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151|回复: 6

迁徙分布

[复制链接]

17

主题

286

帖子

8752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752
QQ
发表于 2012-6-21 1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迁徙史
1、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 《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2、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3、徒居海外
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2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4694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142
QQ
发表于 2012-6-21 16: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汪氏后裔,目前我们有600余万宗亲,广布于世界各地。有相当一部分宗亲,不仅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类拔萃,而且在经济、商贸领域业绩突出,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企业家,拥有了相当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是我们汪氏的一笔巨大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86

帖子

8752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75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6: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迁徙分布



历史上汪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唐朝以后,汪姓主要从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两广和福建地区扩散。清初汪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汪姓大约有近4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排在第三十二位。汪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汪姓总人口的53%。汪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其次分布于浙江、河南,这两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全国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的汪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汪姓大约有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7%,为明朝第二十八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汪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这两省的汪姓又集中了11%的汪姓人口。安徽为汪姓第一大省,约占汪姓总人口的45%。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全国仍保留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汪姓分布与图谱

当代汪姓的人口已近430万,列在全国第五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汪姓人口由62万增到456万,增长了7倍多,汪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汪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两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苏、江西、云南、湖南,这六省又集中了29%的汪姓人口。安徽为汪姓第一大省,约占汪姓总人口的30%。全国形成以安徽为中心沿长江向四周逐步递减的汪姓分布特征。在600年期间,汪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的回迁十分强劲,尤其突出的是向西部四川的迁移。汪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皖浙苏沪、湖北大部、河南东南、湘赣闽北部、川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西端、陕西南端和西段、甘肃南部、黑龙江东部,汪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8%,居住了大约65%的汪姓人群。在湘赣闽南部、粤琼台、广西大部、贵州东南、云南大部、青海东部、陕甘中部、宁夏、豫鲁大部、辽吉、黑龙江大部、内蒙古西部和东部、新疆西北,汪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3%--0.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国上面积的40%,居住了大约31.2%的汪姓人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86

帖子

8752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75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7: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62万增到456万:
更正为:由62万增到430万,56位
(来自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汪姓排名第56,汪姓人口430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2055

帖子

230万

积分

版主

灌河流域汪华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05780
QQ
发表于 2012-6-21 20: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安部的统计绝对不准确,据我了解,就是越国公长子建公、七子爽公后裔加起来就的有600万,在加上其他支的至少150万,汪氏总人口至少750万。
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汪家梦而努力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86

帖子

8752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75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2: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矛盾,因为还有没办身份证的。比如:小孩等未成年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86

帖子

8752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75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22: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临清汪氏于2012-06-21 16:31发表的 :
        作为汪氏后裔,目前我们有600余万宗亲,广布于世界各地。有相当一部分宗亲,不仅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类拔萃,而且在经济、商贸领域业绩突出,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企业家,拥有了相当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是我们汪氏的一笔巨大资源。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