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
著名作家。原名汪芳,1955 年出生,1978 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大学期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1987年发表《风景》,被批评界认为“拉开了"新写实主义"的序幕”,此后作品不断。1989年调入省作协,1993年担任《今日名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2007年湖北省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以高票当选新一届作协主席。最近有小说集《春天来到昙华林》。
印记
1982 年,处女作《“大篷车”上》发表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长为优秀的新写实主义作家。
学习:新时期文学见证人
我的很多大学同学没有做成作家,但大都从事媒体、出版等文化行业的工作,多少与文学有关。如果从1982年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算起,我的整个创作是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完全同步,我既见证也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
上大学之前,我就在报纸、杂志上读到了卢新华的《伤痕》、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作品。但徐迟的报告文学发表后,一扫“文革”写作风气,以诗一般的语言来写科学家,结果一篇出来后立即在全国轰动,当年各大报刊上几乎都给予了转载,整整一代受到这篇作品的影响。
思考:每天挣断一根绳索
1978年我进入了武大,我们年级的同学们非常有激情,创作热情很高,经常搞诗歌、小说竞赛,作品写出来,大家纷纷传看。写作以及成为作家,是每一位中文系学生的梦想。
大学期间,要求思想解放是我们最强烈的呼声。“文革”期间,政治为大,所有文学作品都必须适应政治需要,为阶级斗争服务。文学没有了独立性,成为了政治的附属品。我们的文学社每次开会都要讨论一些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那时候文学就像突围一样,一点点突破束缚在自己身上的绳索,今天挣断一根,明天挣断一根。
创作:1985年文坛比较宽松
新时期初期的文学主题与当时的社会主题一样,反映着拨乱反正,大多数作品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就算如此,也是进步。
我在大学毕业那年,也就是1982年,发表了小说。到了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后,我又被评论家冠以“新写实主义作家”的称号,成为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实在1985年左右,文坛就比较宽松了,以前的老作家、“右派”作家重新发力,加上新入文坛的知青作家,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如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爸爸爸》等等。
出版:跨世纪文丛卖疯了
有一阵出版界很死沉。作家出书难,出版社怕赔钱,要想出书,都得自费。连我都差一点自费去出书。1989年,一个姓刘的杭州小孩从长沙一大学毕业了,跑到武汉来找我,表示要赞助我2000块钱以让我出书。当时我与花城出版社联系好了,甚至把钱都汇了过去。但很快局势有了巨大改变,花城出版社就把那笔钱退还给了我。现在这笔钱还在我这里,但我却与小刘失去了联系,我都不知道怎么还给他。我真是很感谢这样的读者,如果找到了他,这笔钱我是一定要还给他的。出版的红火,长江文艺出版社与书商合作的一套跨世纪文丛起了大作用。这套书当年卖疯了,各家出版社这时才发现,原来文学作品这么好卖,原来愿意读小说的人有这么多。这样,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轻松出书的年代。
至于我自己的书,销售一直都很正常,虽然差点掏钱出书,但到底没做。之后实行了版税制,我的书出版社仍然愿意出,想来也还卖得动。有些人的书之所以卖得特别火,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关注你这个人,顺带买了你的书。这么多年,我除去办了几年杂志,只是写作而已,水波不兴的,既没打过官司,又没闹过绯闻,也不喜欢在风口浪尖上亮相,自然吸引不了很多人的注意。但对我来说,这样就是最好的状态,是我最想要的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