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0627|回复: 14

“汪满田”传奇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8-27 22: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span class="title">“汪满田”传奇(第一章:走出南云山(上)</span>    文 / 驽骀 </td></tr><tr><td height="9"></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c3c9d2" height="1"></td></tr><tr><td height="11"></td></tr><tr><td class="zhengwen" height="11">????<br />????<br /><br />??开场白<br /><br />   首先声明,“汪满田”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她是一个茶叶的商标名称,也是安徽省歙县大谷运乡一个村庄的名称。一个村庄的名字怎么成了一个茶叶商标的名称?为了诠释这个问题, 因而有了这篇报告文学《“汪满田”传奇》。<br />2005年对于“汪满田”来说是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年头。<br />   2005年初,据长三角区域影响力最大的行业资讯《上海商情&#8226;快速消费品〉依据上海4000个有代表性的超市、卖场监测、汇总、统计出超过100个品类1000多个品牌的市场排名,汪满田牌系列茶叶以26&#46;8﹪的市场份额,荣登茶叶类十个优级品牌的榜首,并且比排名第二的“茗士”整整高出15个百分点。同时,也是千余个品牌中安徽省唯一的上榜品牌。<br />   也就在这个春天里,汪满田牌系小包装茶,以中国本色,民族特色,成功地叩开瑞士市场大门,搭上了“国际列车”,全球500强之一的零售业巨头沃尔马也找到“汪满田“,洽谈合作事宜。<br />    喜讯还不止这些,“汪满田”的家乡——安徽省黄山市还把“汪满田”的生产加工基地当作农副产品龙头企业上报省政府和国家计委。<br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皖人欢欣鼓舞的事情。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人,谁能相信,竟然是至今仍然是晴通雨阻的离歙县县城4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庄的人创造的。谁又能相信这位将“汪满田”村的名字演绎成一个大品牌的人,20年前竟然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山村的小木匠。<br />    他叫汪智利。看,他正从大山深处向我们走来。<br /><br />    第一章:走出南云山<br /><br />??辍学学木匠<br />??<br />??汪满田是歙县东北方向,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深山里的一个贫困小村庄。这个地方到处是山,可以说是山接山山山不断,岭接岭岭岭相随,从这一家到那一家,都要翻几个山头。一条大峡谷贯穿南北,蜿蜒曲折,像一条长龙,人们祈求她能够给大山里的人带来好运,因而给她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大运谷。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地方的人们还是穷的可怜。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br />??汪满田,真可怜,<br />??灯盏炒菜,指甲挑盐。<br />??阳婆婆上山下田,阳婆婆下山回家,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吃饭睡觉,生老病死,大山里的人祖祖辈辈就这么过着。这个村的老辈子的农民有一半以上没有到过县城,也不知道县城在那儿。<br />??汪智利就出生在这里。<br />??1983年前后的一天,汪智利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背起书包准备上学去,母亲突然告诉他:“伢子,学不要上了。下学吧,跟你舅舅学木匠,你舅舅要带一个徒弟。”当时他正上学上的一身劲,在学校成绩也不错。汪智利对母亲说:“还有半年就初中毕业啦,等毕业了再学吧。”“你这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舅舅轻易是不带徒弟的,这次他答应带了。机会难得,等等,你的表兄弟又多,他不带他的儿子,还能带你这个外甥?”不论母亲怎么说,汪智利就是不同意下学。<br />??母亲又搬来了父亲,、父亲说“三伢,叫你下学学木匠,是个好事,山里的孩子,还想做甚?有个手艺在身上,走到哪里都不会挨饿,这俗话不是说嘛,技艺不如口艺,口艺不如手艺,家长还能把你往斜路上领?再说啦,你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都上,家里也供不起呀。上学上学,不上不行,这‘学’上多了也无用,山里的伢,识几个字,能认得男女厕所,能数得了票子,就行了。你姐姐上到高中毕业,现在不是照样砸坷垃头儿。”<br />??就这样,汪智利下了学,跟舅舅学起了木匠。<br />??汪智利是个聪明的孩子,装龙像龙,学虎像虎,木工也学得不错。<br />??开始一阶段,他不习惯,人在学木工,心里老想着上学的事,从天真烂漫的中学生到循规蹈矩的小学徒,跨度太大,一下子,很难适应。时间一长,他逐渐的把放出去的心又收了回来。<br />??师傅虽然是舅舅,但舅舅还是按师徒的关系来要求自己。舅舅反复的告诉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学木工是最讲究规矩方圆的,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汪智利也只好安下心来,不分心旁骛,唯斧头、凿子、刨子是问。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学徒期满,汪智利学的一手好手艺,在方圆十里八村那是出了名的,谁家盖房架梁,谁家老人过世,谁家闺女出嫁、儿子带亲,都喜欢请汪智利做木工活。<br />??但是,这个孩子的心比天大,做着做着,他就不满意这种这家请那家侯的有口饭吃的生活,他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br /></td></tr></tbody></table>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2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span class=\"title\">“汪满田”传奇(第一章:走出南云山 (下)</span>    文 / 驽骀 </td></tr><tr><td height=\"9\"></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c3c9d2\" height=\"1\"></td></tr><tr><td height=\"11\"></td></tr><tr><td class=\"zhengwen\" height=\"11\">??到上海谋生<br />??1989年的一个冬天的夜晚,他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忽然想起一首民谣:<br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br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br />??汪智利的家乡歙县正是古徽州所在地,有徽商故里之称。当然当时的汪智利不可能有重振徽商雄风的意念。他只是在想,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我都十八岁了,是应该到外面去走一走,瞧一瞧啦。外面的世界虽然很无奈,但外面的世界确实也很精彩。虽然走出去,未必有出息,但守着这穷山沟是肯定没有出息的。山里人有一句老话,叫做“人挪活,树挪死。”反正我有手艺,到哪里都不会挨饿<br />??但是,出门千条路,到哪里去呢?他常听说大鼓书的人说:“要抢枪皇粮,要嫖嫖娘娘。”干脆到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去,阎王不挣小鬼钱,到上海去挣大城市里的人钱。第二天一大早,阳光特别的灿烂,汪智利背起木工箱,怀揣50元钱出门了,一路上翻山越岭,淌溪过谷,一路步行到了歙县县城,坐上了南昌到上海的火车。开始了他20年上海创业的历程。<br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上海,人们还不习惯于在家具店里买家具,都是请木工自己打,说是这样放心。有需求,就有供给,那时农村的小木匠朝上海跑得特别的多,汪智利就是其中之一。那个时候的晚上只要看到路边棚子或者小区门口的棚子有亮灯的地方,肯定是做家具的。汪智利刚到上海不久就摸到了这一规律。他买了一辆旧自行车,这个棚子看看,那个棚子瞧瞧,暗暗的偷学人家的手艺和家具的新款式,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br />??由于汪智利的木工基本功扎实,加上他聪明好学,接受能力强。他很快的掌握了上海最新流行家具的款式和风格。不怕没有人请,就怕技艺不精,汪智利很快的成为雇主们要请的香饽饽,做完这家,做那家,这家还没做完,就被那家预定去了。加上雇主之间相互推荐,木工之间的口口相传,汪智利一时间成为了打家具的“名角”。他到哪里去,人家问他叫什么。他总是说,“我的家是安徽歙县汪满田的,叫汪智利”。也不知人们没有听清楚,还是他没有介绍清楚,人们只记得汪满田,就是记不住汪智利,久而久之,人们以为他真的叫汪满田,于是人们就喊他汪满田,他也不纠正,他认为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叫什么都行。后来他干脆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就不说汪智利,就说是汪满田。<br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却和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br />??一句话改变了人生<br />??汪智利在做木工的那几年里,每年都要奔波于上海和汪满田之间。那大概是1992年的一个接近年关的时候,他做完了一家的活计,收拾行装准备回家过年,雇主说:“汪满田,听说你的家乡是安徽黄山的茶乡,你过年回来能不能给我带一点茶叶回来,”汪智利满口答应,“带别的没有,茶叶那可是大大的有。”<br />??汪智利说这话可不是吹牛皮。汪满田的家乡歙县是国家级的生态县,地处黄山支脉南云山,海拔800至1400米,年降雨量大于17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日照短,漫射光和紫外线丰富,可谓得天地之灵气。因此这里生产的茶叶不仅色泽好看,而且经久耐泡,口感醇正,凡是喝过的人都说好。<br />??汪智利回到家里,正赶上他的哥哥挑着半担茶叶,满头大汗的回来,他的父亲问他:“大伢,你昨天去卖不是很好吗,今天怎么挑着回来啦。”哥哥说:“别提啦,真是气死人。”原来昨天他挑着一担茶叶到绩溪去卖,价格很好,今天再去卖时,茶商看卖的人多了,就故意压级压价,叫人不能接受,要不是考虑回来挑不动,他一斤都不会卖。父亲说:“这眼看年关就要到了,挑回来能当柴烧呀?这样吧,等过了年,三伢都把它带到上海去送人吧。”<br />??汪智利真的把这些茶叶都带到了上海,除了给原雇主几袋外,剩下的雇主又介绍给了其它人,还没有分得过来,往智利粗略的算了一下账,比在绩溪多卖了一半的钱。<br />??汪智利第一次尝到了搂草打兔子带烧的甜头——这又不增加成本,不要路费,拾麦打烧饼卖——尽是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从那以后,汪智利每年回家,都要带一些茶叶回来,先是一百斤,一百斤的带,后是三百斤,五百斤的带;先是随身带,后来就办托运;先是给需要的雇主捎带,后是兑给摆茶叶摊的小贩子,赚得一些差价,以补贴家用。<br />??终于有一天,他感到做木工耽误了他的贩茶叶。他突然明白了,一只手捂不住两只鸟儿,一只脚难踏两只船。他放弃了木工活计,专门倒腾起茶叶来,谁知,这一倒腾竟然倒腾出一个大品牌的“汪满田”茶叶来。<br /></td></tr></tbody></table>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22: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span class=\"title\">“汪满田”传奇(第二章 :创立“汪满田”&lt;中&gt;)</span>    文 / 驽骀 </td></tr><tr><td height=\"9\"></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c3c9d2\" height=\"1\"></td></tr><tr><td height=\"11\"></td></tr><tr><td class=\"zhengwen\" height=\"11\">??“汪满田”的传说<br />??这是一个颇有些宿命论思想的故事。<br />??宋朝时期,有一个姓汪的书生,年轻时才华横溢,堪称当时第一才子,无奈朝野昏暗,他屡试不第,破落不堪,无以寄托,他常到河对岸的一个学堂去听一个老道士讲课,这老道士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大儒。<br />??汪生到学堂去要经过一条河,摆船的是一位头戴斗笠的女子,叫茶女。茶女长得眉清目秀,汪生随生爱慕之心,私下对友人说:“此生若能和此女成婚,不穿棉袄也能过冬。”<br />??在渡口的拐弯处住着一个叫智慧的和尚,这个智慧和尚不苟言笑,就是喜欢捏泥人。汪生常常坐在河边,看和尚捏泥人。和尚捏好后,将泥人一对一的配对,雌雄一对一,汪生大惑不解,问智慧和尚:“缘和如此呢?”智慧和尚道:“我是给他们配对,各有缘份,婚姻就是缘”。汪生似懂非懂的问道:“那,我与何人有缘?”智慧道:“你与摆渡的女子有缘。”汪生一听,莫非是茶女。他眼前立即出现茶女倩影丽姿。汪生喜不自胜,一路狂奔,回到家里。<br />??汪生再过渡口时,忍不住的两眼生钉,将茶女看得满面桃花,犹如风过落红,美不胜收。。花开花落,春去春来,汪生对茶女的恋情与日俱增。<br />??一日,汪生过河面对茶女,春风满怀,正欲赋诗露情。茶女似乎也有意于汪生,含情脉脉,注视良久,也想对汪生表白。突然一阵风来,将茶女的斗笠吹落河里。原来茶女竟是一个秃女,满头秃癞痢,竟无一根毛发。汪生赶紧闭目,落荒而逃。<br />??汪生老大的不愉快,找到智慧和尚,问:“我与茶女有何缘分,你胡说八道,”智慧和尚慢条斯理的说:“是缘不可怨,无缘不可缘。”汪生顿时拉长了脸。<br />??汪生想,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一走了之,看还和茶女有缘不?此地不是久留之地,来不及打点行装,便赴京城。一路上,餐风露宿,卖文求生,跑到京城,正赶上殿试,一篇《茶经》轰动朝野,皇帝御批为头名状元,当朝宰相看中汪生文采,意欲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汪生为妻,汪生感恩不尽。心想:智慧和尚的缘分之说,今日露馅。<br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汪生是何等的得意。夜阑人散,汪生步入洞房,见新娘端坐床上,阿娜多姿,温香软玉,早已魂不守舍。可是当他揭开新娘的盖头时,不禁大惊失色,后退三步,“怎么,你是茶女?”茶女此刻也认出他来,“怎么,你是汪生?”真是冤家路窄。<br />??<br />??原来,汪生走后,有一天,茶女摆渡时,突然狂风大作,可怜茶女被吹下了河。也许是茶女命不该死,茶女落下河后,,顺流而下,正好当朝宰相巡视至此,救起茶女,听茶女诉说不幸,宰相大人顿生恻隐之心,把茶女带入京城,收为义女。宰相老夫妻膝下并无子女,爱茶女如掌上明珠。<br />??汪生惊魂到地,口中念念有词“缘分,缘分,还真被和尚言中了。”茶女莫名其妙。心想当初你不是钟情于我,今日怎么这般模样。随即摇醒汪生。汪生泪流满面,细说原委。茶女这才恍然大悟,说:“既然你不愿意,那俺们就好见好散。”说完就要离开,汪生一把拉住说:“天意如此,我也就认了,夫妻今后好好过日子就是了,你也别在意,我只是实话相告。”<br />??茶女和汪生从此恩爱有加。<br />??冬去春来,桃吐丹霞,柳垂金线,一日,汪生带茶女到庙上烧香,又巧遇当年的智慧和尚。“世上事难圆,心中总有怨。”智慧和尚见到他俩,口中念念有词。汪生明白智慧和尚的意思,便问道:“怎消心中怨,请大师指点?”智慧和尚说:“我有一偏方,能使头生发,千金我不要,只要你乌纱,只要你愿意,偏方换乌纱,若问偏方啥,原是一粒茶,深山里面种,采叶泡浓茶,只要三二月,满头堆翠发。”汪生正要谢过和尚,谁知和尚连同庙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汪生当即官袍一拖,乌纱一摘,领着茶女远走高飞。<br />??到哪里去呢?汪生和茶女带着和尚给他们的一粒茶籽,走遍了名山大川,不是山太高,就是山太低,最后来到黄山的支脉南云山一带,天下名山,必生名草(所谓名草即是茶树)而且此地正是黄山生产“名草”的“四大名壋”之一的地方,(据《徽州茶经》上说“壋”是指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方)于是扣石垦壤,种下那粒茶籽,夫妻俩辛勤培育,第二年果然长出一颗茶树来,采摘泡茶,茶女喝了之后,没过三月真的是长出一头乌发,,颇似一位仙女,更加显得阿娜多姿。夫妻俩心满意足,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再无别的心事,一门心思,专司种茶,三年后,生下一男一女,男孩结了婚,女孩招了婿,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村庄。<br />??由于这个村上没有其它的姓氏,故称汪庄。有一年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村上的人都到山上采茶去了。有一书生来找人,说:“请问有一个姓汪的人家在那里住?“一位老者回答说:”我们这里的人都姓汪,你看这满田地里的人都是姓汪的,谁知你是找哪一个姓汪的,“书生说,”你们这个村庄干脆就叫汪满田算了。“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于是汪满田就这么叫开了。那条贯穿南北的大峡谷,因为这个故事含有宿命的思想,后代人叫它大运谷</td></tr></tbody></table>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2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span class=\"title\">“汪满田”传奇(第二章 :创立“汪满田”&lt;下&gt;)</span>    文 / 驽骀 </td></tr><tr><td height=\"9\"></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c3c9d2\" height=\"1\"></td></tr><tr><td height=\"11\"></td></tr><tr><td class=\"zhengwen\" height=\"11\">??保鲜第一人<br />??<br />??这个美丽的传说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汪智利的脑海里,当然他也不相信这个传说是真的,但汪满田这个地方的茶叶好那倒是真的,喝了这里的茶能长头发,这个问题也没有考证过,但是,整个大运谷乡没有一个秃子这倒是真的。家乡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有这么好的茶叶资源,我往智利一定要好好的干,力争搞出一点名堂出来。<br />??汪智利不断的研究探索,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茶叶保鲜的技巧,从而使他赚了大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r />??汪智利在贩卖茶叶的同时,也贩卖家乡的蘑菇和黑木耳。夏天的时候,一车子蘑菇黑木耳一下子卖不完,经常放在别人的冷库里保鲜。一次有一包茶叶也混了进去,他也没有在意。等放在外边的茶叶都卖完了,数来数去,少了一包。这馒头有数客有数,能弄到那里去呢,于是他找到了冷库,发现果然在冷库。心想,这下完了,那一包一百多斤的茶叶肯定被冻坏了,一百斤的茶叶就是几千多块钱呀,这一趟算是白忙活了。谁知打开一看,不仅没有被冻坏,色泽似乎比刚卖完的茶叶更好看。汪智利心里一阵嘀咕,“难道冷库里面能够给茶叶保鲜?”拿到市场上去卖,消费者还真的认。<br />??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都很难说,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如果是个规律性的东西,对于经营茶叶生意人来说,那可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r />??这些年来,汪智利经营茶叶,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茶叶的保鲜的问题,从这一年的新茶上市,到来年的新茶上市,间隔时间将近一年,经过漫长的夏季、秋季和冬季,即使再好的茶叶也很难保持新茶的色泽和口味,同样一个茶叶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价格差别很大,这些年汪智利为这个事情伤透了脑筋,基本上是上半年赚一些,下半年赔一些。每年都是赚赔相抵,略有盈余,维持着生计。<br />??也许茶贩和茶商的区别就在于此。这个偶然的发现,如果是一般的小茶贩也许并不在意,而有着做茶商意念和徽商血脉传统的徽商故里的汪智利却不会轻易的放过。他在反复的思考,也在反复的试验。他把同一品质的茶叶一袋放在冷库,一袋不放在冷库,然后进行对比,比色泽,比口味,一方面自己品尝,另一方面也请别人品尝,然后找出规律性的东西。<br />??经过无数次的对比试验,茶叶放在冷库能保鲜的做法得到了证实,汪智利欣喜若狂。颇有心计的他并没有喜形于色,也不对任何人声张,只是一个人偷着乐。至于茶叶在冷库里怎样放置好,还有一些细节的东西,他请教过食品保鲜方面有深厚造诣的、上海保鲜领域的保鲜专家高健华先生,对用于蘑菇、黑木耳的保鲜技术进行改进后用于茶叶的保鲜。此后,他又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不断地改进茶叶保鲜技术,不断地完善茶叶的保鲜技术。<br />??茶叶能够保鲜的秘密他严守了十年。90年代的我国冷冻技术还不发达,冰箱也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一般的冷库都是保鲜肉食品的比较多,用于保鲜茶叶,汪智利可以说是第一人。这个秘密给他带来来巨大的商机,同样一个茶叶在新茶上市的那几个月,都还行,可是几个月之后就不行了,色泽就暗淡了,口味就不纯正了。唯有汪智利的经营的茶叶一年四季几乎一个样,在上海成为最吸引人眼球的茶叶。<br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些经营茶叶的同行问及汪智利的秘密,汪智利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只谈一些皮毛的事情,核心机密谁也没有透露,其中包括他的家人和他的好朋友,有时实在被逼急了,乖巧的汪智利只好用“无可奉告”四个字来回答。也有人问过他:“你这样做是不是太残酷了。”他说:“商场如战场,没有秘密武器怎么能行,再说啦,严守商业机密。这也是商业的道德所允许的。”<br />??注册“汪满田”<br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汪智利的事业进入了全盛时期。随着生意的扩大,他觉得应该结束“游击战”而转入“阵地战”了,他要注册自己的品牌。拥有自己的商标,自己做老板,再也不当散兵游勇了。他觉得自己有实力也有必要注册商标了。能前进不前进那是失误,不能前进硬要前进,那是冒险。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个成熟的商人起码的应具备的素质。至于为什么要注册“汪满田”商标?汪智利对此有三点解释。<br />??“第一,我的名字叫汪智利,可别人总是喊我叫汪满田,我也就默认了叫汪满田。这注册汪满田就是注册我自己。<br />??第二,我的家乡的村庄叫汪满田。注册这个名字,有不忘故土的意思。还有我经营是茶叶,我的家乡就盛产茶叶而且品质好。这样名称和实际正好吻合,没有一点牵强的意思。<br />??第三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颇有一点神秘的色彩,可以为我的茶叶商标增加一些文化底蕴,嘴里喝着汪满田,心里想着那个美丽的故事,不是很美妙的事情吗?“<br />??当然,也有一些人提出疑问,一个初中还没有毕业的大山里的小青年怎么能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有商标意识呢?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宰相必起于卒伍,商人定出于寒门。”也许是古徽商的传统在他的血脉里渊源流长,也许是多年闯荡市场的的经验使他受到了启发,也许他的骨子里本来就有做大老板的禀赋。笔者在采访她的时候,他始终强调的是茶叶的文化内涵。可见他注册商标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说,“茶叶,你别小看它就仅仅是个茶叶,应该说,茶叶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品牌,在古徽商经营的品种中,茶叶就是重要的一项古徽商主要经营的就是以盐、碘、茶、木为主,现在时代虽然不同了,但中国人的饮茶的习惯不仅还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有8000万茶农,从事这个行业经营的至少也有100万商人。要想在这100万商人中脱颖而出。,光靠东跑西颠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几把刷子。这注册商标,拥有自己的品牌也可以算是其中的一把刷子吧。”<br />??也许这就是做茶叶贩子和做茶叶商人的最主要的区别。做茶叶贩子年复一年是重复的劳动,很少动脑筋去想,或者想得层次太低;而做茶叶商人则是在不断的思考,不断地创新。眼界不同,眼光不同。黑格尔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就是汪智利能够在多如牛毛的茶叶贩子中能够凤毛麟角的成为大茶商的“合理”一面。<br />??在注册了商标之后,他一方面注意改进汪满田茶叶的品质和包装,另一方面也在借助外力来给自己的产品增加光环。1997年,在很多人还不知道绿色食品为何物的时候,他花了200万元,率先向中国茶叶研究所申请了绿色食品的标志,经过检验,一次性的获得通过。这个头衔不大要紧,可是却给汪满田带来了好运。<br />??</td></tr></tbody></table>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22: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span class=\"title\">汪满田传奇(第三章 笑傲上海滩&lt;上&gt;)</span>    文 / 驽骀 </td></tr><tr><td height=\"9\"></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c3c9d2\" height=\"1\"></td></tr><tr><td height=\"11\"></td></tr><tr><td class=\"zhengwen\" height=\"11\">??<br />??收购国企“群峰”<br />??<br />??有了品牌和头衔,仍然有一个如何运作的问题。<br />??一段时间以来,汪智利常常为一个事情而苦恼。他的汪满田茶叶很好,这是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可是由于经营的门店太少,经营的量上不去。仅有的10多个门店,常常是挤满了人,一些热衷于汪满田品牌的消费者,买茶叶要跑很远的路。很想扩大经营的他,苦于上海的门店难找,或者也能找得到,但是又比较偏僻。这卖茶叶的就是要有好市口,过去讲“酒好不怕巷子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不全对。他也通过努力,办了一些连锁店,但还是少了。怎么办呢?<br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上海的一些国企开始不景气,经营茶叶的国企也不例外,这给了汪智利的一个机遇。他通过调查了解到上海有一家叫群峰茶叶有限公司的国企不景气,急于寻找合作伙伴,而且这家国企是上海百年老字号,经营网点很多,遍及上海市的各个市区。汪智利想,假如和这家国企合作,借他们的网络优势的“窝”,下自己产品汪满田的“蛋”,不是很好吗。主意一定,汪智利找到了这家国企,他们很是欢迎,很快签订了合作的合同。据原上海群峰茶叶公司的老总王苗华回忆说:“1998年上海的茶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当时有句话叫‘千军万马挤茶叶市场’,这个时候,我们的企业不景气,想找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合作,实现双赢,正好这个时候,汪满田的汪智利找到我们,经双方反复协商,利用汪满田茶场茶叶的品质优势和汪满田的品牌优势,借助公司的网络和人才优势,由汪智利控股经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br />??汪智利这一招棋走得漂亮,他投入的300万之后,不仅救活了这家老牌国营企业,而且给自己的汪满田插上了翅膀。到2002年上海群峰茶叶有限公司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其中来自汪智利家乡歙县的优质茶叶占一半以上,仅支付给家乡大谷运乡汪满田茶叶基地茶农的茶叶款就达1000多万元。2003年和2004年,上海群峰茶叶有限公司的销售额迈入6000万元大关。2005年初,上海群峰茶叶有限公司完成了二次改制,成为独资的民营企业,老板当然是汪智利,这是后话。且看他控股群峰后有哪些新的动作。<br />??<br />??搭乘“快速列车”<br />??<br />??有人把新的世纪的初兴起的超市比作“消费的快速列车,”作为做快速消费品经营的商家,谁能搭乘上这样的列车,谁就能快速的运行,因为超市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在此之前,人们习惯于到商店里买东西,习惯于在农贸市场里买东西。这样的快速列车,聪明如汪智利这样的商人当然不会放过。他和他的手下的人四处出击,和各大超市谈合作,不断地巩固原有的群峰的专卖店和已有的网络,不断地开辟新的渠道。随着各大超市的迅速扩张,汪满田的茶叶也在迅速的扩张。上海几家大的超市,如联合利华,易花莲初,北京华联,上海农工商超市的各个店都有“汪满田”的店中店和营销专柜。<br />??“汪满田”乘上了超市的快速列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的飞到上海的千家万户。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汪满田牌系列茶叶以经久耐泡,回味悠长的特点赢得了上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售量逐月、逐季度、逐年的上升。2001年“汪满田”品牌茶叶的市场份额占上海市茶叶的总销售额的25﹪,2003年上升到26﹪。据统计上海市销售的茶叶品牌不下几百种,而一个品牌的茶叶能够占据四分天下有其一的份额,那确实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就在汪满田品牌茶叶的销售量轰动上海茶叶界的时候,上海市茶叶协会以“汪满田”茶叶为标准,起草了一个地方标准,供其它品牌的茶叶参考学习。<br />??这时候的汪智利犹如茶叶市场中一骑红尘,纵横驰骋,跳掷腾挪,是那样的得心应手,是那样的游刃有余,说他是上海茶叶界的大亨,也丝毫不为过分。获得巨大成功的汪智利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在酝酿着更大的发展</td></tr></tbody></table>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22: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span class=\"title\">汪满田传奇(第三章 笑傲上海滩&lt;下&gt;)</span>    文 / 驽骀 </td></tr><tr><td height=\"9\"></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c3c9d2\" height=\"1\"></td></tr><tr><td height=\"11\"></td></tr><tr><td class=\"zhengwen\" height=\"11\">??搭乘“快速列车<br /><br />??有人把新的世纪的初兴起的超市比作“消费的快速列车,”作为做快速消费品经营的商家,谁能搭乘上这样的列车,谁就能快速的运行,因为超市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在此之前,人们习惯于到商店里买东西,习惯于在农贸市场里买东西。这样的快速列车,聪明如汪智利这样的商人当然不会放过。他和他的手下的人四处出击,和各大超市谈合作,不断地巩固原有的群峰的专卖店和已有的网络,不断地开辟新的渠道。随着各大超市的迅速扩张,汪满田的茶叶也在迅速的扩张。上海几家大的超市,如联合利华,易花莲初,北京华联,上海农工商超市的各个店都有“汪满田”的店中店和营销专柜。<br />??“汪满田”乘上了超市的快速列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的飞到上海的千家万户。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汪满田牌系列茶叶以经久耐泡,回味悠长的特点赢得了上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售量逐月、逐季度、逐年的上升。2001年“汪满田”品牌茶叶的市场份额占上海市茶叶的总销售额的25﹪,2003年上升到26﹪。据统计上海市销售的茶叶品牌不下几百种,而一个品牌的茶叶能够占据四分天下有其一的份额,那确实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就在汪满田品牌茶叶的销售量轰动上海茶叶界的时候,上海市茶叶协会以“汪满田”茶叶为标准,起草了一个地方标准,供其它品牌的茶叶参考学习。<br />??这时候的汪智利犹如茶叶市场中一骑红尘,纵横驰骋,跳掷腾挪,是那样的得心应手,是那样的游刃有余,说他是上海茶叶界的大亨,也丝毫不为过分。获得巨大成功的汪智利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在酝酿着更大的发展。<br /><br />??更上一层楼<br /><br />??市场销售量上去之后,汪智利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怎么保持这样良好的势头,他经营这么些年生意,他知道市场经济是瞬息万变的,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必须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这想着“碗里的”就是要把汪满田的质量搞好,使它更上一层楼。<br />??一是稳定产品质量,扩大汪满田茶场的优质茶的面积,提高汪满田茶叶的加工档次。他明白要改变家乡的茶农的粗燥的加工习惯和传统的工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在汲取家乡加工茶叶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新的工艺,将收购的茶叶进行再加工,再后来就直接收购茶农的鲜叶,进行加工,确保了汪满田的茶叶的质量。<br />??增加新品种,锦上再添花。如何保护,丰富汪满田品牌系列茶叶的品种和文化内涵,是汪智利时刻都在思考的问题。他早就想开发一种茉莉香型系列花茶,可是在皖南山区却有一种传统的观念,说是“好茶不窨花,好女不当家”。这种观念认为,只有级别低的,不太好喝的茶叶才需要窨花,好茶叶如果掺进花香,好茶叶就被糟蹋了,但是消费者市场却在呼唤着高档的花茶品种。市场应该是导向,而不能囿于一些陈旧的观念。于是,2001年8月,汪智利从十分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带着几位大学生到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广西横县呆了一个月,生产出滴水香系列花茶,投放市场之后,深得消费者的好评。随后几年里“汪满田”家族不断地扩大,浓香型的“绿玉兰”,快捷型的“滴水香,”保健型的“野菊花”等不断地问世。<br />??上乘的质量,品种的繁多,包装得讲究,这些条件满足了挑剔的上海人的需求,也改变了上海人对黄山茶叶乃至对整个安徽茶叶的印象,原来不经营汪满田茶叶的专卖店也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代卖或者代销汪满田品牌的茶叶,一时间汪满田茶叶成为上海都市的宠儿,一些媒体也争相报道汪满田茶叶给上海人民带来的口福。<br />??<br /></td></tr></tbody></table>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23: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span class=\"title\">第四章:建设大后方?(上)</span>    文 / 驽骀 </td></tr><tr><td height=\"9\"></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c3c9d2\" height=\"1\"></td></tr><tr><td height=\"11\"></td></tr><tr><td class=\"zhengwen\" height=\"11\">??第四章:建设大后方<br />??不被人理解的“惊人之举”<br />??汪智利投资3000万在歙县经济开发区建立集生产、加工、旅游、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大型基建项目——汪满田茶叶配送中心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皖南山区,惊动了黄山市委市政府,也惊动了安徽省农委,特别是歙县60万父老乡亲拍手叫好,打工仔闯荡大上海,反哺故乡立新功,这本淳褪且惶鹾芎玫男挛牛??谝恍┙锹淅铮?恍┥?饩?畹奶睾玫娜巳丛谒较吕镆槁鄯追住?<br />??——做生意的人,以盈利为本,这样的长线投资,驴年马月才能收回,情况都是在不断的变化,那一年那一月,牛拉薄屎下大雪,又不知啥样子。要是我,我可不干那傻事。<br />??——揽到篮子里才是菜,装进腰包才是钱,你现在大把大把的朝外掏钱投资,实际上是在烧钱。你是在做茶叶生意的,不是在做房地产的,3000万不是一个小数呀,3000万全部变成不动产,是搬不走,拿不动的,你就不怕?<br />??……<br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汪智利不为所动,他一口吃下个秤砣——铁了心。他说干就干,他离开了繁华的上海,来到家乡歙县,住进了宾馆,租了几间民房办公,挂起了汪满田茶叶配送中心筹备处的牌子,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上海的生意全部托给了他的副手,自己一门心思专司此事。<br />??采访遭“冷遇”<br />??笔者得知汪智利在歙县,电话约了三回,对方都说是忙,婉拒笔者的采访。我们也只好真情道出:“《新徽商&#8226;上海卷〉出版在即,你的事迹——从小木匠到大茶商的故事,最符合入书的要求,你又是徽商故里的人,非常具有代表性。”由于笔者言辞恳切,这才答应和笔者见上一面<br />??获得汪智利准许之后,笔者和安徽省国际徽商交流协会的副秘书长栗亮先生便打点行装,迅速赶往歙县,住进宾馆之后,电话约了二回,说我们已经到了歙县,要求见面,他在电话里头一推再推,说等一下,正忙着。笔者也不知道他是真忙还是托辞,便不打招呼,找上门来,正好来逮了个正着:汪智利正和工程技术人员摊开图纸,滔滔不绝的说着,我们只好在一旁做冷板凳,耐心的等待。等他忙完了,已到了中午11时30分,他虽然左一个对不起,又一个对不起,可我们的心里还是不愉快。上午看是谈不成了。于是便是吃中午的饭,我们怕下午再找不着他的人影,吃过饭之后也没有休息,便把他拉到我们住的宾馆,心想这下可以好好的谈一谈,可是在我们采访一个小时之后,他的移动电话就不时地响起,从他接电话里头可以听出来,有上海的,有省农委的,有黄山市的,而且都是带“长”的电话,他都不为所动,还在说他的故事,可是谈着谈着,有一拨人竟然找上门来,采访只好中断,他说去去就来继续谈,可是,他走后,一等也不来,二等也不来,直到当天夜里11点钟,才接到他的报歉电话,说是黄山市的领导找他,实在推托不掉,问现在谈谈行不行?笔者说,夜不行公事,等明天吧。<br />??第二天一大早,汪智利敲开笔者的门,说,“今天的时间属于你们的,我手机也关了,我们换一个房间,谁也找不到,就是找到了我也不接待,以弥补我昨天的过失你们看好吗?”<br /></td></tr></tbody></table>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9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23: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span class=\"title\">第四章:建设大后方?(下)</span>    文 / 驽骀 </td></tr><tr><td height=\"9\"></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c3c9d2\" height=\"1\"></td></tr><tr><td height=\"11\"></td></tr><tr><td class=\"zhengwen\" height=\"11\">??建好基地迎挑战<br />??汪智利说,现在的汪满田虽然有华东第一品牌茶叶的美誉,虽然有笑傲市场对手的优势,但这些都是现在,不能代表将来,能否笑到最后,在新的游戏规则下,一个初具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究竟靠什么去和国际巨头合作,靠什么去迎接未来市场的挑战?没有实力是根本不行的,所以我必须放弃市场短线投资,全力建设好大后方。这样我们才有资本去和别合作与别人竞争。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靠的是实力。如果说,我前20年走的比较顺,这里面,有天时,我们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有地利,我的家乡就是茶区,我懂这一行;也有人和,主要靠我的小聪明,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我总是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别人没有保鲜的时候我保鲜了,别人没有注册商标的时候我注册了,别人还不知道绿色食品为何物的时候,我申请了绿色食品的标志。但是市场经济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事情,你们搞文学的人知道,第一个把少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少女比作鲜花的就是庸才,那么第三个呢,就是蠢才了吧。如果说靠脑子灵活可以得势于一时或者一段时间,但长远的看还是要靠实力的,所以我要全力的建设好我的根据地——我的汪满田茶叶的大后方。<br />??汪智利的聪明之处在于知进知退,聪明的将军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往往调回头来进行休整,以便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然后再冲上前去,夺取最后的胜利。聪明的棋手也是这样,他们不仅看到眼前的一步,而且还要看到二步三步,你吃我的马,我未必要马上就要也吃你的马,留着下一步将你的君。汪智利就是这样的将军,就是这样的棋手。<br />??汪智利继续说,我们歙县是徽商故里,从明朝的李少徽,朱升到清代的许国等一大批著名的徽商,他们成功之后都有一个传统,就是回家修祠堂,建庙宇,立牌坊,总而言之,讲究荣光耀祖。我当然不能和他们比,他们是有功名的人,我是一个卖茶叶的,但是我还有致富乡邻的观念,我认为回报家乡父老乡亲的方式,不是仅仅的投资修一条路,帮助几个辍学的小学生的问题,我们歙县是茶乡,我们的黄山市也是茶乡,有好几十万茶农,建好了这个在“世界领先,在国内一流“的茶叶加工基地,造福的不仅是这一代的人的问题。是子子孙孙的事情,到什么时候都可以给家乡人民带来好处和实惠,即使将来我汪智利不行了,有了这一片固定资产,也还会有李智利张智利接着干。即使有一天汪满田也不行了,也还会也赵满田钱满田接着干。因为,我们这里有几十万亩茶园和几十万茶农,他们要生存要发展。<br />??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宽广的胸怀,一个山村的小木匠出身的人竟能说出这样感人肺腑的话,我相信了环境改变人的话,再一次明白了伟大的和渺小的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在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怨不得几千年前的陈胜和吴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声音。<br />??</td></tr></tbody></table>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6-8-28 09: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和渺小的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

精辟!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4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761
QQ
发表于 2006-9-15 09: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哪找来的,呵呵顶一个,大风真有你的,驽骀是谁啊?
不懂家族历史的人在这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