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254|回复: 4

【转】方利山教授论文

[复制链接]

115

主题

152

回帖

7520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7520
QQ
发表于 2012-4-12 08: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族寻根与徽州文化旅游
                                                                                                             方利山
         【摘要】古徽州之域徽州宗族聚族而居,最重宗法,奉先有千年之墓,会祭有万丁之祠,宗祐有百世之谱,是宗族寻根溯源的圣地;大量的宗族宗法遗存承传中华文脉,是极有中华传统文化见证价值的重要徽州文化生态,也是开展徽州文化旅游,催生寻根旅游经济的稀珍文化资源。
       【关键词】 宗族寻根 圣地 文脉 资源
在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复归本位的当下,在清明节作为国家法定节日正被国人日益看重之时,慎终追远,寻根溯源,报本感恩,缅怀先祖,敬宗睦族,表达孝思的古国人伦,已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宗族寻根祭祖之风,在各地热潮涌动,看似封建宗族宗法的复古,实是对“文革”以来在“宗族”问题上之极左的一个驳正。宗族寻根祭祖,中华传统的伦理纲常,需要人们少一点“狼来了”的惊骇,需要人们更多地从文化层面加以审视,给予同情的理解。  
                                                                       宗族寻根在徽州
        古徽州一府六县(歙、黟、婺、绩、休、祁)之域,高台城垒式的地形,丛山环峙,名山秀水,气候适宜,相对封闭,历来较少战乱,最宜人居。徽州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汉代以来北方世家氏族陆续迁徙的理想之地。千百年来入徙徽州的中原氏族在徽州各地聚族而居,和当地的山越族在长期的和融、同化中,形成了宗法制度严密、宗族社会稳固的徽州乡村社会。世称“程朱阙里”的古徽州由于程朱理学(新儒学)的深刻影响,民间“最重宗法”,(1)“家多故旧,自唐宋以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2)“千年祖坟,千丁祠宇,千丁乡村,他处无有也”。(3)虽经千百年历史岁月的冲刷,留存下来的宗族宗法遗迹仍遍布古徽州乡村,成为当今宗族寻根的圣地。
        在徽州月牙形盆地中段偏西,古歙篁墩,汉以来就是中原世家氏族来徽州时的始居之地。据徽州史志和家谱族谱记载,“始居篁墩”的各族姓就不下三、四十个。这里世称“程朱阙里”,二程之祖程元谭官新安太守而居篁墩,至今篁墩村里,“程氏祖墓”石碑尚存,其显祖程灵洗古墓仍在,歙县冷水铺双人前程元谭墓塟遗址也已找到,篁墩村里至今还有程氏宗祠遗址;朱熹徽州始祖朱师古唐代乾符年间迁篁墩;而“朱夫子祖墓”石碑(明万历间知县刘伸立)也几经周折得到保存,篁墩村里至今还有两处朱氏祖墓遗址和朱家巷遗址。至于徽州望族大姓汪氏、济阳江氏、箫江氏、唐李氏、张氏、戴氏、叶氏、方氏、潘氏、曹氏、毕氏、洪氏、许氏、姚氏等等,都和篁墩有血脉渊源(4)。因此徽州篁墩被各地宗族奉为寻根祭祖的朝圣之地,人称篁墩是“徽州文化第一村”、是徽州文化的“耶路撒冷”和“麦加”。民间有谚云:“北有山西洪洞大槐树,南有武夷宁化石壁村,中有徽州古篁墩”,在这三处中国移民史上的聚散圣地中,徽州篁墩早在汉代(约在公元零年前后)即成为中原氏族移民聚散地,比大槐树、石壁村还早上千年。
        史志记载:徽州邑(歙)中各姓,以程、汪为最古,族亦最繁,忠壮、越国公之遗泽长矣(5)。由于隋唐间歙州汪华据有(歙、宣、杭、婺、睦、饶)六州,保境安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汪华又率六州归唐,维护了国家统一,受到历代皇朝的褒封和百姓的拥戴,千百年来在六州特别是徽州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汪华信仰,民间尊汪华为“汪公大帝”、“ 徽州的太阳”,加上汪华九子后代兴旺,遍于国中,有“天下汪”之盛,所以徽州的民间及汪氏宗族祭汪华,千百年来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带有泛宗族全民性,徽州“汪王祭”“抬汪公”民俗既是汪氏宗族最重要的祖祭,也是徽州民间最有文化蕴涵的重要民俗活动。这一“汪王祭”“抬汪公”徽州民俗,甚至在明代因徽人奉命入黔戍边而传入贵州屯堡一带,一直保留至今。至于徽州程氏,由于历代名人众多,海内外程氏后裔又都以歙县篁墩为其始祖居地,近年来祖祭规模日益宏大。2011年4月,在世界华人联合会主席程万琪先生带领下,各地程氏宗亲六百多人赴篁墩、冷水铺祖墓地祭祖,成为徽州宗族寻根一大盛事。
       据目前所知,在徽州域内,南溪南萧江始祖萧祯墓遗址尚存;祁门铜锣湾新安琅琊王氏始祖王壁墓已修复;绩溪余川陈氏先祖陈猛“天子坟”仍保存完好;婺源考水“李改胡”始祖胡昌翼墓仍存;霞坑方氏祖祠“真应庙”遗址尚在;更有篁墩朱夫子祖墓遗址留存;歙县云岚山汪王墓正在修葺;篁墩黄氏祖墓,石潭吴氏祖墓等等都有遗存。尤其是徽州目前还保存有大量各宗族聚集祭祖的祠堂建筑,更有数量众多的徽州宗谱、家谱文献,为宗族寻根、溯本穷源准备了充足的空间和条件。宗族寻根将在徽州进一步红火。
                                                                         宝贵的中华文脉
       世界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时至今日,四个文明古国唯有中华五千年古文明一以贯之,虽经无数劫难仍然熠熠生辉。这种文脉的顽强延续,表现在中华传统文化存续的多个方面。中国宗族宗法在长期的历史变革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一些基本核心价值理念,在血脉亲情的绵延过程中贯穿着中华文脉。血缘宗族脉络的明晰,不仅使后世子孙知所从来,而且认知了自身一脉在中华历史上的地位,了解了先祖们为中华文明进步所作的贡献和创造的业绩。通过宗族的族规祖训,人们接受了先祖训誡的“慎婚姻、训子孙、时祭祀、睦邻里、怜孤寡、敬师长、谨国税、培公堂”(6)之类家国观、公私观、荣辱观的教育,从家族开始学习做人,宗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是培育人的最重要课堂。在古徽州这个“特重宗法”的宗族社会里,千百年来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严密的宗族统治和宗法控制,徽州文化的每一个方面无不渗透着宗族宗法的巨大影响。在历史大变革中,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的物态载体在城镇加速消失,“礼失而求诸野”,徽州乡村宗族宗法的大量物态现存,成为宝贵的中华文脉实证。对于在宗族寻根祭祖活动中修复的先祖古墓、宗族祠堂、族谱家谱,对于后世子孙寻根报本、诚奉孝思的热情,似不必一概以“封建、落后、迷信”而加以拒斥,似也不必担忧“复古”而疑虑重重。历史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徽州宗族宗法,善待这份历史文化,尤为重要。徽州宗族祭祖表现实态,例如绩溪登源十八朝祭汪华赛琼碗、花朝会的盛况,绩溪伏岭至今仍坚持的宗祠祭祖隆重程式等等,正是我们感知徽州宗族文化生态的重要“非遗”,是中华文脉的膊动。美国学者德膜克里特认为:徽州是“了解中华封建帝国的关键”。“关键”就在徽州古村落通过大量侥幸留存的物态载体,坚守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家园,顽强地留下了文化之根。  
                                                                           稀珍文化旅游资源
        特别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徽州域内幸存的这么多宗族先祖古墓葬、宗族祭祀大祠堂,这么多望族大姓、历史名人始祖的祖居地,这么多世家大族先祖的遗迹遗存,不仅仅是一些值得珍视的宝贵历史文物,而且更是一些可以为我们今天带来巨大效益的稀珍文化资源。
在宗族寻根祭祖一年比一年红火的时候,近年来到徽州寻根祭祖、续接宗脉的各姓宗亲,在清明前后,呈蜂拥之势。每年的“越国公汪华清明祭”,早已牵动了海内外大批汪氏宗亲和社会各界的人心,一年比一年影响大,一年比一年办得隆重;徽州吴氏、程氏、冯氏、王氏、许氏等等的宗族寻根祭祖,也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徽州查氏每年在婺源隆重祭祖之后,还一直坚持不懈地在休宁山乡千辛万苦地查寻始祖查文徽古墓遗址,其慎终追远之虔诚,最为感人(7)。祁门新安琅琊王氏祖祭,还将徽州“十番锣鼓”等特色“非遗”演示结合起来,将祭祖活动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一种实践。这些都在启示我们:宗族寻根,是撬动徽州文化旅游,催生宗族寻根旅游经济的一个支点。
        我市山多田少人众,哪一方面都搞不过人家。几十年发展黄山旅游,抬高了黄山门票价格,抬高了各种物价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物价,普通百姓叫苦不迭。徽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厚,是我市的强项。在促进“乡村写生经济”、“乡村油菜花摄影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努力推动宗族寻根旅游在我市的形成和发展,以同情的理解、宽松的环境、良好的服务、积极的引导,凭借得天独厚的徽州宗族寻根丰富资源,把国内外热心寻根的宗族宗亲吸引到徽州来,把黄山山下的旅游淡季变成旅游旺季。比如,我们可以政府和民间结合,精心谋划屯溪中心城区“黎阳汪公庙会”的盛大复活。“黎阳汪公庙会”作为汪华祭祀传统民俗,其踩街有抬阁、地戏、仗鼓等多种徽州特色“非遗”项目展演,有浩大而隆重的仪仗,有汪公、九太子等十一座“菩萨”巡游山城,这不仅是汪氏宗亲祭祖,而且是全民景仰朝拜“汪公大帝”的盛大节日,具有泛宗族性,其最精华的节目“黎阳跑马磨豆腐”,独特、刺激、惊奇、观赏性强,引来万人空巷,最吸引人眼球。这是屯溪中心城区流传几百年的一年一度最让百姓提神的民间狂欢节,最有徽州文化蕴涵,最有艺术卖点可以发掘,最有文化旅游操作价值。一个维也纳狂欢节,吸引了那么多世界游客,六天时间潮涌的人群为当地带来那么大的效益,而我们的“黎阳汪公庙会”是十一天,如果谋划得好,引导得好,宣传得好,这十一天“嬉菩萨、抬汪公”,会引来多少中外游客?会为我市旅游带来多少效益?我们的徽州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为我们把文化旅游“嬉”出特色,现在我们搞“休闲旅游”,完全可以借“寻族寻根”,把“嬉”文化做得更好。
        总之,在徽州文化旅游、徽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宗族寻根”这一部分来徽州的游客值得关注,想办法把人吸引来,一年四季,不仅黄山山上人潮不断,而且各地乡村也人山人海,百姓就能从接待服务中得到实惠。
        徽州宗族寻根祭祖,徽州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事关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事关徽州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在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善待中华传统文化正成为国人共识的当下,我们应当也可以在“宗族寻根”问题上凝聚共识,把应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2012年2月稿于屯溪
参考文献:
(1)黟县志【Z】(卷三)•风俗•清嘉庆刊本
(2)(3)、徽州府志【Z】(卷三)•风俗•清康熙刊本
(4)程氏家谱网“远逸逍遥”网名文章辑载:新安琅琊王氏迁徽始祖王壁先迁篁墩苦竹巷;唐昭宋子李佯迁篁墩;济阳江先祖江尚质唐末迁篁墩;萧江氏萧祯唐末隐篁墩,墓塟南溪南;汪华第八子俊迁篁墩;徽州胡氏始祖胡瞳唐时迁篁墩,甲道张氏始祖避黄巢乱隐篁墩;叶氏始祖叶翥官歙居篁墩;项氏始祖项明远唐天祐间迁篁墩;徽州望族许氏先祖许儒梁时迁篁墩;曹氏先祖葬篁墩;毕氏先祖毕师远宦新安葬篁墩;姚氏先祖姚旭唐末避黄巢乱迁篁墩;黄氏先祖黄璋唐神龙年间迁篁墩;戴氏先祖戴英唐广明年间迁篁墩;……
(5) 歙县志【Z】(卷一)• 地志•风土•民国刊本
(6)歙县芳桂堂方氏族谱【Z】(卷一)•族规•明嘉靖刊本
(7)详见拙文“查氏寻根有新发现”、“查氏寻根记” •菲元新浪博客•2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3512

回帖

10万

积分

天使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

积分
106455
发表于 2012-4-12 0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利用稀珍文化,借“寻族寻根”,搞好“休闲旅游”是一项很好的徽州文化旅游项目。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190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0
发表于 2012-4-12 09: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教授的大作写的很好,有理有据有观点有建言,充分体现了他很高的文化修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高尚的品德、非凡的才气和为黄山市建言献策的赤子之心,令人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447

回帖

1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精卫衔其木,将以填沧海。

Rank: 6Rank: 6

积分
10714
发表于 2012-4-12 1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教授的大作写的很好,有理有据有观点有建言,充分体现了他很高的文化修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高尚的品德、非凡的才气和为黄山市建言献策的赤子之心,令人敬佩!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2

回帖

5384

积分

认证会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Rank: 6Rank: 6

积分
5384
QQ
发表于 2012-4-12 19: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番心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