昂闻言大喜,连声:“有请!有请!”便倒履出迎,亲自将汪仁迎入。
    两人寒暄已毕,汪道:“小弟冒昧打搅,望仁兄海涵。”吴昂道:“仁兄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汪士训道:“闻仁兄身怀绝技,武功盖世,故而送小儿前来拜师学艺,恳请收录。”吴昂道:“只恐小弟德薄才疏,误了令郎。”士训道:“仁兄过谦。小弟父子今日诚心而来,万望收录。”吴昂本是有心收汪道诚为徒的,此时便也不再虚言推却,乃道:“既仁兄看得起,那小弟敢不从命。”
    汪氏父子见吴昂答应了,心中大喜,就要叩拜。吴昂道:“且慢!”说罢,命家人备下三牲祭品,点上香烛;自己将关公画像高高挂于堂上,并恭恭敬敬朝上拜了三拜,然后起身谓汪道诚道:“关夫子乃是武圣,是忠义的化身。你若立志习武,诚心拜师,需做到三件事:第一,心存善良,武德为先;第二,刻苦练习,精益求精;第三,除暴安良,为国为民。你须在关帝面前盟誓,做到这三点,才能拜师。否则老朽绝不敢收你为徒!”
    道诚闻言,立即跪倒在地,对着关公神像拜了九拜,大声道:“小子汪道诚遵从师命,做到这三点。如若心口不一,天诛地灭。”誓罢,又对着吴昂拜了三拜。吴昂呵呵大笑,亲手来扶道诚:“贤徒请起,以后就只行常礼吧。”
    汪士训见吴昂收了儿子为徒,满心欢喜。乃献上白金百两,道:“贫寒之家,实无厚礼敬师。这些微薄之意,权表寸心。”吴昂道:“小弟与令郎偶然相遇,也是缘分。见其乃可造之才,故而劝其弃农习武,以博取功名,光宗耀祖。岂能收你的财物?”汪士训恳请道:“孔夫子收徒尚且收干肉一束,这是敬师之礼,岂能免的!”吴昂道:“仁兄如此说,小弟权且收下,将来进京赶考,也是用得着的。”
    自此以后,汪道诚便在吴昂指导下,起早摸晚,打熬气力,专心习武,同时攻读兵书战策。那吴小姐自然亦时常一起切磋技艺,研讨兵法。
    农忙时节,吴昂便打发汪道诚省亲兼帮干农活,且谓之道:“民以食为天。为人不能忘本,亲身劳作,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这也是修身养德之事,不能看轻。”汪道诚顿首领教。
    转眼三年过去,汪道诚体格更加壮实,声如洪钟,英姿勃勃,两臂有千斤之力,武艺更大有长进。尤其是骑射,马术纯熟,箭技高超。什么蹬里藏身,什么飞马倒立,什么马背反射,几乎是百发百中,无比精妙。其自幼聪明,原就将兵书战策反复诵读。现暇时拿出温习,兼听吴师的讲解,加上自己细心的揣摩,每每颇有心得。尤其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不仅能倒背如流,而且能引经据典,加以发挥。
    对于汪道诚的刻苦练习、武功长进,吴武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中,然仍要求极严。一个动作不到位,必声色俱厉,立命重复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绝不许有半点马虎。常谓之道:“壮士临阵,不死也带伤。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生命不可重复,一旦有失,悔恨终生!”汪道诚虚心受教,从不违拗。
    汪士训见儿子武艺大进,当然欢喜。因见其已逾弱冠,吴家小姐也年已及笄,乃请人至吴家说媒求亲。吴昂早有此心,自然一说即合,择日完婚。小俩口情投意合,恩爱无限。吴武师亦更是将平生绝技,倾心传授,要将这半子之婿打造成国之栋梁。
    又过了三年,吴昂谓汪道诚道:“今年县里开科武考,贤婿可报名应试。”道诚答道:“小婿学浅艺劣,只恐竞技不佳,丢了师父的脸面。”吴昂道:“以你的武艺,数年前中个秀才,也是稳稳的。只是这武考不比文考,不要说武秀才,就是武举人也没多大的名头。真要出人头地,武进士都还差那么一点,非得鼎甲及第,甚至状元,才能名标青史,大有作为。为师的为防你自满,同时也为了避人妒忌,故而不令你早早出山。如今时机已到,你只须放出六成的技艺,即可中一个秀才。接着来年就可乡试中举,再往后就能入京会试了。”道诚叩首道:“谢大人吉言。小婿自当铭记于心,小心应对。”      
    届期,汪道诚去县应试,果然轻取榜首。这虽然是意中之事,汪、吴两家还是小小庆贺了一下。对于汪道诚来说,也算是初见世面,领略了考场气氛。
    越年,汪道诚赴省城乡试。临行,吴昂嘱道:“此次乡试不比县考。以你的武艺,中个举人,当然是稳稳的。但那不足为奇,必须要中个第一名的解元,才能崭露头角。一来可在地方上引起轰动效应;二来为来年去京会试奠定基础。古人所谓的连中三元,就是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愿贤婿初战夺魁,勿负老夫所望。”道诚俯首领教:“请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会尽力而为,夺个解元回来,以报老师大恩。”
    乡试场上,各州县来的武生,穿红着绿,跨马佩刀;惟独汪道诚衣帽平常,却人高马大,气宇轩昂。
    场外那些卖货的,卖艺的,吆喝之声,此起彼伏;更多的是市井民众,来看热闹。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辰时一到,演武厅前三声炮响,将士们如雁翎般排开。主考官升堂就坐,中军官传令:“武考开始!”接着点名入场,一个个轮流献艺。
    第一场考的是骑射。纵身上马,绕场驰骋三圈。每圈须连发三箭,三圈共射九箭。九箭三中者为合格。其三箭均中靶心者为上等,两中靶心者为中等,余者为下等。不合格者,便失去进二场的资格。这一场下来,五百多名武生,一下子便淘汰了将近四百名。
    接着次日的第二场,首考步射、技勇。
    步射九箭,三中为合格,依中靶心的多少区分等级。接下来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级,另备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考生自选弓号,限拉三次,以拉满弓为合格。依硬弓的力度大小以定优劣。
    次考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刀号自选。提刀左盘右旋,前胸后背舞花,然后挥刀过顶。一次完成,即为合格。依所选刀重及舞动的纯熟程度而定等级。
    后考拿石礩子。这石礩子为长方体石块,两端各有凹陷处,供手指抠拿。其重分三百斤、二百五十斤、二百斤三号,并另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礩。石号自选。考生应将石礩提至胸腹间,再借腹力将石礩底部翻转向外,名为献印。一次完成,即为合格。依所拿石礩的重量分等级。
    这第二场的弓技、刀法、拿礩三项均为头等者,称优秀;两项为头等和一项次等者为合格;达不到合格者,取消进第三场资格。
    第三场考文。相对于演武场上的竞技外场,此称为内场。笔试兵法、战策。其题选自《武经七书》中。哪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考虑到武人为文不易,有时也降格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某一段文字,以代策论。虽然对笔墨文章要求不严,但若目不识丁、胸无点墨者,仍在淘汰之列。
     三场下来,合格者三十多人,均取得了武举资格。
    汪道诚在这三场中,均名列第一:马术驯熟,骑步射箭,九发九中,真可谓箭无虚发;开得十五力的硬弓;举出号石礩三百二十斤,均是上上的成绩。一百二十斤的大刀,舞弄起来,前后左右,盘旋如飞,随心所欲,亦为上等成绩。至于那内考默写《孙子兵法》第五兵势篇,这对于熟读兵书的汪道诚来说,更是不费吹灰之力。不多时便将这四百来字的文章,端端正正地默抄出来交卷。
    这武考不像文考,众目睽睽的竞技场上,谁优谁劣,一目了然,无暗箱操作的可能。汪道诚各科成绩均为上等或上上等,毫无悬念地中了个武解元。不仅那些考官心中钦佩,就是那些中举的、落第的,亦无不叹服。众人议论纷纷,有人道:“明年京试,我江西必入鼎甲了!”更有人道:“明年武状元非汪道诚莫属!”
    汪道诚初战即捷,当然高兴。又是拜主考,又是会同年,忙了几天,方才回家。双方父母都喜出望外,置酒庆贺。尤其是吴昂,更是高兴万分:“自己的心血终于初见成效,女儿也终身有靠了。”  
    饮罢庆功酒,吴昂又郑重地告诫汪道诚:“贤婿此次得中解元,虽然可喜可贺,但这还远远不够。以你的实力,明年京试应以夺魁为目标,最低也要一甲及第。但那里是天下英豪会聚之处,高手如云,要想夺魁,谈何容易!所以这几个月更要倍加苦练,同时要往难处多想想,做多手准备。意外之事多得很,难以预料。竞技场上,不仅要心稳神定,更要随机应变。千万不能粗枝大叶,更不能高傲浮躁。须知强中更有强中手!以老夫度之,你天生神力,又值三八之年,正是青春旺盛之际,一般人难以企及。你的箭术可算得是绝技了,但有时还考伏射能力。虽然你现在的射技也能过关,但要万无一失,还须提前准备,以免临场有失。除了这,还有马术与耍兵器两方面,老夫还有点放心不下:一来北方之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其功夫纯熟,花样百出,你不易胜之。二来演练兵器的功夫,论常规,不足为奇;而出奇制胜则又常常有之,谁能预料?故而首先应做好规定的动作,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放出绝技,才能高人一筹,最后胜出。比武场上,九成靠平时的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剩下的就要看机遇与命运了。总之,尽己所能,好自为之吧。入鼎甲应该是有把握的。”
    道诚点头道:“谢岳父大人教诲。小婿自会紧紧抓住这最后几个月苦练,同时细心揣摩其个中的奥妙,想来不会让老师失望吧。”吴昂道:“你能这样,老夫也就放心了。”
    汪道诚了解到武考会试的科目,与乡试大体相同,惟要求更高一筹而已。乃将在乡试中的动作,反复练习,同时在马术、伏射及拳脚上重点补课。吴昂则在一旁仔细观察,悉心指导,及时提醒和纠正其不足之处。汪道诚不厌其烦,虚心听教,认真操作。几个月下来,技艺勇力,又有了大大的长进。
    为防万一,同时也为将汪道诚造就成将帅之才,吴昂父女还屡屡披甲上马,与其演习实战。吴昂谓之道:“既为武将,上阵交锋,是本份之事。这武考中拿石礩、举大刀的笨重之活,不过是测勇力而已。若仅囿于此,往往会误事。真刀真枪的实战,才是最重要的,最现实的。那时虽拼勇力,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比智慧。所谓逢强智取,遇弱力擒;以我之长,击敌之短;避实就虚,袭敌要害,方是取胜之道。况且殿试之时,临时变换花样,增设科目,也是常有的事;甚至两强相遇不能决时,真刀真枪厮杀抢夺也是有可能的。我儿不能不有所准备。”道诚谢道:“大人的金玉良言,小婿自当终生铭记。”
    一日夜间,吴母突然发病。吴昂唤女儿前来看视,哪知屡唤不至,方发现两人并不在房中。寻之,见后门反锁,乃返身回屋,查看兵器。见兵器架上少了两人常用的刀枪,乃立即明白了个中缘由,便放了一支响箭。
    少顷,道诚夫妇急奔回家,方知老母突发急病。道诚乃立即飞马往前村请来郎中,为吴母诊脉开方,然后驰往乐平城中照方抓来草药。侠英小姐赶紧煎熬汤药,伏侍老母服下。
    一家人乱嘈嘈忙到天明。吴母服药后,出了一身大汗,方才热退神清,身倦睡去。
    吴昂见老妻病情好转,也顾不得歇息,便问小夫妻俩道:“你俩半夜出去练习夜战了?”侠英道:“是的。我们去那边开阔处真刀真枪地练了一会儿,听得一声响箭,知道家中有事召唤,故而急忙奔回。”
    吴昂道:“你们不必外出,只在院中练习就是。不要怕吵了我们,何况我们上了年纪的人,五更天也就睡不着了。但你们要知道,刀剑无情,夜间习武,须紧防误伤,务必小心。”道诚道:“这个我们都考虑到了,用厚毡裹牢了兵刃,不会有事的。”吴昂点点头道:“啊,那就好。你能这样用心,何愁不功成名就!”
    欲知汪道诚果能京城夺魁否?请看下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517

帖子

1万

积分

光明使者

汪是一面旗

积分
13560
发表于 2013-11-28 10: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静等下回精彩、
春水流-商周演义-虫先生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