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楼主: 汪立伦

《十六红》一书版式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40

帖子

3825

积分

认证会员

汪姓有着共同的祖脉,祝福汪姓

Rank: 6Rank: 6

积分
382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08: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十六红》之《屋上井奇情》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转载必究
           汪立伦
           
     宋朝的时候,庐州城有一处古建筑叫“屋上井”。这屋上井是一眼井,井水清澈,水面高出平地两丈多,因此而得名。庐州府尹公孙真看中了这个地方,买下来建了一座花园,供一双儿女在此读书。他儿子公孙乾,一表人才,博学多识;女儿叫公孙燕,花容月貌,知书识礼。
   公孙乾兄妹长大成人之后,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不久公孙乾娶妻生子,公孙燕一心要嫁个有真才实学的,为觅佳婿,她还写了一首诗:
   玉阶磴磴围楼榭,
   清水溶溶见庐州,
   一大兹时分上下,
   千金彼处在前庭。
   这诗中暗藏一谜,公孙燕对父亲说:“谁能猜出此谜,找出爱情信物,小女就以身相许。”
   庐州城的文人雅士和王孙公子很多,都想猜出诗谜,与飞燕小姐喜结连理。谁知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一晃三年过去了,庐州城中没有一个人能猜出诗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公孙真便要把女儿嫁给庐州首富“包百万”。公孙燕哭着说:“爹爹,小女如不能如愿择婿,宁死不从!”公孙真无奈,又暗中叫公孙乾将诗谜猜出,然后告诉“包百万”。谁知公孙乾想了多日也没猜出来,公孙燕抱恨而死。公孙真后悔不迭,在庐州城西郊安葬了女儿,围墓而起,建了一座八角小亭,把那首诗谜刻在石碑上。
   五年后,庐州城包家村的神童包怀策长大成人。这年春天,他到大蜀山郊游,在八角亭看了公孙燕的谜诗,听说了她抱恨而死的故事,心中惋惜不已。包怀策来到当年公孙燕居住的花园,一边徘徊,一边苦苦思索。他百思不得其解,信马由缰,来到屋上井旁。屋上井直径6尺,井口4尺,石台有个缺口,正对公孙燕闺阁楼梯。他面向井口,双手扶着井台的围栏,低头凝望。好大一会儿,转身往对面一看,不由心中一动,忙跑到楼梯上,掀开第二级台阶木板,果然发现里面有一个袖珍楠木小盒,不用问,这正是公孙燕谜诗所说的爱情信物!
   包怀策找到公孙燕生前留下的爱情信物,第二天就传遍了庐州城,满城文人雅士和公孙王子都来看热闹,纷纷好奇问道:“包公子何以猜出谜底?”包怀策说道:“以前各位没有猜出来,是从未到公孙燕小姐的花园里。公孙燕小姐说:‘玉阶磴磴围楼榭,清水溶溶见庐州’。意思是说井口像玉阶,一磴磴围着犹如一围楼榭的水井,人站在屋上井旁,便能从清澈的井水里,看到井旁竖着的铜镜,从铜镜里又能看到投进井里的庐州城。‘一大兹时分上下’,是说人俯在井口形成‘大’字,恰巧和井水中的‘大’字倒影分为上下。‘千金彼处在前庭’,正是公孙燕小姐深藏爱情信物的地方,从井台缺口望去,恰巧是她闺阁的楼梯。公孙小姐在诗中还有两外暗示:‘磴磴’是二层,‘一大兹是分上下’,上‘大’是人,这是实写,下‘大’是影,这是虚绘,藏爱情信物的地方,就在从上往下的第二屋楼梯木板里。”众人听了连连称妙,齐声赞道:“包公子真是奇才!我等能有幸看一看楠木盒里是什么吗?”包怀策打开楠木盒,只见里面用丝绸包着一卷白纸,展开一看是上联:
   堂上木鱼无水更更叫。
   对联下方有一行娟秀的小字:凡猜出谜诗者,若能对出此联,愚女愿为其铺床叠被。
   庐州城的文人雅士和公子王孙都没对出下联,他们问包怀策,包怀策也皱着眉头说:“在下才疏学浅,也未对出。不过在下已立誓言,若对不出下联,决不进京赶考!”众文人雅士和公子王孙又是一番敬佩,包怀策从此就留在了庐州城,在公孙燕小姐墓旁搭了一间草棚。他一边发奋攻读,一边苦思冥想下联。
   包怀策在草棚里一住就是两个月。这天夜里,他正在读书,忽然听见一个女子弹琴吟歌,歌词竟是公孙燕小姐那首谜诗。包怀策侧耳倾听,不知天这么晚了,是谁在附近弹琴轻歌。他正想着,草棚外响起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姑娘笑着说道:“包公子,小女子能进去稍坐片刻吗?”包怀策拱手说道:“不知小姐深夜到此,敢问有何见教?”姑娘说道:“小女子久慕包公子高才,为对出公孙燕小姐的对联,竟不去赴京赶考,着实令人钦佩。今晚小女子偶然路过这里,特来拜会。“包怀策仔细端详了一下姑娘,说道:“夜已深了,小姐还是明日再来吧。”姑娘恳切地说:“你看,今晚明月高照,四野草虫轻唱,我们何不谈个痛快呢?”包怀策被姑娘的诚意打动,当下不顾男女授受不亲,请姑娘进了草棚。
   两人不拘礼节,你问我答,我考你对,从四书五经、史纲朝鉴,说到琴棋书画,竟没分出高下,双方不由暗暗互相佩服。从此,每隔一段时间,姑娘就来草棚伴他夜读,来无踪去无影,神神秘秘。包怀策很想知道姑娘身份,几次探问,姑娘都说:“小女子本是风尘女子,以卖唱为生,浪迹江湖,不说也罢。”
   转眼又是大比之年,离秋试只有两个月了,包怀策还没有对出下联,仍然无心仕途。这天夜里,他正在看书,那姑娘又走了进来。姑娘说道:“包公子,小女子是来向你辞行的。”包怀策诧异地问道:“姑娘要去哪里?”姑娘避而不答,说:“包公子,眼看就要秋试了,小女子临走之前有句话要说。包公子,人生在世,不求取功名,所为何来?”包怀策说道:“在下已立下誓言,上联无对,决不赴考。”姑娘无奈地摇摇头,从兜里拿出一只铁马风铃,转身挂在草棚檐上说:“包公子,你既心意已决,小女子也不便再说什么了。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这是小女子做的风铃,权且送给包公子做个纪念吧。”说罢,转身欲走。包怀策忙拦住她说道:“姑娘,你究竟是何人?”姑娘叹了口气,说:“包公子不要再问了。”说罢,展开桌上一把纸扇,挥毫题诗一首:
   与君一别万里哀,
   香风飘渺付烟台,
   但愿文思连天涌,
   皇阁朝元回乡来。
   写罢转身而去。
   可是姑娘哪里知道,包怀策早已定下计策,在她挥毫题先诗时,掏出一根连着线的缝衣针,悄悄别在她身后。姑娘出了草棚,几个转身便不见了踪影,只有一个线团随着她在地上打滚。第二天,包怀策醒来,顺着线往前寻找,只见线在草棚周围的树上绕了几圈,一直来到公孙燕的坟墓,深深地插进了坟墓里。包怀策从不信鬼神,他看着线不禁沉思起来。
   晚上,包怀策正坐在桌前,忽然门外吹来一阵凉风,挂在草棚檐上的铁马风铃,“叮叮咚咚”地响了起来。包怀策不禁吟道:
   “窗前铁马招风夜夜惊。”
   吟罢,包怀策惊喜过望,原来那姑娘挂这风铃是暗助他,自己竟对出了下联!包怀策兴奋得手舞足蹈,第二天便赴京大考,三场考罢,被皇上钦点为头名状元。
   包怀策被放到钱塘任知县,这天他微服私访,来到一座庄园,猛然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声传来,歌词正是伴他夜读姑娘题在纸扇上的诗。包怀策心中一动,一打听才知道这座庄园是公孙真的家,他立即敲门,声言拜访公孙真先生。
   公孙真热情地把包怀策让进客厅,宾主双双放座后,包怀策问道:“公孙大人,晚生是被园中歌声引进来的,敢问唱歌的姑娘是何人?”公孙真说:“包知县,那是老朽女儿楚楚,词曲都是她所作,让包知县见笑了。”包怀策拿出一把纸扇说道:“晚生有一事不明,还望大人赐教。晚生这把纸扇上的题词,与楚楚姑娘的歌词相同,委实令人不解。”公孙真拿过一看,诧异地问道:“不知包知县此扇从何而来?”包怀策说道:“晚生猜出令爱谜诗后,为对下联,在令爱墓前建了一间草棚攻读。当时有一年轻女子夜里常来伴读,晚生多次询问,都被这女子搪塞过去。晚生与她最后一次见面时,把一根缝衣针别在她身上,缝衣针最后插在令爱坟墓上。晚生不相信世上鬼神之说,只是那姑娘所作所为,甚是令人奇怪。今天又听歌声耳熟,是以前来拜访。”公孙真叹了口气说:“包知县所说的姑娘,必是老朽女儿楚楚。那年小女去世,老朽心中难过,便告老还乡来到钱塘。楚楚本是小女的丫环,她执意要在庐州守墓,以尽姐妹情谊。几年过去之后,老朽怕害了她的终身,便到庐州将她接了回来。老朽本来要将她当女儿嫁人,只是她百般不肯,想来这些都是楚楚暗中作怪。”包怀策当下提出要见见楚楚姑娘,公孙真答应了,不一会儿,一位大家闺秀打扮的姑娘来了,包怀策一看正是伴他夜读的女子。包怀策当下一揖,说道:“楚楚姑娘才智过人,真是奇女子。在下若非姑娘指点,只怕现在也未对出公孙小姐的上联。”楚楚深深一福,说道:“包知县休怪小女子猛浪,且听小女子道来真情。”
   原来,楚楚生性顽皮,公孙燕去世后,她得遇一位世外高人,学得武林绝技。她在与包怀策的交往中,对他的人品非常敬佩。她不愿包怀策此生结庐墓旁,苦思公孙小姐对联,误了大好前程。有意赠他铁马风铃,又在最后作别时赠诗催促。包怀策在她衣服上别缝衣针时,她已察觉,故意装作没看见,走出草棚,一招“凌波虚步”,隐身而去,却将缝衣针插在公孙小姐坟墓上,以了前情。
   公孙真听到这里,高兴地说:“包知县,你与楚楚有缘在前,今又不期而遇。如果包知县不嫌弃,老朽作主将楚楚许配与你如何?”包怀策对楚楚姑娘早已爱慕有加,忙向公孙真深施一礼,说道:“多谢大人成全。”说罢取出纸扇,在另一面作诗一首,作为定婚礼物送约了楚楚。诗曰:
   皇阁朝元今归来,
   钱塘遇楚情满怀,
   纸扇常记年前语,
   琴瑟和鸣上瑶台。
   就这样,一对恩爱人,结成了连理枝。
   
选自《故事报》总第361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40

帖子

3825

积分

认证会员

汪姓有着共同的祖脉,祝福汪姓

Rank: 6Rank: 6

积分
382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1: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十六红》之《名裁》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转载必究

         
听说合肥城隍庙后街有个远近有名的裁缝,大凡经他亲手缝制的衣服,从政的人穿上都能心想事成。为此,我准备找那个名裁缝定做一身衣服。
         我找到那个名裁,他打量了我一番,笑眯眯地说:“先生,你现在是什么级别的干部?”我当时听了很纳闷,就说:“老师傅,难道这和做衣服有什么关系吗?”老师傅听了微笑不语,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我只知道做衣服和人的身高肩宽有关系,可从没听过与人的级别有关系,好奇心起就缠着老师傅告诉我这其中的奥秘。
   “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哩,”老师傅耳朵软,在我的一番恭维后,他清了清嗓子,说,“据我多年观察,从政的人刚任要职时,总是感到自己高人一等,在下属面前走起路来挺胸凸肚,因而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两年后,他意气平和,已没有了先前的优越之态,衣服要做得前后一样;如果这人想往上爬,他就会时常低头哈腰巴结上司,衣服要做得前短后长,否则的话……”名裁说到这看了我一眼,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说,“不知先生是属于哪一类人?”
   “这……”我愣了一下,说,“老先生,听了您老的精辟见解,晚生真是受益匪浅……只是真人面前不讲假话,我刚晋升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照您老所言我做的衣服该是前长后短的那种;我现在想取得领导的信任,好在不久的将来晋升为宣传部部长,照您老所言,我要做的衣服应当是前短后长的那种……老先生,您说我现在该做什么样的衣服呢?”
  那个名裁听了后,想了想说:“你那两种衣服都做吧,下基层工作在比你级别低的同事面前,你就穿前长后短的那种;在上司面前,你就穿前短后长的那种……”
  摘自《山海经》2002年8月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40

帖子

3825

积分

认证会员

汪姓有着共同的祖脉,祝福汪姓

Rank: 6Rank: 6

积分
382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9: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十六红》之《打工妹跳槽》

   姜岚初中一毕业就随姐妹们离开贫瘠的山乡,盲流到省城打工。
   姜岚在一家非官办劳务市场转悠了半天,便被一位姓苏的老板聘到自家开的餐馆做服务员。苏老板见她皮肤白皙,身材婀娜,走起路来风摆杨柳,便把她安排到雅间搞专职服务工作。
   这天晚上,食客们一阵吆五喝六纷纷离去,餐馆正准备打烊时,忽见一位绅士派头的先生走进店。他来到雅间点了两个炒菜,要了两瓶生啤滋滋地饮着。这先生边喝边向姜岚瞄上几眼,看得姜岚面红耳赤。等姜岚席间递热毛巾擦脸时,他突然呲牙一笑:“小姐,这么晚了还忙,够累的吧。”姜岚微微一笑,算是应允。这先生又说:“小姐,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姜岚如实回答:“八百五十元。”
   这人思索片刻,瞅瞅四下无人,便低声说,:“我也办了个餐馆,我每月给你1000元,你过去帮我干好不好。”姜岚心头一喜。背井离乡来到省城不就是为了挣钱吗?谁钱出多跟谁干,天经地义。当下,她未加思索就连声应允。她向那人要了地址,然后避开苏老板端碟炒虾送到桌上。那人见了冲她神秘地笑笑,搞得她心里痒酥酥的。
   当晚打烊,姜岚就向老板辞职。苏老板眨巴下眼睛,大度地说:“行,行,咱庙小容不下你这女菩萨。”次日上午,姜岚就整理行李顺着地址找到了那位先生,向她说明了自己的行动。那人说:“小姐,很抱歉,昨晚我是吃多了酒,说着玩的,你还是回苏老板那里干吧。”
   姜岚听了心里一惊:“你先生咋说话不算数呢?”“不是我不算数,是你昨晚送炒虾的行为使我不安。”那人说,“你不该对一个陌生人的许诺轻易相信,凡事都要考虑周全。再说我这回即使聘了你,要是日后有人出更高薪水,你会不会还要再跳?”姜岚听了脸显红去,明白是自己的轻率令这先生不放心。当下,她噙了一眶泪水,恨恨地回到苏老板那里。苏老板见怪她,她小嘴一撅,说:“我是探探您对我的态度,您是真不把我当回事啊。”姜岚显出半是天真半是委屈的神态。苏老板没看出破绽,说:“我以为你真是要走呢。”“到哪去?你就是不给我工钱,我也会跟你干的。”苏老板听了姜岚这话,心里乐滋滋的。
   过了些日子,一位合资企业老板在姜岚的供职雅间宴请客户。席间,他一双猫眼不时往姜岚面上身上扫来瞄去,酒酣耳热之后,他悄悄地提出请姜岚到企业公关部任职,月薪1200元。姜岚这回牢记前车之鉴,不肯答应,表示出忠于老板的坚强意志。这样一来,更博得这位老板的喜爱,越发要把姜岚聘到他的企业任职。于是,这位老板三天两头来做她的工作。为遮人耳目,也为显示自己财大气粗,他把企业招待客户的饮食业务全部安排到苏老板这里,并且出手大方。苏老板对这些食客极为欣赏,也明白他们的目的是冲姜岚来的。姜岚在合资企业老板的一阵猛攻下,也有些动摇,当她确定老板的真诚没有问题后,就向苏老板提出辞呈。苏老板探明事情的原委后,郑重其事地说:“姜岚,每月工薪给1500元,上不封顶,你还走不?”
   
摘自《文化艺术报》《故事百家》版(1998年10月1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40

帖子

3825

积分

认证会员

汪姓有着共同的祖脉,祝福汪姓

Rank: 6Rank: 6

积分
382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9: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十六红》之《鸽迷奇遇记》

高桥中学教师施家兵自小喜欢养鸽,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二十多篇有关稿件,发表在《鸽子》杂志上。这次,他接受杂志社邀请来庐阳参加鸽迷联谊会。
    在预定时间的前一天,家兵来到庐阳城的花香楼宾馆。编辑部人员把他和鸽迷们安排在三楼房间里。当晚,家兵和几个鸽迷外出散步。刚到宾馆门口,一个穿花格衬衫的青年突然叫起来:“咦,那边有位姑娘在哭,莫非遇上了麻烦事?”鸽迷们循声望去,果然一位身穿粉红色连衣裙、容貌秀丽的姑娘站在一棵树下,淌着伤心的眼泪。于是,鸽迷们好奇地围了上去。
    姑娘扫视大家一眼,脸上显出不好意思的神色,欲转身离去。穿花格衬衫的青年抢步上前,恳切地说:“这位小姐,有什么麻烦事,不妨告诉我们。我们是来这里参加鸽迷联谊会的,有困难,好帮忙啊!”姑娘听了,再次扫视了大伙的一眼,不由放声大哭起来。大伙纷纷劝解,姑娘似乎被大伙的一片热情所感染了,终于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她的辛酸事。
    姑娘名叫李雯,巢湖姥山人,自小随父亲养鸽,对鸽子的习性了如指掌。去年她参加省鸽协参办的飞鸽大赛获过奖。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把她和鸽协秘书长杨丫保紧紧地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不久前的一天,杨丫保从国外报刊得知日本一个名叫藤野伊太郎的鸽商,打算将他花费八年时间,不断选拔淘汰、精心培育的品种“雪里红”种蛋高价出售。于是他们便想空运20枚“雪里红”种蛋孵化,而后与他们饲养的“佛山小雨点”进行杂交,选拔出更优的品种……听说庐阳举办鸽迷联谊会,杨丫保和她从航运站取到“雪里红”种蛋就匆匆赶来,不料种蛋在途中被人窃走。杨丫保一激动,导致心脏病复发住进医院。医院要交2000元的押金方才肯收拾。可她们在这儿举目无亲,所带的钱财已被小偷洗劫一空……
    姑娘说到这儿露出求援的目光左顾右盼。鸽迷们听到这儿,三三两两借故开溜了。姑娘又嘤嘤地哭起来。
    家兵和穿花格衬衫的青年没有走。家兵想,出门在外难免会遇上麻烦事,姑娘家开口求人不容易。想到这,他二话没说从口袋里掏出5张百元大钞,递给姑娘:“我带的钱也不多,这一点,你先拿去凑个数吧。”姑娘接钱在手,迟疑一下说:“大哥,你把这么多的钱给我,你自己……”“这你不要管了。”家兵说。
    姑娘听了,神色略有不安,说:“大哥,你真好,小妹谢谢您的厚爱与信任。”说罢,她要家兵留下姓名地址,以便日后还钱报恩。家兵见状,说:“不必了,我给你钱是为了帮助你解决困难,小事一桩,不必挂心上了。”姑娘见他拒绝,微嗔道:“要是大哥不肯告诉我,这个钱我就不收。”说着,姑娘伸手就要掏钱。家兵慌忙阻止:“小姐,别激动,我给你名片就是了。”
    姑娘接过名片,冲家兵微微一笑,一转身便走了。这时穿花格衬衫青年冲家兵翘大拇指,说:“这位大哥,好样的!”说罢,他把一个挎包向家兵身上一塞,也转身匆匆离去。
    家兵手拿挎包,愣愣地站在那儿出神。这时,躲开的鸽迷们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他们先前见家兵随意将500元钞票给了一个陌生的女人,有点不理解。这下见他又从花格衬衫的青年那里接过挎包,甚感诧异。纷纷要他将包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何物。家兵把挎包拉链拉开,里面是个丝绸包扎的小木盒,打开木盒,众人眼睛一亮:呀,20枚白里泛红、晶莹剔透的鸽子蛋。这不是刚才那姑娘说的“雪里红”吗?可它又怎么落在花格衬衫的青年手里?鸽迷们百思不解。
    当晚,家兵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忽然他灵机一动,既然姑娘说她的男友住在医院里,我明天找到他,不就清楚木盒装的是否就是他们被窃走的“雪里红”?
    次日一早,家兵向服务员打听去市医院的路后,就往那里儿赶去。他来到一个丁字路口时,一辆自行车突然向他横冲过来。他急忙往路旁花坛上一蹦。他是躲过了,可身后一位衣衫褴褛手拄拐杖的老大爷却被撞倒了。肇事者怕承担责任,迅速离去。家兵见老大爷躺在地上双目紧闭,浑身颤抖,连忙上前将老大爷扶坐,大声喊道:“老大爷,你醒醒呀,醒醒呀……”
    可老大爷眼泪花花,嘴角哆嗦,无从说话。这时,他俩的周围聚满了人。一个看花了眼的瘦老太指着家兵说:“你这同志也太莽撞了,从花坛上蹦下来将人撞成这样!”“不是我撞的,阿姨你看错了……”家兵见瘦老太误会了他,赶紧解释。“把人撞成这样,还想推辞责任。”
    家兵情知众人不明真相,即使说也是无用,只好自认倒霉,打的把老大爷送到医院。值班医生见老大爷伤情严重,立即检查。值班医生说:“病情危险,得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吗?”家兵担心地问。医生点了点头:“很难说,伤者岁数较大,所以危险随时存在。”说后,医生开了一张5000元的住院单递给家兵。家兵看后焦急万分,心想自己单身在外,所带的1000多元已抽剩无几。哪里去弄这么多的钱?想到这,他一把抓住医生的手说:“医生,我是从外地来这里参加鸽迷联谊会的,举目无亲,一时搞不到这么多钱,再说这位大爷也不是我撞的。医生,请相信我,先给老大爷治病,钱我另想办法。”
    医生沉思一会,说:“那怎么办呢?医院有规定,任何病人都是先交钱后医治。”说到这儿,医生提醒说:“你是来参加鸽迷联谊会的,何不去求助杂志社的同志呢?”家兵听了茅塞顿开。于是,他一个电话打到花香楼宾馆,向章总编诉说这里发生的一切。章总编听了十分着急,当即带5000元赶到医院。为了解除家兵在联谊会期间的后顾之忧,总编又向医院请了护工,侍候老大爷。
    回宾馆的路上,家兵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向章总编细述一遍。章总编听了沉思一会,说:“那20枚鸽蛋拿出来让我看看。”家兵依言将20枚鸽蛋拿给章总编。章总编细瞅一会,捡几个放在手中掂掂,哈哈大笑:“家兵啊,你枉为鸽迷,连真假鸽蛋都分不清。这哪是什么鸽蛋,分明是姥山脚下的石瘤子嘛?!”说罢,他把“鸽蛋”往马路上使劲砸去,只听“咚咚……”,“鸽蛋”丝毫无损。家兵这时如梦方醒。
    联谊会期间,家兵心神不宁。几位编辑劝他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回去多写点东西,我们给你刊发,再给你发个邮寄鸽子种蛋的免费广告。堤外损失堤内补就是了。”
    钱对家兵来说并不重要。他所担心的是花了钱仍救不了老大爷的命。那样的话麻烦就大了。每天一有空闲,他就往医院里挂电话,询问老大爷的病况。医生的每次回答都不大乐观。
    联谊会结束,编辑部把几位重要的作者留下来,组织他们去旅游。因老大爷还在病危之中,医院怕“肇事者”一走了之,就把保姆打发走,让家兵去医院陪伴老大爷。明为陪伴,实为人质。章总编很讲义气,临离开庐阳城,特意留下2000元钞票给家兵,备他零用。
    家兵日日夜夜地陪伴在医院,看着全靠药物维持生命的老大爷,心里异常焦急。有几次他趁老大爷清醒的时候,问老大爷的姓名及家里情况,老大爷总是支支吾吾,不肯以实告之。
    这天上午,家兵见老大爷睡着了,便打开收音机听听音乐。正巧赶上庐阳城广播电台热线寻呼节目开通了。他一激动就通过导播把电话打到主持人沈红小姐那里,向她诉说自己救人遭难的烦恼。沈小姐对他的境况深表同情,遂通过无线电波把庐阳城丁字路口交通案传播到千家万户,并恳切呼唤肇事者本人勇敢地站出来,澄清事实。一时间,这桩疑案弄得满城风雨,成了庐阳城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焦点。
    这天上午,家兵正闲得发慌,一女护士从急救室慌慌张张的跑来,说:“施同志,那大爷眼看不行了,你快去。”家兵的心忽地一下被提了起来,急忙跟护士闯进急救室。
    老大爷的病情确实恶化了。开始送到医院时,他只是神志恍惚,言语不清,后经CT检查,确诊他除了轻微中风外,还患有胰腺癌,已是晚期。医生们经过一阵忙碌后,对家兵说:“给老人准备后事吧,看样子是不行了。”家兵呆立片刻,跨步奔到老大爷床前往下一跪:“老大爷,你千万不能死呀,你要死了,我怎么办?”大概是回光返照吧,老大爷这时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对家兵断断续续地说起了话:“小伙子,难为你了。这些天,你为了我吃不少苦头……其实这件事不怪你,可你还是担下来了。你可真是个大好人啊!”说到这,老大爷眼里滴下两串泪水。“我无儿无女,这些年靠乞讨为生,也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就把那个伴我风风雨雨十几年的拐杖送给你,做个纪念。”话说到这儿,老人的脸上显现出一丝笑意,“好人,你可不能把拐杖丢了……你会交上好运的。”言罢,老人长吐一声“唉——”便一命呜呼。
     老人一死,麻烦事就多了。不要说火化安葬费要1000多元,单是住院费还得补3000来元。可家兵的身上只有章总编临时留下的2000元,还整整相差2000多元呢!就在家兵急得无路可走时,一张寄送庐阳城市立医院好心人施家兵收的6000元汇款单来了。汇款单上有简短附言:听了电台热线寻呼关于庐阳城丁字路口交通案的确报道,深为自己撞人逃跑的行为感到可耻,特寄6000元于您花用,以弥补过失。
    此时,家兵带着老大爷的遗物拐杖风尘仆仆赶到家里,妻子小兰见了又惊又喜。她顾不得害臊,一头钻到他的怀里,泪水盈盈地说:“家兵,可把你盼回来了……你知道吗?电视台记者昨天来我们家,要采访你呢!”
    “采访我?”家兵被妻子说得莫名其妙。小兰解释说:“你在庐阳城的一切,被省报去庐阳出差的一位记者了解到了……前几天有关你救人遭难一事在省报上展开了讨论。电视台《社会之窗》的主持人昨天就来找你,想请你谈谈感想的。”说到这里,小兰冲家兵一笑,“家兵,我还收到一张汇款单和两封快件呢!”
    家兵听了满脸狐疑:谁给我写信汇款呢。等他看完了信才明白了一切。
    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家兵同志,我从庐阳城广播电台热线寻呼节目里得知,你去医院找我时,路救一位老大爷而被人误为肇事者,心里感慨万千。你的遭遇是因我而起的,我深为自己诈骗行为感到愧疚与悔恨……我是个失业女工,当我获悉鸽迷们会聚庐阳城时,便认为这是一个骗财的好机会。于是我从家乡姥山检了20个石瘤子冒充“雪里红”鸽蛋,伺机骗取钱财。不料,石瘤子被人误为巨款所盗,我就信口开河瞎编了些情节将你骗了……你是个好人,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人间确有真情存在……现将500元及时奉还。请原谅我的错误。
    另一封信是那个穿花格衫的青年鸽迷写的。原来这青年叫卫斌,也是个鸽迷。乘车途中,他见一位姑娘挎包里有块百元钞票面积差不多的一捆东西凸了出来,以为是巨款,陡生歹念,趁姑娘不备,盗走了这包东西。后打开看时,才知是20枚鸽蛋……那晚散步时,他发现了车上那位被偷窃的姑娘在哭泣,心生愧意。于是主动拦住姑娘,想帮助她,以弥补过失。后来见家兵慷慨解囊资助姑娘,心里顿生敬佩之意,于是就把“雪里红”种蛋转送他……
    家兵看完信,心里感慨万千: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你真心待人,人家就会真心待你。就拿老大爷来说吧,自己尽了最大努力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可却赢得了老人的欢心。临终前,他竟然提出把拐杖送我,礼物虽轻,可情意重啊……想到这,他又拿出拐杖,细看起来,他将拐杖龙头旋开,眼睛“唰”地一下亮了。他万没想到拐杖里塞满一卷卷百元大钞,细数一下竟有300张。
    夫妻俩十分惊讶,一个讨饭的老人竟然藏了这么多钞票,一定是老人走南闯北要讨的零钱一分一角地积攒的。至此,家兵才明白老大爷为哈一定要把拐杖送他,并说他会交上好运的。
   这笔钱,该怎么办呢?夫妻俩正合计着,电视台的记者,带着摄像机上门来了……
   
选自《上海采风》1997年11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40

帖子

3825

积分

认证会员

汪姓有着共同的祖脉,祝福汪姓

Rank: 6Rank: 6

积分
382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十六红》之《跟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转载必究
      阿华是个小说迷,他整天看书,尤其爱看日本的推理小说,看来看去,整个人都变得神秘兮兮的,不论遇着什么人和事都要推理一番。他本人是一家酒店的保安警察,就是因为老看小说,经常出差错,被扣工资是常有的事。昨天开资他又被扣了工资,老婆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阿华被扣工资后老实了几天。
  这天,他正在门口闲逛,琢磨上哪去看会小说,就听后面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经常出入酒店的一位姓黄的老板。阿华不知他有什么事,上前礼貌问道:“先生,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黄老板说:“我听说你最讲义气,也很聪明,有件事……想麻烦麻烦你,不知道能不能帮我个忙?”“啥事?”黄先生沉默了一下,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想……请你跟踪一下我的……女朋友。”阿华诧异地看着他,黄先生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一下。阿华恍然大悟,推理道:“我明白了,你是不放心她,是不是?”黄老板被说中心事,从衣袋里拿出200块钱,递给他说:“小意思,过两天,老哥一定重重酬谢你。”说着,给阿华留了一张女人照片,又说了他女朋友每天常去的地方。阿华兴奋极了,这倒不光是为了钱,而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自己看的那些书终于派上用场了!
  第二天,阿华正好歇班,便早早地去了黄老板说的帝豪大酒店寻找目标。上午9时,他遇上了照片上的那个漂亮小姐,便从后面盯上了。两人一前一后,出商店、进超市……走了大半天,差不多把个市中心转够了,也把阿华累惨了,也没发现这位小姐有什么不轨的事。下午4点多钟,这位小姐在路边买了一盒快餐,吃完后,向蜀山开发区走去,一到地方,便急步进了一幢公寓。这下,阿华为难了,要是追上去,这女人势必会发觉有人跟踪她,要是不追上去,这幢楼有8层,怎么会知道她进了哪一层哪一间呢?正在阿华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这位小姐已经没影了。阿华正没咒念,3楼的一扇窗户打开了,向外探头的正是这位小姐!阿华心中一喜,不敢怠慢,忙悄悄来到楼北面的一个小土坡,爬上一棵对着那扇窗户的大树。
  阿华调好望远镜,只见窗户里那位小姐在房里来回走动,阿华断定她是在等什么人,便一动不动地在树上盯着。可是,直到眼睛都盯酸了,也没发现什么情况。他刚想从树上下来弄些吃的,谁知,这位小姐突然一件件地脱起衣服来,直脱到只剩下一件小衣……阿华看得浑身炽热,早忘了饥饿。不知看了多久,一阵寒风袭来,阿华打了个寒战,这才从痴呆中惊醒过来。看来今天的节目就到此为止了,他决定先回家去,明天再继续跟踪。
  阿华回到家后,一打开房门,发现室内一片狼藉,所有值钱的东西全被洗劫一空!阿华急忙向公安局报了案,刑警听他讲了一天的跟踪后,马上叫他带路,直扑蜀山开发区那位小姐的房间。可是这里早已是人楼空,再一落实,原来这间房子还没卖出去呢!现在,只能按照阿华手里的照片和黄老板的行迹做进一步侦察了。这回不用推理,阿华也明白自己是落入窃贼精心布置的圈套里了。他最后的推理,也是最正确推理是:“我真笨……”
  
   本文摘自《故事报》1999年 6  总第262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